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蔓計劃”走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4月27日,由科技部、市友協、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支持,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聯合舉辦的國際青年創新創業計劃(“藤蔓計劃”)2018留學生實習對接會暨非洲專場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辦。

作為今年即將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預熱,本次“藤蔓計劃”留學生實習對接會暨非洲專場規模空前,共計80家在京企業來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現場招聘,400多名北京高校的留學生參加了本次宣講及現場對接活動。

搭建中國企業與留學生之間的橋樑

“藤蔓計劃”是由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實施的中國首個服務於高新技術企業及機構“一帶一路”國際人才計劃的項目。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理事長張曉東介紹說,該項目由院校、留學生及企業等多方參與,並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在華留學生為主要對象,通過實習對接、考察交流、精準派送、孵化支持等形式,對接深入中關村科技企業。

他表示,實習對接會就是為企業機構、在華國際留學生搭建橋樑和平臺,通過派送留學生進入企業機構實習的方式,推動中國產品、技術服務在“一帶一路”快速拓展與深度融合。“通過參與本次實習對接交流會,留學生獲得與企業面對面溝通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與企業建立起緊密的工作關係。”

匯聚“一帶一路”國際人才

為服務國家外交外事戰略、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與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簽訂協同創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入“藤蔓計劃”。未來,學校將選送優秀留學生人才在中關村企業實習和接受培訓,為這些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提供國際人才支撐。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計金標說:“北二外從1981年開始接收外國留學生,30多年來學校共接收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兩萬多名長短期留學生。目前,學校有來自94個國家的800多名留學生在校學習,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197人,學歷生佔比75%。他們將成為溝通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貿易、文化的重要使者,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渠道,成為服務企業和國家的寶貴人才。”

計金標表示,“藤蔓計劃”為留學生的實習實踐以及就業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深入瞭解中國優秀企業的機會,有助於培養出更多既懂中國又懂世界的高層次複合型國際化人才。“我們鼓勵留學生利用自身的國際化視野優勢,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經濟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留學生提供實習就業機會

招聘會現場,場面十分熱鬧。操著一口流利漢語的馬裡小夥迪亞羅攜帶著簡歷,一個展臺一個展臺地認真瞭解情況。他就讀於北京第二外國語漢語學院,“學校舉辦這樣的活動非常有意義,給我們提供了在中國企業進行實習的機會,讓我們有機會可以接觸到這些企業的文化,未來我還可以將這些企業文化帶回我的國家去,並在中國和馬裡的交流中發揮積極作用。”

在一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展臺處的俄羅斯人麗莎,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讀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這次她是以公司海外事業部職員的身份再次回到母校。面對前來詢問的學弟學妹們,麗莎說,“這個活動對即將畢業的留學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使他們在校園中就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張曉東表示,“藤蔓計劃”未來還將吸納更多的企業和留學生加入。“我們希望能夠匯聚國際青年才能、智慧和激情,對接中國創新科技企業,讓中國科技創新的火種,通過國際青年人的創新創業的努力,如藤蔓一樣在‘一帶一路’沿線、沿岸國家延伸生長,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我們的力量。”

“藤蔓計劃”走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在“藤蔓計劃”留學生實習對接會暨非洲專場開幕式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計金標緻歡迎辭

“藤蔓計劃”走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副校長朱佩芬(左)、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理事長張曉東(右)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藤蔓計劃”走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4月27日,由科技部、市友協、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支持,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聯合舉辦的國際青年創新創業計劃(“藤蔓計劃”)2018留學生實習對接會暨非洲專場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辦。圖為“藤蔓計劃”2018留學生實習對接會現場。

“藤蔓計劃”走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4月27日,由科技部、市友協、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支持,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關村一帶一路產業促進會聯合舉辦的國際青年創新創業計劃(“藤蔓計劃”)2018留學生實習對接會暨非洲專場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辦。圖為“藤蔓計劃”2018留學生實習對接會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