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西方發達經濟體曾經用來“秀恩愛”的G7峰會,今年在美國貿易保護政策的陰影下,變成了一場不歡而散的“史上最分裂”峰會。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6月9日,峰會在加拿大魁北克落下帷幕,特朗普在會議還沒結束時就提前離開前往新加坡,其他領導人則在散會後各自飛回本國。

然而,對於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來說,新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背後捅刀”事件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 就在9日當天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針對美國向加拿大鋼材和鋁材徵收關稅一事,特魯多表示,加拿大將在7月1日採取反制措施。他表示,自己已經告訴特朗普,儘管加拿大不喜歡這麼做,但一定會這麼做的,“我們加拿大人很有禮貌,很講道理,但我們不會任人擺佈”。

這番言論與加政府此前的立場一致,並沒有語出驚人或一反常態,但特魯多卻因此招致了一連串人身攻擊。

聽到特魯多的這一表態時,特朗普正在飛往新加坡的專機上,忿忿不平的他在特金會後的發佈會上還不忘批判一下特魯多,指責特魯多反覆無常。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 在新加坡的發佈會上,特朗普說他與特魯多剛剛還友好地握了手,下一刻特魯多就對媒體表示美國“任意擺佈”了他的國家,“他(特魯多)以為我上了飛機,看不到他的發佈會”,“他不知道空軍一號上有大約20臺電視機”。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 除了公開指責外,社交總統特朗普還在推特上連發多條推文“炮轟”特魯多,稱後者是“不誠實和軟弱的”,推文裡稱美國對加拿大加徵關稅,是為了回應加拿大對美國乳製品徵收270%的關稅。特朗普還要求美國代表不要在G7峰會聯合公報上簽字。

大boss開了腔,幕僚們立即跟進: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 還有的言論更過激。美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右)在10日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採訪時直言:“地獄會為所有拿不老實外交政策對待總統特朗普、還試圖在他背後捅刀的外國領袖,留一特殊位子。”

納瓦羅事後為自己的不當言論道歉,稱自己只是想“傳達一個強而有力的信號”。

看到如此不體面的人身攻擊,歐洲盟友們紛紛站出來力挺加拿大。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直接發文懟美國:“天堂有專門的地方留給特魯多。”

G7峰會上的裂痕進一步加深,美國與其他盟國之間的分歧更加清晰可見。

相比其他國家的反應,作為當事人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卻一直保持低調,拒絕評論。

特魯多的尷尬處境

對特魯多來說,來自白宮高層的攻擊產生了正負兩方面的影響。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一方面,這些攻擊不僅為特魯多帶來了更高的國際聲譽,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就明確表示,完全支持特魯多及其領導能力,還逆轉了特魯多在加拿大國內不斷下跌的支持率,就連特魯多的政敵——保守黨領袖謝爾(Andrew Scheer),以及民粹主義領袖、新當選的安大略省省長福特(Doug Ford)也明確支持特魯多。

就連美國也有不少人挺特魯多。民意調查機構益普索集團15日發佈的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支持特魯多。這項調查以1001名加拿大人和1005名美國人為對象,問及特朗普與特魯多最近的“口水戰”,57%的美國人和72%的加拿大人表示支持特魯多。

但另一方面,特魯多也確實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如果向美國妥協,按特朗普的要求取消農業領域的貿易保護制度,那將直接威脅本國農民的切身利益,進而危及自己的政治前途;而如果拒絕妥協,那麼打起貿易戰來,加拿大的勝算並不大。

這次被特朗普炮轟的乳製品供應管理體系是加拿大進行產業保護的重要制度。這項制度意在通過配額對國內的乳製品生產量進行控制,從而防止產品價格低廉,另外還對外來乳製品徵收200%到300%的關稅以控制進口。

這一體系的保護範圍還包括了禽類和蛋類產品。毫無疑問,該制度是保護加拿大農民利益的有力屏障。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特魯多前往加拿大渥太華看望當地農民,強調保護農民利益。

再從經貿的總體形勢上看,美加兩國互為最大貿易伙伴,兩國經濟一體化程度相當高。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

2017年,美國對加拿大的出口額高達2824.72億美元,排名美國所有出口國第一;同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不到對加拿大出口額的一半。

2017年,加拿大向美國的出口額為3196.51億美元,在其所有出口國家當中排名第一;同年,加拿大對中國的出口額僅為對美出口的5.7%。

高度的經濟依賴讓貿易戰的殺傷力明顯上升。雙方都會損失重大,但相比來看,加拿大對美國的依賴性更強,加拿大歷史學家Granatstein就坦言,加拿大75%的貿易都來自於與美國的雙邊貿易,很難指望加拿大會在貿易戰中取勝。

特魯多應當在乳品供應管理體系問題上妥協嗎?事實是,儘管乳品貿易僅佔美加貿易總額的不到1%,但奶農在加拿大國內是強大的政治力量。一旦特魯多得罪了奶農,可能會直接葬送他自己及其黨派的政治前途。

特魯多左右為難。

當麋鹿遇到大象

特魯多的父親、曾多年擔任加拿大總理的皮埃爾•特魯多曾經用“老鼠與大象”形容加拿大與美國的關係:“與美國鄰居作伴,就如睡在一頭大象身邊。無論這個巨獸怎樣友善、平和,都會讓人在它每次抽搐和哼哧時感到緊張。”

現任總理特魯多上任後,曾修正過父親的說法,他認為加拿大更像一頭麋鹿,強壯而平和,但體量上仍遠遠落後於美國。

美國是加拿大唯一的陸上鄰國,對如何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特魯多從來不敢掉以輕心。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早在大選期間,特朗普就曾抨擊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是一場“災難”,指責該協定剝奪了美國數百萬個職位,挖空了美國的製造業。

這番言論讓特魯多憂心忡忡。為了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特魯多甚至在特朗普還沒有正式就職前,就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助手及內閣成員前往美國,力圖與特朗普及其團隊成員建立良好的關係。

美國《紐約時報》稱,儘管特朗普在加拿大不受歡迎,但特魯多也小心翼翼,避免對他進行批評。

然而,特朗普卻沒有在貿易問題上給加拿大留情面:剛上臺就簽署行政令,要求重啟NAFTA談判;不到半年後,美國決定對加拿大軟木徵收7.72%的反傾銷稅;今年3月美國方面宣佈要對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的鋼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作為應對,加拿大除了向WTO提起貿易訴訟外,還對美國產品實施了貿易報復措施,6月初公佈了針對美國的報復性徵稅清單,包括了廁紙、威士忌、楓糖漿、摩托艇、鋼鋁產品等,兩國貿易戰持續升級。

加拿大在清單的制定中也有一定的政治考量,如實施報復性徵稅的美國產品包括了:醃黃瓜(主要進口自美國眾議院議長保羅·萊恩所代表的威斯康辛州)、波旁威士忌(主要進口自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代表的肯塔基州)、橙汁(主要進口自佛羅里達州,這裡在2016年是特朗普的關鍵票倉)等。

但目前看來,效果並不理想。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另外,美加墨三國的NAFTA談判也讓加拿大揪心。如今談判因為進入實質部分而出現了停滯,特朗普要求為NAFTA協定加上日落條款,即如果五年內無法重新確定新協定,那麼NAFTA將自動作廢。

下一步,不排除美國以更強硬的立場向加拿大政府施壓,以進一步推動談判。

當前,加拿大急需實現國家貿易多元化,一項重要舉措就是轉變了以往對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消極態度,於今年3月正式加入了TPP協定的修訂版——CP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展協定),並呼籲國內儘快批准生效。

美國是搬不走的鄰居,對特魯多來說,無論發生怎樣的齟齬,摒棄前嫌,重新修復美加關係是更加理性的選擇。

然而問題在於,特朗普能給他這樣的機會嗎?

麋鹿遇上大象,特魯多能擺平憤怒的鄰國嗎?

撰文 / 亞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