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霸權”級別的動畫,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你覺得“霸權”級別的動畫,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動漫雜談】來聊聊銷量霸權

銷量是玄學,銷量霸權更是玄學,當年《化物語》不算BOX都賣了將近八萬,製作委員會自己都不敢相信能賣的那麼好。不過看看這幾年的年度霸權,倒是能給歸歸類,滿足以下內容的才有可能成為霸權:

動畫製作的質量

這是個基本條件,至少畫面不能崩,劇情沒有硬傷。

BD是一種比較奢侈的商品,愛好者更傾向於購買收藏意義更高的作品,那些粗製濫造的後宮輕改動畫,是絕對成不了霸權的。即使後期BD會對作畫失誤的地方進行修正,但也改變不了整體質量。有人可能會想到“名作之壁”,現在的後宮動畫只看製作的話,連給《IS》提鞋都不配。

廚力加成

某部作品通過日積月累形成的龐大粉絲群體,新作動畫化之初就相當於贏在了起跑線上。比如《Fate》《高達》每出一部都會引起廣泛關注。

你覺得“霸權”級別的動畫,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偶像類

日本的偶像產業擁有一批狂熱而忠誠的粉絲,其中不乏購買力比較強的有錢肥宅。再加上偶像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很高的宣傳方式,也促進了動畫光盤的銷量。《LoveLive》《 LoveLive Sunshine》的銷量一直居高不下就是這個原因。

女性向

與宅男相比,女性觀眾的購買力更加可怕,只要屏幕中得美型男子們能夠回應她們的期待,她們就會尖叫著買爆。例如《冰上的尤里》《阿松》《鬼燈的冷澈》

大眾化題材

能成為銷量霸權,很可能已經突破了原來的市場,讓很多平時不怎麼看動畫的普通觀眾也紛紛掏錢購買。《進擊的巨人》與傳統的電影大片類似,《未聞花名》與傳統青春片類似,沒有過多的宅元素,符合多數人的審美。

準確定位

當然也不一定非要拓寬廣度,官方完全可以做一些目標更精準的的動畫,比如針對喜歡輕百合的萌豚的《輕音少女》,或是針對軍宅們的《少女與戰車》。

你覺得“霸權”級別的動畫,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王之力

官方的一種營銷模式,將BD與其他商品綁定銷售,以帶動銷量。比如買BD送門票,買BD送SSR等等…典型的代表是《碧藍幻想》

總之,從出品方的角度來說,想要獲得霸權銷量不是這樣的紙上談兵就能實現的,需要大量的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更要有一位眼光獨到的製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