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裡三口大鍋,一位大爺,組成一個美食小店,總被圍得水洩不通

巷子裡三口大鍋,一位大爺,組成一個美食小店,總被圍得水洩不通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慢慢豐富,吃不再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更多的時候吃成為了一種享受,美的追求,雖然可以選擇的食物越來越多,但是相信不少人心中也一定或多或少的有這樣的感慨——感覺都沒有以前的東西吃著有味兒了。一是現在的農作物大多是激素催熟當然不如記憶中的美食回味悠長,二是許多兒時的傳統食物正在一步步得淡出我們的生活,最後變得銷聲匿跡。就比如說大鍋菜,在酒席上或者村子裡的聚會,這道菜幾乎是壓軸出場的。但現在對年輕人提起大鍋菜的獨到之處來,恐怕還要遭到不少嗤之以鼻。不過嘗過這道菜的朋友一定懂得那種回味綿長的感覺。

巷子裡三口大鍋,一位大爺,組成一個美食小店,總被圍得水洩不通

萬幸的是,我家的附近的巷子裡還有這樣一家專門賣大鍋菜的小店,都稱不上是店,只是小小的一間屋子,食客都沒有下腳的地方,只能在屋前撐起幾張小桌子。即使是這樣簡陋的條件,每天來買的人仍然是絡繹不絕,經常把大爺的店鋪門口堵的水洩不通。大爺以前是村子裡赫赫有名的大廚,後來年紀大退休了就搬到城裡來。但是人老心不老根本閒不住,這才又拾起來當年的老本行,這附近的居民們才得以一飽口福。

巷子裡三口大鍋,一位大爺,組成一個美食小店,總被圍得水洩不通

大爺賣的菜式很簡單,三口大鍋燉著紅燒肉,酥肉還有配菜的蔬菜。別看菜的賣相不好,可這味道真的是沒的說。每天早上六點多就開始叫賣了,不到七點鐘保準賣完。配上兩個剛出籠的大饅頭,吃的飽飽的別提多美了。如果你哪天不小心去遲了,只能很遺憾的告訴你,明天早點來。這就足以見得大鍋菜有多麼的火爆了。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不就是大亂燉嗎,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其實不然,最簡單的往往就是最難的。這一鍋菜裡,豬肉的挑選含糊不得,一定要選擇豬身上肥瘦相間的肉,裡脊肉雖然鮮美但是在鍋裡燉的時間長了,也是味同嚼蠟。最好的選擇就是豬後腿,即使是長時間的熬煮,也不會變柴,相反更加地入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