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空投”落在萬達手上,這次能吃到雞嗎?

5月30日,萬達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萬達、騰訊、高朋三方將成立一家合資網絡科技公司,打造全球領先的線上線下融合新消費模式。合資公司的股權分佈為:萬達商管集團佔股51%;騰訊佔股42.48%;高朋佔股份6.52%。萬達商管集團總裁齊界擔任新公司董事長,高朋科技CEO高峽出任新公司CEO。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是高朋的第一大股東,佔股21.07%。萬達也在2月2日投資數億元成為高朋的股東。所以,這次的“騰萬高”的合作,說白了就是“騰萬”之間的合作。

然而,騰訊和萬達已不是第一次合作,2014年的轟動一時的“騰百萬”合作,今年1月29日,騰訊聯合蘇寧、京東、融創投資340億元,收購了萬達商業約14%的股份。可以看出,萬達的電商夢一直都沒有放棄,那麼這次騰訊和萬達的又一次合作,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成立的“新網科”公司又能否“涅槃重生”呢?

“雙劍合璧”:能否開啟新零售新篇章?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王健林顯然意識到賣房賺錢已經到了極致,2017年7月以來,王健林的萬達集團大動作不斷,瘦身、變現、收縮、退出……截至今日,王健林已經完成了總金額高達1109.63億元的資產大騰挪,正式離開房地產市場。而作為地產行業的龍頭,萬達相對缺少互聯網思維。

2018年是萬達成立30週年。國際上有一個公認標準,10年以下是短壽企業,10年到30年是中壽企業,30年以上是長壽企業,萬達正站在長壽企業的新起點上,所以2018年對萬達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一年,能否順利轉型似乎成為了萬達的“續命藥”。

自新零售提出之後,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這位走下首富神壇多年的商業大佬深深的焦慮,因為不論是無界零售還是新零售,核心都是用數據、信息和技術等把線上線下“串”起來,而這恰恰是萬達的短板,騰訊的加入,技術、數據和流量等優勢確實能補齊萬達的短板,由此看來,王健林似乎把萬達起點的命脈全部押注在此次“騰萬”的合作上了。

作為騰訊來說,無論如何,都要在新零售中佔據一席之地。但新零售並不是騰訊的長處,過去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那麼對騰訊最優的策略,就是投資這個領域裡的最好的玩家。新零售融合線上與線下,所以我們看到,騰訊不僅投資了永輝,也投資了唯品會。此次和萬達的合作,也許是騰訊下的這盤棋中的重要一步。

根據網絡科技集團官網顯示,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擁有全國最豐富的實體消費場景,基於對實體商業的深刻理解,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助力實體產業變革商業模式,實現降本增效;整合生活服務領域的體驗類消費場景資源,運用新技術和新模式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內容和極致消費體驗,併為消費者及商家提供場景化新金融服務。

而此次的合作對於騰訊來說,或許能夠讓騰訊更加深入的佈局新零售。無論是家樂福還是萬達廣場,作為傳統線下消費的重要場景,擁有著線上巨頭們最關心的一個名詞,“線下流量”,線上流量還可能是受到免費互聯網產品的吸引而來,線下幾乎一定就會和真金白銀掛鉤。236個萬達廣場,31.9億次的客流量,,覆蓋國內幾乎所有的一二三線城市。有了萬達的零售業態、酒店、影院等消費場景,騰訊的“小程序+移動支付”的會員運營和場景消費就有了很大的底氣。

困難重重的電商破局之路

據報道,除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的劉允依然留在網科之外,副總裁趙瑞安、徐輝均已離職。2018 年 1 月 20 日起,萬達網科業務全部停止,僅剩收尾工作。截止今日,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最後一批裁員即將完成,剩餘原萬達網科員工約 300 人將會去萬達網科和騰訊系高朋科技成立的新公司。原“飛凡網”也算是徹底的畫上了句號。

回到此次的“騰萬”合作,雖然騰訊和萬達就像老鷹和獵豹,在各自的領域都是霸主地位,但硬生生的組合起來,頗有一些“驢頭不對馬嘴”的味道,騰訊在電商領域的野心從未縮減,雖重金投資了京東和拼多多這兩個“乾兒子”,但畢竟不是親骨肉,這次的“新網科”公司,能否讓騰訊“老來得子”呢?

雖然騰訊在此次的“新網科”中的高股份會讓騰訊更加上心,但萬達和騰訊的股份如此接近,而一家互聯網公司和一家傳統企業之間的理念又存在很大差異,難免會在一些意見上產生分歧,到時騰訊會不會礙於萬達這51%的股份而委曲求全,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綜合來看,雖然騰訊和萬達的合作有著重重障礙,但在戰略上,沒有什麼對還是錯,被成果驗證了的就是對的,一如“黑貓白貓,捉住老鼠的就是好貓”。從來就沒有偉大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或許,我們正需要“騰萬”給我們帶來驚喜和新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