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豫劇大師王二順1959年《同根異果》老錄音,不愧為“五把叉”

王二順(1920——1977年)是我們所熟悉的豫劇表演藝術家。提到王二順,戲迷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楊金花奪印》《打金枝》中分別飾演寇準和唐王的鬚生唱腔,其實,王二順的藝術絕非是這幾段唱腔就能概括得了的。首先對他的行當該如何定位?有關他的資料上說,他主攻武生,兼演鬚生、花臉。因他戲路寬廣,文武兼備,所以人稱“五把叉”(意即啥戲都能演),這個定位還是十分妥帖的。

王二順的弟子不多,能明確認定的只有豫劇名家趙曉梅的丈夫趙宏獻,是他的親傳弟子。省豫劇一團的韓玉生當年看了王二順先生演出的《同根異果》後,很受啟發,即登門求教,並向王老師學習了《收岑彭》中鄧禹的唱段。李樹建在洛陽戲校學習期間,王二順已經去世,他於1980年春天聽到王二順《楊金花奪印》唱段,學了兩個月,在洛陽人民會堂演出結束,輪上演員清唱時,他唱了這一段,在兩分多鐘,觀眾給了十來次掌聲,是他始料不及的,從此開始研究王派唱腔。他不是弟子,列入王二順的傳人還是可以的。要說他對王二順的繼承,也只停止在唱腔上,對武生戲、花臉戲幾乎沒有涉及。

一代豫劇大師王二順1959年《同根異果》老錄音,不愧為“五把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