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俠們生活來源是什麼?為何不勞動還能吃香喝辣的

武俠小說中有個奇怪的現象:行走江湖的大俠們似乎從來不用為錢而發愁,一襲白衣,一匹瘦馬就能浪跡江湖,鮮衣怒馬,快意恩仇,還時不時發揚大俠精神,接濟一下窮人。

古代大俠們生活來源是什麼?為何不勞動還能吃香喝辣的

要知道,古代生產技術落戶,一個普通的莊稼漢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也不過圖個溫飽,遇到災年就得舉家逃荒。這些一無正式工作,二無生活來源的大俠們靠什麼維持生活呢?

古代大俠們生活來源是什麼?為何不勞動還能吃香喝辣的

其實,古代大俠們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能做大俠的人家境都不差。所謂窮文富武,習武的成本可是高得嚇人,不是普通人家能承受得起的。

古代大俠們生活來源是什麼?為何不勞動還能吃香喝辣的

習武是個體力活,一日三餐必不可少,隔三差五還得有葷腥;要打熬力氣,人參鹿茸之類的補品也得管夠;再說難免有個磕磕碰碰的,治傷買藥的開銷也不少;更不用說行走江湖還有一身好行頭,結交好友也不能摳摳索索的;還要買兵器、買馬匹、請師傅,一趟下來花費的銀子就海了去了。

古代大俠們生活來源是什麼?為何不勞動還能吃香喝辣的

歷史上最有名的俠客就是李白了。李白出身商賈世家,按規定是不能參加科舉的,但是並不妨礙李白到處砸銀子交朋友,他的好友汪倫就是個大財主。汪倫特別欣賞李白身上的任俠之氣,將他引為知己。李白臨行前,汪倫一口氣就贈他八匹好馬,十匹錦緞,李白一激動就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詩篇《贈汪倫》。

古代大俠們生活來源是什麼?為何不勞動還能吃香喝辣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俠客都這麼財大氣粗,囊中羞澀的時候還得厚著臉皮蹭吃蹭喝,戰國四公子以養士著稱,手下基本上都是那些江湖遊俠兒,雞鳴狗盜之輩比比皆是。

俠客是一個遊走於法律邊緣的群體,是國家的一大隱患,這些人窮瘋了難免幹些偷雞摸狗的買賣,對外美名曰“劫富濟貧”。但是,在局外人看來, 這些人已經不能被稱為俠客了,叫他們“江洋大盜”更合適。

影視小說中的江湖豪客只不過是人們嚮往自由的美好願望罷了,大家千萬別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