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你是“積極廢人”嗎?

老張退休後,時常感到生活無聊,為此沒少唉聲嘆氣。有一次,看到老同學在朋友圈曬旅行照片,就暗下決心也帶著老伴出去玩一趟,可是選擇旅行團還是自由行、預算千八百塊還是近萬元、玩得好一點還是湊活一些,這些旅行前必做的選項讓老張慢慢放棄了旅行的想法。後來,老張又看到鄰居養的珍品牡丹不錯,也想嘗試侍弄花草與鄰居一比高下,然而沒過幾天累得腰痠背疼,高價買回來的花草也被棄置一旁。再後來,老張發現很多老年人都到社區活動中心打打拳、玩玩牌,於是又給自己定下目標,準備每天上午去活動一小時,可沒過多久就厭煩了。有一個新興的網絡詞語可以概括老張這種情況:積極廢人。

「话题」你是“积极废人”吗?

所謂“積極廢人”,指的是那些喜歡給自己定目標、卻永遠做不到的人。他們看起來很積極樂觀,但骨子裡卻缺乏行動力,很快就會摒棄目標迴歸原有的生活方式,偶然也會對自己的懈怠和懶惰後悔。“積極廢人”的走紅,引起很多的共鳴,甚至自嘲,很多網友說道,自己就是個“積極廢人”。

「话题」你是“积极废人”吗?

有人表示,“積極”本身沒有錯,即使其中有一種炫耀的心態,也是在展現自己身上的“正能量”,沒什麼大問題。但如果一個人所說與所做不符合,他的“積極”或許就失去了意義。

還有人認為,積極廢人的流行,反應了很多人退休之後,對現實和自我困境的認識和無奈。“積極廢人”真的是“廢人”嗎?多數人認為,並不是,它或許只是絕大多數人難免陷入的狀況。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而且是生活的一個表現。積極廢人或許只是在尋找自我價值過程中的一種常態。

還有人說,積極廢人何嘗不是社會問題的一種反應。少一些急躁,調整好心態,腳踏實地也許會有更好的改變。

心理學家Dr. Janet Polivy曾說,當人們面臨總結、對自己有所期盼或者垂頭喪氣之時,會通過立下目標給自己一個“盼頭”,讓自己看到希望。如此,自己目前的遺憾、失望、無能和無助,彷彿瞬間就能贏得救贖和悔過。但實際上是錯把“改變心情”當作“改變自我”。

「话题」你是“积极废人”吗?

各位“家”人,你經常讓自己的目標無疾而終嗎?你是“積極廢人”嗎?你怎麼看“積極廢人”這種現象呢?歡迎跟帖說出你的觀點。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