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坐月子?傳統月子習俗有哪些弊處?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在生完寶寶之後,並不知道如何來坐月子,你知道嗎?站在如何科學的坐月子才是最好的呢?傳統月子習俗哪些弊處是什麼?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的介紹

如何科学坐月子?传统月子习俗有哪些弊处?

通常人們會覺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一定是有道理的。然而事實是,傳統的未必可靠,經驗的也未必正確。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傳統坐月子的很多做法不僅對產婦健康無益,甚至還會帶來潛在的危害。

產婦和新生兒怕風嗎?

古代沒有滅菌消毒的概念,產婦和新生兒很容易發生細菌感染而導致疾病甚至死亡,破傷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破傷風是被破傷風桿菌感染造成的。人的腸道中有很多破傷風桿菌,產婦分娩時的傷口和嬰兒的臍帶都容易被糞便汙染,從而感染破傷風。破傷風患者的神經中樞易受刺激,如強光、風吹、聲響、震動、飲水等可誘發抽搐。

由於缺乏醫學和微生物學知識,古人把很多身體不適和疾病籠統地歸結為“受寒”、“傷風”等。他們認為破傷風是身體破損以後得的傷風,於是採取的應對措施就是讓有傷口的人避免風吹等外界刺激。

感染破傷風的新生兒常在7天左右發病,故又稱為“七日風”。破傷風巨大的殺傷力讓人們對“風”等外界刺激畏若妖魔鬼怪,所以產婦和新生兒一定要嚴格防風、保暖。殊不知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如果傷口周圍長時間封閉不開放,形成局部缺氧的環境,反而更利於病菌繁殖。

家中緊閉門窗,室內悶熱,空氣汙濁,也有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而不利於產婦傷口癒合;在夏天,產婦和嬰兒嚴密包裹,還會增加中暑的風險。

在美國,產婦出院的時候穿著與普通人無異。假如是炎熱的夏天,產婦也穿短袖、裙子,並且光腳穿拖鞋,和平常一樣開窗換氣和使用空調。通常出院後幾天之內(不超過一週)產婦和嬰兒就要去看兒醫,出門更是必不可少的。

產婦不能沾水嗎?

由於冬天或寒冷的情況下人們患病更多,加之以前的水質不夠清潔、缺乏淋浴條件,以及前面提到破傷風患者會受到飲水的刺激引發抽搐,缺乏相關知識的古人以為病患也是受涼、沾水(特別是涼水)引起的,因此衍生出了產婦不能洗臉、洗頭、洗澡、刷牙的禁忌,甚至還有洗哪兒哪兒疼的荒誕說法。其實這些做法只是想當然,關鍵還在於消毒措施和衛生條件。

產婦不能下床活動嗎?

產後的飲食禁忌有道理嗎?

哺乳期的女性應該注意不要喝酒,咖啡和茶也要少喝。另外,那些奇怪的月子餐和藥膳,以及一些產後的“補藥”才需要禁忌,因為裡面的成分、功效沒有實證過,常規食品才是最安全的食品。

真有月子病這回事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患上各種慢性病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這些疾病或不適往往被解釋成當年坐月子不注意造成的。其實不管如何嚴格地坐月子,老來還是可能患各種慢性病,並沒有任何統計學數據顯示坐月子和某些疾病的相關性。所謂的月子病不過是人們是有了先入之見,再去找支持自己觀點的例子罷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證實偏見”,是一種非常不科學卻非常普遍的態度。

外國人坐月子嗎?

世界各地都有關於產後護理的一些傳統做法,我們姑且把它們統稱為“坐月子”。不同國家坐月子的方式大同小異。比如多數要求臥床休息和保暖,這應該是過去的生活和認知水平太低造成的;而坐月子吃的食物往往差異巨大,這顯然是各地飲食的多樣性導致的。即使在中國,各地區的坐月子習俗也不盡相同。坐月子的多元性特點清楚地表明,這其實只是一種文化現象,無關科學。

通過以上文字的介紹,我們對於如何清楚的科學坐月子或者是傳統坐月子的習俗的一些弊端,有了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平時的食物我們應該嚴格的按照上面所說的這種方式來做才是最好的,否則的話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些其他方面的危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