多少人敗在,把邁向成功的梯子搭錯了牆!

多少人敗在,把邁向成功的梯子搭錯了牆!

他是我數年前的一位同事,印象挺深的,特別有夢想,有激情。當時在公司主動承擔了一個有挑戰的項目,並立下軍令狀,表示不成功則成仁。沒想到卻敗了,他很不好意思,即便公司挽留還是選擇離職了。

後來,他去了深圳,一番折騰後,又去了北京,嘗試很多工作。不管在哪裡,總是充滿激情,比常人努力。如今,七年過去了,用他的話來說,一事無成。他很困擾。

“為什麼會輸給了那些不比我聰明,也不比我勤奮的人?”

“我真的很努力,加班可是家常便飯,我的生活卻一團糟!”

“當初他和我一樣,如今卻甩我好幾條街。”

說到這,想起一個故事:

三隻獵狗追一隻土撥鼠,土撥鼠鑽進了一個樹洞。這個樹洞只有一個出口,可是不一會兒,居然從樹洞裡竄出一隻兔子,兔子飛快地爬上一棵大樹。兔子在樹上倉皇中沒站穩,掉了下來,砸暈了正在仰頭看的三條獵狗,最後,兔子竟然逃脫了。

這個故事有什麼問題嗎?有人說:兔子不會爬樹;一隻兔子不可能同時砸暈三條獵狗。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關鍵問題是,土撥鼠哪兒去了?

其實,不是聰明的問題,也不是努力的問題,更不是機遇的問題,而是目標把握的問題。這背後有兩個關鍵問題:

多少人敗在,把邁向成功的梯子搭錯了牆!


01

戰術上“勤奮”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雖然流傳了很多年,但真正重視的人並不多。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指出“以終為始”,即心中一定要有“終”,才知道應該怎麼“始”。如同建高樓大廈前,你一定得先把施工圖紙設計好。

不妨問問自己,究竟花了多少時間在戰略上?關於這方面的工作要花大力氣來做。

1911年,英國的斯科特和挪威的阿蒙森,展開了成為“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人類”的比拼。斯科特團隊17人,而阿蒙森團隊5人。你猜誰最先到了?你才對了,是阿蒙森。阿蒙森贏在周密的計劃。

首先,阿蒙森準備了充足的物資。他的5人團隊,準備了3噸物資,而斯科特的17人團隊,只准備了1噸。

其次,阿蒙森做了充分的研究。他去南極之前,專門和愛斯基摩人住了很長時間。所以,斯科特用馬來拉物資,而阿蒙森選擇了用狗拉物資,因為狗沒有汗腺,不會出汗。在南極,斯科特的馬跑起來,就開始出汗,然後……然後就凍住了。

還有,斯科特天氣好時就多前進一些,天氣差時就少。但阿蒙森堅持不管天氣如何,每天30公里,保持體力。

最後,阿蒙森首先到達了南極點。而斯科特雖然隨後也抵達南極點,但最終死在了回程的路上。

對此,我深有體會。我在培訓課題上抓住了兩次機遇,一是執行力,二是工匠精神。毫無疑問,這兩個課題一度成為企業培訓的首選。這不是我的眼光比別人好,也不是我的運氣比別人好,而是早在此類課程流行前,我早做了大量的戰略思考。

這個過程可是日思夜想,做夢都在想啊!當然需要做大量調查、閱讀相關信息及與人溝通與交流。正如傑克∙韋爾奇說,我整天沒幹幾件事,關於戰略思考這件事,雷也打不動,每天必須做。

02

將軍趕路,不追小兔,不少人迷失在花叢中

花大力氣,找準搭邁向成功梯子的牆後,就看你有多少定力了。

很多失敗了後回憶說:要是能堅持下來,該多好啊!問題是,為什麼沒能堅持下來?理由恐怕永遠會是,實施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沒有一開始預想的容易。“放棄”也是無奈的選擇。

根本問題在於,對目標咬得不緊,忽略了最終的期望。當遇到困難彷徨時,咬緊牙關再挺挺,動動腦子再想想辦法。最終,好事會一個接一個的到來。

常言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個初心,其實就是前面那個“終”。我們絕不能因為遇到一些困難,就隨便修改“高樓大廈”中的某一張圖紙,這可是牽一髮動全身的事啊!

而有的人往往只顧眼前,根本沒在意那麼多,一句“有問題到時候再說”就完事了。有甚者,乾脆選擇放棄。

成功需要努力,但光是努力不夠的。注意,

成功的人改變方法,不改變目標; 失敗的人改變目標,不改變方法。

盯牢自己的目標,不要被誘惑。王石在攀登珠峰時,他常常一個人坐在帳篷裡,積蓄體力。隊友說:出來看看,外面景色真的很美!王石說:外面的景色很美,但我更想到達山頂。

多少人敗在,把邁向成功的梯子搭錯了牆!

如今,2018已來了,你做了什麼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