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108將中,只有他不算好漢,忠於宋江卻害兄弟家破人亡

《水滸傳》作為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書中108將的描寫各個栩栩如生,英雄好漢的氣魄表現的淋漓盡致。再現了宋朝當年不滿權勢而又可歌可泣的民間力量。但是縱觀《水滸傳》全書,聚義堂之上的108位好漢,卻單單有這麼一個人,雖然終於宋江,但卻機敏狡詐,害了許多英雄家破人亡。

《水滸傳》中,許多英雄都可以在三國演義中相互關聯,譬如關羽的後人,大刀關勝、小張飛林沖。而和諸葛亮相對應的卻是“智多星”吳用。

《水滸傳》108將中,只有他不算好漢,忠於宋江卻害兄弟家破人亡

施耐庵在寫《水滸傳》的時候,或許正是有意點明“吳用”的智慧。盡是些“小聰明、小心機”罷了。

也有觀點稱,吳用為什麼早早的上山,又比晁蓋有手段,為什麼不自己做老大呢?

《水滸傳》108將中,只有他不算好漢,忠於宋江卻害兄弟家破人亡

個人認為《水滸傳》全書中,吳用始終脫離不開一個“秀才”的身份,自古以來,都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一個典故。

一方面是傳統環境下“秀才”沒有成為“老大”的膽識和魄力,另一方面則是氣量,吳用的“小聰明”盡是害的眾人家破人亡、身敗名裂,一旦有人想要“報仇”吳用是萬萬不敢的。所以,在事情的計謀上,吳用總是採取了最快的辦法,不計較他人後果,只要達成宋江的需求就可以。

《水滸傳》108將中,只有他不算好漢,忠於宋江卻害兄弟家破人亡

比如《水滸傳》中,只因為宋江要為晁蓋報一箭之仇,就派吳用和李逵下山請盧俊義上山。好端端一個員外,偏偏設計騙上山來,不僅如此,還提了一首反詩歌,讓盧俊義沒有了回頭路。

另一方面,朱仝本稱得上是一個“黑白通吃”的小警司,偏偏在朱仝由危轉安的時候,派李逵劈了“恩人”知府家的小公子,讓朱仝不得不上山。

《水滸傳》108將中,只有他不算好漢,忠於宋江卻害兄弟家破人亡

而徐寧的事兒,更讓人覺得吳用對於“結果”太不仗義了。

《水滸傳》108將中,只有他不算好漢,忠於宋江卻害兄弟家破人亡

事實上,若要偏偏把《水滸傳》中的吳用跟《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作對比,那是天上地下,沒法比。

可是梁山成也需要吳用,敗也敗在吳用手裡,徵方臘,死走逃亡30多位英雄,無一不是讓眾人寒心。

各位網友,你們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