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說“感謝父親曾逼我練琴”, 什麼決定孩子未來能走多遠?

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

想必孩子們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最後的複習。

有家長在後臺給我們留言,對自己孩子的情況提出了疑問:

我兒子5歲,幼兒園大班,正在學習幼小銜接的內容,可是,他根本不想學習,每天只想看動畫片,畫畫,鼓搗各種玩具……雖然我知道孩子太小不能硬逼,可怎麼才能從小培養一個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呢?

我女兒正上一年級,這幾天就要期末考試了。可能我平時給她的壓力也很大,最近總是寫著寫著作業就哭起來,說太累了,不想學,有時甚至說,寧可死了也不想學習。這可怎麼辦呢?真的是作為父母的我們自己的問題嗎?

作為父母,我們的願望是想讓孩子學習好又快樂,可看似簡單的事,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

前段時間,看了一則朗朗的採訪,功成名就的他說:”4歲開始每天6小時練琴,雖然很苦,但無論做什麼,人要有追求,沒有我爸就沒有今天的我,感謝父親曾經逼我練琴。”

不得不說,從學習這件事上,其實最能夠折射出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問題。

郎朗說“感謝父親曾逼我練琴”, 什麼決定孩子未來能走多遠?

Part1

那些學習好的孩子都有這個特質

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佈過一份《中國少年兒童快樂成長指數》,用問卷法試取了全國7個城市的28所中小學,有效樣本量3475人,覆蓋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三年級的學生群體。

調查顯示:孩子們認為最快樂的三件事是考了好成績(70.1%)、和朋友在一起(49.3%)、被長輩表揚(42.7%)。

其實,這三件事都說明孩子們很在乎自我價值感自我效能感的實現。

自我價值感就是自己被他人的肯定和認可,所以被長輩誇獎,考了好成績、被朋友喜歡都會感到很快樂!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是指對自身能否完成某件事的自信程度。

而相比自我價值感,自我效能感更加重要,因為自我效能感幾乎決定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為什麼自我效能感對孩子這麼重要呢?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可以說明:

將軍父親帶著兒子去打仗,送給他一個插著一支箭的箭囊,並告訴他這隻箭威力無比,一旦拔出必然會置對方於死地,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拔出來。

兒子帶著這隻神箭,自信滿滿,在戰場上勇猛殺敵,打得敵人節節敗退。

在戰爭快結束的時候,兒子忍不住抽出這根給自己力量的神箭,卻發現竟然是一支斷箭,頓時嚇癱在地,被敵人活活殺死。

這個兒子最終輸在對自我能力的不信任上,也就是自我效能感不足上。

真正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樂於接受學習和生活上的挑戰,並有能力為自己制定目標,做事能夠很好地堅持下去,哪怕遇到困難也會很好地調整自己。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學習興趣低落,做事效率低下,狀態散漫,無論做什麼都顯得困難重重。

很多家長會說,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就好像提高他們的自信心,那我多鼓勵、讚揚孩子不就可以了嗎?

我的朋友曉丹就是這樣一位積極讚賞的家長。

她5歲的兒子正在學鋼琴。她省吃儉用買了最好的鋼琴放在家裡,每天播放世界名曲給兒子燻耳朵。當兒子練琴的時候,她總是積極地說“兒子你行的!”“兒子你很棒,沒問題!”

可她的兒子總是對著鋼琴無精打采的,學琴好像就是為了完成媽媽的任務。

就這樣,學了一年也沒什麼成效,家裡的鋼琴上擺滿了雜物。

直到有天,曉丹帶兒子看了一場音樂會。兒子親眼看見一位大師彈奏《野蜂飛舞》,那翻飛的手指,那激昂的王者狀態讓他深深著迷。從此,兒子像換了一個人,主動練琴,積極上課,並說長大後也要成為那樣一位鋼琴大師……

曉丹說,現在我明白了,家長的一百句督促,都比不上孩子的一個“自己想”!

就像電影《摔跤吧,爸爸》裡被強迫練摔跤的姐妹倆一樣,從一開始情緒低落地抗拒摔跤,千方百計地逃避摔跤,到後來意識到摔跤對自己人生的重要性,開始主動刻苦練習。在姐姐第一次比賽落敗後,她的第一句話是問爸爸下一場比賽是什麼時候。

我們過分關注了孩子做事、學習中的情緒,以為誇獎越多孩子就會越棒,但如果沒有從根源上將孩子的自我效能激發出來,再多的鼓勵和讚揚也是白搭。

郎朗說“感謝父親曾逼我練琴”, 什麼決定孩子未來能走多遠?

Part2

優秀的父母是孩子快樂、優秀的基礎!

從某種程度上說,孩子的人生拼的就是父母的家底和人生功底。

在《中國少年兒童快樂成長指數》報告中,有幾個影響孩子快樂的數據很有趣:

城市少年兒童的整體快樂水平較高;

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孩子的快樂水平越高;

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孩子的快樂水平更高。

可見,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對孩子來說有多麼重要。

李湘曾在微博上發佈了一條視頻,女兒王詩齡全程用英語講解算術題,一口純正的英語發音和冷靜穩定的氣場,讓網友們大呼“條條大路通羅馬,明明出生在羅馬還那麼努力”,“有錢的都拼命在給小孩補英文,沒錢的都在支持高考取消英文”。

郎朗說“感謝父親曾逼我練琴”, 什麼決定孩子未來能走多遠?

也難怪2017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在談到自己的成功時,說了大實話: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以後的高考狀元都會是我這樣知識分子家庭又在大城市的,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走很多捷徑。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小孩子的“知識之豐富,思想之發展與否,良好習慣之養成與否,家庭教育實應負完全的責任”。

父母學歷高、家庭條件相對優越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大多數也經過了艱苦奮鬥才取得了今天的社會地位和成就,所以他們深知教育是最公平的投資。

相比叫囂著“快樂教育”“散養”“愛與自由”的父母,他們更願意帶領孩子離開膚淺的“舒適區”,帶領他們享受不太容易得到、更高層級的快樂。

更高層級的快樂是什麼?

是向著目標前進,終有一天登頂後的喜悅;

是在層出不窮的失敗中摸索經驗,奮起逆襲的驕傲;

是全身心投入、衝破自身障礙的幸福與滿足;

更是耐力、意志被層層磨鍊後的極致體驗。

與其說,是父母的財富是孩子成功的基底,不如說是父母的遠見、視野、堅持成就了孩子的人生。

也許很多父母沒有高學歷,但可以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也許很多父母的經濟水平無法短期逆襲,但仍然可以給孩子實現夢想的品質動力。

郎朗說“感謝父親曾逼我練琴”, 什麼決定孩子未來能走多遠?

Part3

心理健康和與父母的關係,決定孩子能否走得更遠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人自殺的比例呈上升和低齡化趨勢,逾三成少年兒童經常存在孤獨、憂鬱、空虛、注意力不集中、焦躁、睡不著等不良情緒或感受。

很多家長不明白,小屁孩哪有那麼多心理問題,大人不是更苦更累嗎?

著名教育陶行知先生曾寫過一首打油詩:“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

社會給了父母很多壓力,而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和情緒,是孩子心理健康發育的直接影響因素。

央視記錄片《鏡子》,就展現了那些“問題孩子”背後的家庭真相。

郎朗說“感謝父親曾逼我練琴”, 什麼決定孩子未來能走多遠?

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父母沒有能力管教,只能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父母教育。

15歲的家明是個網癮少年,不願上學,雖然父母對他期望很高,但是他卻感覺壓抑無比,只想要自由。

17歲的高三學生張釗,因談戀愛已經輟學4個月,還不讓父母在家裡住。見到特殊學校來接他人,情緒激烈,直接往牆上撞。

14歲的澤清聽說要被送到特殊學校,反映倒很平靜,竟然是因為這樣自己可以有“存在感”。

這些孩子反常的行為和情緒背後,其實都是對父母的“控訴”——父母夫妻關係的失衡、父愛的缺失,父母教育方式的偏執。

有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三成父母邊玩手機邊與孩子聊天,近兩成與孩子聊天時說沒時間,近一成不願聽孩子說話。

還有,漸漸長大的孩子想像成人一樣跟父母溝通,而父母還是以父母的權威跟孩子溝通,採用訓斥、說教的口吻來對孩子。就這樣,孩子不再願意跟父母傾訴,父母也懶得去追問孩子的心思,慢慢形成惡性循環。

其實,跟孩子溝通沒有固定的技巧,但有原則可循:

重視孩子的存在,哪怕真的很忙;

認真聽孩子講話,哪怕說的事微不足道;

放下權威,像朋友一樣交流永遠沒有錯。

電影《偷書賊》就給了我們一個父母與孩子溝通最好的啟發。

二戰前夕,9歲的小女孩莉賽爾被迫送往德國慕尼黑遠郊的寄養家庭。

雖然戰爭讓物資十分匱乏,但新媽媽還是給了初次見面的莉賽爾一塊方糖。

拿著,這是給你的!”她高高站著,語氣生硬,面無表情。

但莉賽爾怎麼都不肯去接那塊方糖。媽媽扔下方糖,氣呼呼地走了。

站在一旁的爸爸悄悄收好方糖,在晚上跟莉賽爾說晚安的時候又拿了出來,並變了一個小魔術,讓莉賽爾猜猜方糖在哪隻手裡。

莉賽爾猜對了,露出了天真的笑容。爸爸攤開手,將方糖輕輕放進她的小手裡。

莉賽爾捨不得吃方糖,緊緊握著,進入夢鄉。

也許父母的愛就像這塊方糖,強硬和不尊重的給予,沒有孩子願意去接受。

只有真誠、溫柔、有愛的交付,才會讓孩子心有喜悅地接納。

郎朗說“感謝父親曾逼我練琴”, 什麼決定孩子未來能走多遠?

父母是一種終身職業,一旦上任,很難卸任。

而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最成功的教育,只有一個,那就是給孩子正確的人生指引和真正的快樂。

除此之外,我們別無他求,我們也竭盡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