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投資者和創業者誰騙了誰?

在這場Internet遊戲中,CEO似乎是眾矢之的,因為一切都似乎起源於他那份蠱惑人心的商業計劃書,但誰有知道CEO的苦。報上說他們中的某某是“中國首富”,八卦雜誌評他們當中國“鑽石王老五”第幾名第幾名,但除了虛榮讓人高興,他們的財富依然是數字財富,他們出門依然要打車,還要美其名曰:不買車是現代企業。真累!

當所有的矛盾快要將CEO栓成死結的時候,他們一面審時度勢地設計如何“解套”,一面向外抱怨Internet的欺騙性。“2001年4月份之前,還晴空萬里,怎麼能說變臉就變臉呢?”“前些日子不是說,低潮只是暫時的波折嗎?還說要螺旋式上升,怎麼現在眾口一詞地說,這波已死?“討厭的媒體反覆無常,將我們捧上天的是你們,將我們貶入地的也是你們。你們幫著吹泡沫,現在又忙不迭地捅泡沫,你們難道就不是假象的製造者?.com好的時候,你們說我們是千古傳奇,現在牆倒眾人推。”“媒體到底有沒有立場,難道你們所有的立場就是用熱鬧來吸引廣告?”

網站的“傑青”們回頭遙望幾個月前被自己摒棄的“傳統崗位”,欲說還休,萬般滋味湧上心頭。回頭的路已經是“歸不去的家園,鹿港的小鎮”;往前看,多想對CEO大喊;“給我現金,不要期權”,但不敢。公司正在裁員,誰的工資高,誰是優先被裁的目標。裁掉工資高的員工,招進工資低的員工,據說,這已經成為.com們降低成本的一個有效途徑。

原本10個人的工作量,現在變成 5個人在幹,更忙了,原來沒日沒夜幹,有上市作為強心劑,本想著拼一下,35歲就可以退休,可現如今上市又怎麼樣?手裡的期權都不再可信,怎麼還會去信高盛的報告?再別提福布斯的封面了。CEO的動人演講再不要講了,留著熱情給自己鼓勵好了,再說他也需要給自己鼓勵。明明自己都想撤了,還在那裡強顏歡笑,虛張聲勢,騙誰呢?“到NASDAQ搶錢去”,一度讓中國.com們找到了八國聯軍的感覺,彷彿今非昔比,北京圓明園可以置換成紐約NASDAQ似的。直到今天,中國.com CEO還在為自己燒來燒去燒的都是美國人的錢感到驕傲。“怎麼說,錢也花在了中國,怎麼說也給中國增加了就業機會,怎麼說也是刺激內需吧,中國損失了什麼?”美國的風險投資商難道就這麼好欺負?他們遠涉重洋是為行善積德?都說,資本有“原罪”;都說,資本意志決定企業意志,這一套難道在中國行不通?

有夢的時候,資本溫順,對創業者言聽計從,慷慨大方;但是,現在夢破了,現在的資本不是已經在頻頻警告管理層不能“洗錢”了嗎?現在的資本不是已經捂緊自己錢包了嗎?現在的創業者不是已經在說“今後再創業一定用自己的錢,一定不再用風險資本了嗎?”風險資本沒有想象中那麼好蒙,怎麼可能出錢的人受氣呢?

風險資本的確已經在中國.com上損失不少,他們的損失就是後繼融資者的損失。

但是2001年4月NASDAQ股災之後,有多少CEO的嘆息,就有多少被中止的融資合同。那些花了投資人的錢,為個人收穫許多注意力的CEO也別高興得太早,你們的悲傷將永遠刺上“投資失敗”的記錄,永遠都洗不掉,再想贏得投資人的信任幾乎已經不可能,“你是一個失敗者。”投資人對燒完自己錢,還不用對自己說抱歉的CEO有著刻骨的警惕。

自己騙自己

員工、CEO、風險投資、股民、媒體現在的感覺和4月份之前的感覺已經大相徑庭,有的人甚至還沒有從成功的眩暈中轉出來,就跌入失敗的深淵,但是,自己的感覺不一樣了,就可以認為是別人在欺騙自己嗎?

其實,員工在興高采烈地在認股權證上簽字的時候,就應該知道期權只不過是企業和員工利益捆綁的一個協議而已,企業並沒有因為給了員工期權而損失什麼,期權不過是美國人想出來的激勵員工發憤工作的一種手段而已,它比“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但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業文化”有著相同的虛擬性質。它不是現實的現金,甚至連未來的現金都不是,它只是一個虛擬美好的激勵性願望而已。

同理,風險投資在投資.com的時候,就應該知道自己是在做風險投資;CEO在領銜上任的時候,就應該知道Internet上贏者通吃,失敗者比成功者多,自己失敗的可能比成功大;股民在又一次相信“中國概念”的時候,就應該知道自己的風險不只在政策上,也在不成熟的市場和不成熟的管理層上。

風險全都明明白白在那裡擺著,一個也沒有少,只不過大家當時忘記了或者不願意面對罷了。誰也沒有騙誰?是自己騙自己而已,自欺欺人。

前階段,備受嘲弄的傳統經濟代言人,現在站在高處,嘲弄經濟的虛假性,甚至論斷新經濟是美國人用以欺騙我們的把戲。

我不知道他們怎樣界定“真”與“假”,所以無從知道“真”與“假”的界限,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如果將Internet比喻成一場遊戲,那ASP、設備提供商、技術提供商、服務提供商……所有的角色都被定義的一清二楚,搜有的加入者都是自願加入。這是一場豪賭,願賭服輸,輸了就應該閉口,甩頭就走,或者重新下注,如果還有賭注。

Internet無罪

失敗者失敗的理由是成功者成功理由的無數倍,不能開口的Internet成了每個失敗者最好的藉口。但事實是,不管.com們得意還是失意,Internet 都在以自己的節奏邁步向前。從開始,一直到現在,Internet的帶寬一直在增加,Internet的網民一直在增加,Internet技術一直在發展,Internet意識一直在提高,Internet政策法規一直在配套,Internet周邊環節一直在改善……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面發展,那麼,我們說Internet現在處於低潮的依據是什麼?難道我們評價Internet高潮與低潮的依據就是“新貴”們在NASDAQ圈錢圈的多少?

新浪、搜狐、網易很想成為中國Internet的象徵,他們也知道怎樣成為中國Internet的象徵,並深知成為象徵的一切好處,但是他們不能代表中國Internet。

Internet首先是一種技術,其次,它還是一種工具,Internet的進步首先是一種技術進步,WWW的發明造就了NASDAQ的輝煌,搜索引擎成就了Yahoo!。技術的就引爆商業奇蹟。沒有技術的進步,商業利潤像無源之水,無從談起。

所以,讓我們一起期待WAP、寬帶以及信息家電成熟期的儘快到來,只有技術的突破,才可能有商業的突破,只靠擺弄商業模型的魔方,不可能形成強大的衝擊波。

技術進步有它自己的節奏,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Internet還有一萬年,它所蘊藏的能量會在不同的時間段先後爆發,不到時候,急也沒用。平臺大重要了,下面讓我們看一下新平臺。

互聯網時代:投資者和創業者誰騙了誰?

貝返APP是一款日常消費購物平臺,全民廣告是商家與企業等在平臺進行廣告投放。用戶A在貝返平臺點擊觀看廣告信息,可以獲得廣告獎勵。同時用戶A將此廣告分享給用戶B,用戶B閱讀廣告後同樣獲得廣告獎勵,與此同時用戶A獲得分享獎勵。

它匯聚周邊優惠信息資源,讓你享受更多優惠與便利,除此之外,還有額外廣告收益,閱讀廣告、分享好友都可以拿到一部分佣金。

這種一邊消費,一邊賺錢的生活類運營平臺,還是比較少見的。

目前貝返APP,

互聯網時代:投資者和創業者誰騙了誰?

在全國設立8家運營商,

20家省市級代理,

服務100萬用戶,

入駐1000萬家商戶。

加盟貝返APP,運營商可以坐擁六大收益。

公司地址:崑山市花橋企業總部園B7棟

官網網站:www.ibeier.com.cn

聯繫電話:40088565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