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101:中國式女團的狂歡與未知數

上一次掀起同規模和關注度的全民偶像選秀節目,應該是2005年的第二屆《超級女聲》。“每五到八年才可能會出現一個能夠覆蓋上一個標誌性成果的行節目,這和每一代年輕人自我成長改變的時間是相吻合的。”《創造101》總導演孫莉說。

在這樣的女團裡,你會看到為了“包吃住”和“兩千元通告費”參加了CH2女團海選的楊超越;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進女團但“身上有股勁兒”的Yamy;以及不屬於任何經濟公司,大膽為自己爭取到機會的王菊。

沒有定義,也不被定義。這個中國式女團從選拔到出道,都歸於一場大眾的狂歡。

按王菊的話說,觀眾的手裡,掌握著“重新定義中國女團”的權利。你可以pick任何一個你喜歡的容貌、pick讓你心疼的女孩幫她實現夢想、或者pick你所欣賞的價值觀。

從4月21日開始,每週一期節目,累計播放十期。一期公演,一期公佈順位淘汰,期間給予一週左右的時間讓大眾進行投票。和原生版本《Produce 101》類似,《創造101》裡有來自不同娛樂公司的101個女練習生同臺競爭,封閉式訓練並完成各種任務,最後大眾投票選出的11個成員以團體形式出道。

無論是在韓國還是日本,女團已經有被驗證成功的商業模式——從上游的練習生選拔和培訓選拔,再到各個渠道曝光,劇場演出、演唱會、唱片、粉絲見面會等,都已極為成熟。然而在中國,除了SNH48以外,再難列舉出其他女團。

看中了這個市場空白,這一次,騰訊視頻想玩個大的。

龍丹妮是娛樂圈舉足輕重的人物,她曾成功運營包裝過李宇春、華晨宇等藝人,並出任過天娛傳媒總裁。

和企鵝影視合作的哇唧唧哇,成立一年內成功運作了《明日之子》,播放量以突破40億收官。節目結束後一年裡,通過該公司的運作,毛不易成為最有商業價值音樂偶像之一。很顯然,這一次他們把目光放到了運營偶像團隊上。

同時,這也是一個非常有“長沙味”的節目,其研發製作團隊七維動力的創始人都豔、以及她的夥伴們是湖南衛視非常有代表性的製作團隊之一,這是他們離開體制創業的第一個作品。

再造101:中國式女團的狂歡與未知數

七維動力創始人、創造101製片人都豔

都豔,前身是《歌手》總監製洪濤的得力干將,經歷過2004年至2006年的《超級女聲》,見證了李宇春、張靚穎的誕生。該公司創始團隊僅十餘人,但都是湖南臺《歌手》節目的創作核心。

現在,這個新中國101女團即將誕生,她們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在中國語境下“再造101”

對於七維動力聯合創始人、《創造101》總導演孫莉來說,《創造101》這個節目是一場對團隊和她的階段性考試。

選秀節目,是整個綜藝行業裡工業化程度、複雜化程度和集約化程度最高的,對於《創造101》這檔節目來說,更是如此——它的製作團隊人數長期穩定在四百多號人,峰值時期高達五百多號人。

再造101:中國式女團的狂歡與未知數

創造101執行製片人鄒志明

巧合的是,其實總導演孫莉在兩年前就研究過韓國的《Produce 101》,當時她覺得這款節目非常值得學習,無論是節目所切入的角度和行業生態,拍攝的方式,賽制設置的手段都很新穎,她也曾和團隊內部討論過多次這檔節目。

在接手中國版之後,導演組飛到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考察了457家公司及院校中的13778名練習生。

對於七維動力來說,《創造101》也遠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節目,它也像一個實驗,一個讓都豔團隊本身都感到興奮的實驗:這些不同風格的姑娘來到了同一個舞臺,經歷一樣的訓練和選拔,到底會碰撞出怎樣的結果。

總編劇蘆林在這個環節第一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

怎樣給編劇組分配101個選手?怎樣給這些選手做人物小傳?在這之前,他參與的《我是歌手》節目中,所需要去關注的人物只有7個,但當這個數字放大到101,整個編劇組如何分配,如何挖掘到這些姑娘們的特點,複雜性都成倍數增長。

除了選手本身在唱歌跳舞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以外,吳暢暢還關注選手本身的人生經歷。吳暢暢讓編劇們根據選手自身一些關鍵的年齡節點去描繪出一些“人生軌跡圖”。比如什麼時候上學,做練習生時間的長短,是否有大公司背景等等,“然後你會發現,有些姑娘閱歷豐富,有些姑娘的圖很簡單,這張圖幫我們有一個總體的把握。”

此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在《偶像練習生》還是韓國的《Produce 101》已經把各個賽制都公開過了,作為一個後來者,對《創造101》的節目組在研發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果所有的流程選手都知道了,這個真人秀就沒有真實性存在了,“選手要怎麼表現,要靠演的嗎?”蘆林說。

再造101:中國式女團的狂歡與未知數

創造101總編劇蘆林

過去,這個行業中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綜藝編劇。

此前蘆林曾參與過《舞動奇蹟》的製作,“當時只是單純記錄一下選手發生了什麼事情,當時的節目形態也不需要你去做那麼豐富的真人秀體現。”

但是從《我是歌手》以後,很多舞臺表現外的時間被挖掘出來,製作人們開始關注選手背後發生的故事,而不僅僅是舞臺上的表現。編劇所要做的,並不是去設置每一集的劇情,而是把人物性格個性展示出來,讓每一集的人物線更好的服務於故事線,讓節目更加飽滿。

此外,對於《創造101》來說,如何適合國內觀眾、適合中國女團特殊的生態環境,要有新鮮感,賽制也必須合理設置,才可以在一些極端條件下充分的暴露選手所隱藏的性格特點,這些都是七維動力所面臨的難題。

比如,在第一期選拔選手時所採用的雙通道,讓有強烈對比的兩組選手同時登場:大公司對比小公司、社會閱歷豐富的選手和相對單純的選手、顏值高和實力高等不同的對比組。同時通過選手介紹,將這些選手背後的公司簡單交代,可以讓觀眾對整個偶像團體行業的生態有一些基本瞭解。

在第一次順位發佈以後,節目組設置了“旁聽生”環節。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排名在前六位的選手選出本隊最想留下的選手做旁聽生,給予本來被淘汰的他們一個旁聽機會。

在吳暢暢的設想裡,這是一個非常“豪壯”的畫面。“既給了你上陣殺敵的機會,也給了你搶救傷員的機會”。然而出乎節目組意料,僅僅孟美岐一個人選擇旁聽生就哭了20多分鐘,整場錄製幾乎沒有人不在哭。

在這個賽制裡,不同人的特點被凸顯了出來——大部分選手哭了全場,但也讓唯一沒有哭的選手第一次被全民關注甚至刷屏,那就是王菊。

之後一期的公演,王菊的名次飆升到23名,實現了補位到B班的大逆轉,也讓很多不知道這個節目的人紛紛宣佈自己成為了“陶淵明”(王菊粉絲的代號)。

一開始支持王菊的,大部分是LGBT群體(非異性戀者群體)。在私下,王菊自封“五角場蕾哈娜”,她的外形反女團,非常不符合日韓工業化標準下生產的女團標準,甚至於王菊本身,也不喜歡和甜美可愛類型的女生共處。

再造101:中國式女團的狂歡與未知數

王菊粉絲自發製作的各種宣傳頁

此外,節目組還增加了勤奮C位和能力C位的賽制,這其實是一開始設置新賽制的備選方案之一。在選手不知情的情況下,用攝影機記錄選手實際的訓練時間來找到勤奮者,給予天分和努力兩個緯度一個直接的PK。

但楊超越的排名還是讓人琢磨不透。她既不來自勤奮C位,也不來自能力C位。缺乏專業訓練,讓她在《創造101》第一期節目上,表現有些呆萌,在一眾專業選手中顯得“非套路”出牌。相對辛酸的身世,為她贏得了大眾的“認同性投票”。

這些網友希望通過支持楊超越,去幫助她進步和成長,讓她在這個舞臺上活下來並出道。

還有更多來自不同身份背景的選手,除了“村二代”楊超越、大城市獨立女中出生的王菊,還有家境殷實的陳意涵,大公司背景的孟美岐和吳宣儀等等——這些選手在高度封閉的環境下,互相產生的化學反應也是節目所隱含的引爆點之一:你所Pick的女生,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是誰。

為了讓外界對選手的影響儘可能減少。節目組找到了位於杭州蕭山的浙江廣電拍攝園區,距離市中心有2小時左右的車程。入住當天,所有選手的手機都必須上交,如果要和外界聯繫必須通過選管(選手管理人)。

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選手被輿論影響到了。有些人心理壓力開始增大,開始躲閃鏡頭。

“在鏡頭前面我不知道我到底應該不應該哭,該不該笑。”楊超越在一次選手採訪中提到。

再造101:中國式女團的狂歡與未知數

創造101總導演孫莉、執行總導演顧玉帆

製片人都豔表示,在製作節目之前,他們沒有想過要做出一個怎樣的節目,這個節目沒有定義,作為製作方最重要的就是把這些姑娘的特點、青春、儘可能完善的展現出來。“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你能不能落地長成自己的樣子,是判斷一個節目好不好的關鍵。”總導演孫莉說。

出道是開始?不,也可能是死亡

“這次參加《創造101》要是再出不來,你就想想幹點兒別的吧。”在去杭州錄製節目之前,極創引力的創始人徐明朝跟Yamy說。

在此之前,這家創辦僅三年的經紀公司已經自己掏了1500萬元,給旗下的練習生拍了各種團綜和MV,增加曝光機會和鍛鍊練習生,還給Yamy在內的十位練習生舉辦過出道發佈會。

但收效甚微。

出道,在現階段的國內行情來說,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死亡。

練習生從經紀公司畢業,宣佈出道,但如果沒有很快接到通告,也就沒有粉絲和曝光渠道。長此以往,他們面臨的將是終日無事可做直到被雪藏,如果整個經紀公司都沒有好的藝人帶去收入,也將面臨破產。

這不僅是極創引力所面臨的窘境,整個女團市場都是如此。

從2016年開始,中國養成系女團成井噴式增長,當時公開記錄的女團數量超過200多個。在三年前,這個數字還是個位數。

除了經紀公司自己組團以外,還有不少資本湧入這個市場,甚至有電商網站、遊戲公司這樣的資方,無論什麼背景,大家的目的都是一個:希望打中泛二次元市場,況且偶像團體組隊成本低,投入少,吸引關注度的速度快,可以以演代養,拿到現金回報。

運營一個養成系女團和包裝一個偶像藝人相比,門檻相對低許多。如果一個創業公司想做明星,團體一定是最好的切入點,“做團可以從不同的女孩中出現一個頂級偶像”,徐明朝認為。在創業前,他曾是鳳凰傳奇工作室的負責人。

進入女團的門檻高低取決於該經紀公司採用的策略。有初創團隊,也有樂華這種按照高要求選拔練習生的大公司。

但徐明朝也承認,如果完全按照101的標準,顏值、才藝、綜合素質都缺一不可,但這樣創業的小公司很難招到人,於是極創引力主要考察技能、情緒管理和語言表達,希望通過這幾個點去做出差異。

在這些培養女團的經紀公司裡面,極創引力採用了一個相對重的練習生培訓模式——三年內,30個練習生通過封閉式培訓,層層選拔,最後只剩下不到十個人。

女團的收入方式相對豐富,但嚴重依賴粉絲經濟。

除了商演以外,劇場演出的門票銷售、專輯、粉絲握手券、周邊產品等都是已知的變現手段。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辦法在短期內讓儘可能多的人看到並喜歡上這個團體,也就意味著他們沒有曝光渠道,沒有節目上,沒有收入來源。哪怕是當時YY娛樂斥資5億元打造的1931組合,也沒能逃脫這個窘境。

“你不知道我們上一個節目有多難,他不要你跳自己的歌,因為你不紅。”歡聚傳媒前1931組合經紀人李浪在紀錄片《女團》說道。這個組合在宣佈五億元重資籌建三年後解散,很多網友表示在解散那天才知道這個組合。

也有通過線下各種場合刷臉的女團,如聚美優品陳歐投資的Hello Girls組合,但結果依然殊途同歸。Hello Girls最多的收入來源還是僅限於企業年會、線下商業發佈會的商演,並未在大眾層面打開過知名度。

可以說,2016年是女團的誕生年也是死亡年。

前一年熱錢湧入,但隨後整個“資本寒冬”到來,每一個熱錢曾“青睞”過的行業,都面臨著泡沫破滅和洗牌的情況。200多隻女團,在2016年下半年被洗牌到只剩下幾十只。

另一方面,中國特殊的音樂娛樂市場環境也讓女團市場前景撲朔迷離。

麥銳娛樂創始人王叢做了一個對比,韓國偶像團隊行業上市公司就七家,中國離這個數字還有一定距離,但中國的市場規模是韓國的30倍,這中間巨大的差距,是不斷有資本和創業公司在其中湧動的原因。

然而,中國和日韓的音樂市場環境差異巨大。日本是第一大實體音樂銷售市場,第二大總音樂銷售市場,代表性女團AKB48唱片的總銷售量突破5000萬張。這在中國很難想象。

“中國新人沒有機會,國外有很多打歌節目,老牌和新牌藝人都可以上,但在中國是沒有的。”樂華娛樂CEO杜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候說道,他為《創造101》送出了孟美岐和吳宣儀這樣人氣常居高位的選手。

因為整個產業現狀如此,在極創引力的出道發佈會上,徐明朝哭了,“也許這是你們最後一次同臺機會。”他對團隊的成員們說。

如果後來沒有創造101這個節目,極創引力很可能馬上就要倒閉了。但他們是幸運的,在101進55那一期淘汰賽中,極創引力選送的6名選手全員晉級。

那個從沒想過自己能進女團的Yamy,在第一次的順位排名當中,排在了第二。

11個人出道了,那剩下的90個女孩呢?

總決賽結束了,十一個女孩得以出道,將自己的未來託付給哇唧唧哇運營。那剩下的九十個女孩呢?

在第九期節目,導師黃渤問選手,是否想快點離開這個舞臺時,不少選手都哭了。第二天就要錄製36進22的節目,沒有人知道,明天離開這個舞臺的人是不是自己。

更殘酷點說,被淘汰的這九十個女孩們,比任何人都清楚,離開意味著什麼。每一輪淘汰結束以後,為了防止劇透,他們會被送到節目組附近的另一個酒店,休息一週,然後自行離開。

離開意味著什麼?有些選手和之前經紀公司的合約已經到期,節目的結束意味著暫時沒有別的公司和自己續約,需要另謀出路。

有些選手會直接放棄舞臺夢。選手王婷從F班一路爭取翻盤到了B班,最高排名22名,但她也慢慢意識到自己心態上的一些變化,“如果最後沒有能留下來,就真的可以放棄這個夢想了。”

當然,除了做女團,能夠給予這些姑娘繼續在公眾面前表現的渠道還有很多。

在參加101之前,劉丹萌曾經是某平臺的知名女主播,只是因為心中一直有個唱歌夢才來報名這個節目。前1931女團成員範薇在離開節目後,暫時沒有繼續做練習生,轉而參與了一檔新網劇的拍攝。選手蔣申也在節目中和朋友們透露,如果不繼續做女團,希望未來可以做演員。

要麼一戰成名,要麼血本無歸。

去年《創造101》節目組到上海選人,很多女團負責人還在猶豫要不要參加節目——大多數公司都只有一個團,如果送去節目組,他們就沒有項目可以運作了。

包括楊超越在內的中櫻桃公司,還是將五個女團拆分了三個小組去參加選拔。

在2016年轉入造團行業以後,中櫻桃就陷入虧損。除了8000多平的培訓基地,辦公樓、舞蹈房、演播廳等一系列建設就1500萬元,再加上人員培訓和內容製作這些投入,在藝人成名以前,公司基本上就沒有收入來源了。事實上,如果沒有參加這個節目,極創引力也很可能再無力支撐。

所有人都在賭。

沒人知道這期節目以後,偶像團體行業會不會有些許改觀。

這場長達三個月的考驗終於結束,但對於出道的十一個女生,和離開的九十個女生來說,一切都還是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