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電影製造成本不低!一個劇組吃五六噸小龍蝦,殺青導演胖30斤

这电影制造成本不低!一个剧组吃五六吨小龙虾,杀青导演胖30斤

影片主要角色從左至右分別為老炮廚神能叔(劉樺飾)、王牌菜鳥陳笠(周遊飾)、麻煩探長杜宇飛(王千源飾)、辣手警花花姐(袁姍姍飾)。圖/視覺中國

这电影制造成本不低!一个剧组吃五六吨小龙虾,杀青导演胖30斤

在片中特別出演的導演李昕芸愛犬“屁墩兒”。圖片選自李昕芸微博

暑期檔即將“打響”,在此之前作為前哨的六月份,也到了吃小龍蝦的季節,與片名遙相呼應的電影《龍蝦刑警》也瞄準了這個“龍蝦季”,主打黑色幽默喜劇類型的《龍蝦刑警》,集結了王千源、袁姍姍等一眾演員,融合了警匪、犯罪、動作等類型,作為暑期檔開盤之前的頭部喜劇片,有望成為一匹黑馬。在導演李昕芸看來,《龍蝦刑警》跟國產電影以前的喜劇片有很多不同,它沒有太多包袱和梗,“如果想看梗的話,《龍蝦刑警》可能不適合,它更多是輕鬆、幽默和出其不意,看上去也是個很‘瞎’的東西。沒有太多懸疑色彩,也沒有抖太多包袱,就希望可以讓‘小龍蝦’博大家一樂。”據悉,影片將於6月22日週五登陸全國院線。

真實事件改編

一邊炒龍蝦一頭撬毒梟

《龍蝦刑警》中,麻煩探長杜宇飛(王千源飾)、辣手警花花姐(袁姍姍飾)、老炮廚神能叔(劉樺飾)、王牌菜鳥陳笠(周遊飾)與周雲蓬飾演的大毒梟輝哥進行了複雜的周旋,為了隱蔽監視毒販而盤下隔壁的龍蝦店。戲中,龍蝦絕不止是單純的食物,而是緝毒刑警小隊掩蓋自己臥底身份的遮擋物。陰差陽錯中,龍蝦店越開越火爆,更是吸引了犯罪團伙前來品嚐,最終刑警小隊只能一邊搜尋線索,一邊經營龍蝦店。事實上,這個跳脫的故事來自於導演李昕芸在兩年前看到重大緝毒案件的新聞,毒梟們在廣州市郊區旁找到一個快遞店,不做任何快遞生意,就躲裡面打麻將、等消息。等到毒品貨源到了,就選擇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外出交易。這樣的做法讓李昕芸覺得頗有意思:非法的生意選擇一個實體店鋪做偽裝,這和在大城市生活的質感很像,“就像你會發現很多交往多年的朋友,你甚至完全不知道他做什麼、經歷過什麼,這樣的生活體系下,出於禮儀或者其他限制會做出不少偽裝和扮演,所以我想將這個真實案件作為‘底料’,警方如何以一種扮演的方式和毒梟進行接觸、破案。”

定檔峰迴路轉

“龍蝦”電影來到小龍蝦季

有了新聞的啟發,李昕芸並沒有第一時間就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直到有一次和沈騰吃飯時講起這個事,沈騰覺得很有意思,鼓勵她把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於是就有了這部處女作的開端。放下原新聞事件中的快遞店,李昕芸決定重新構架一個餐館,但這個餐館賣什麼並不重要,她發現自己很喜歡和“瞎”字同音的“蝦”,一群警察菜鳥、生活中的loser既要破案又要瞎胡鬧,可以一起“瞎”搞一場,於是有了龍蝦館的設定。

當這些想法真的變成了一個劇組的時候,李昕芸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一次次精修人物設計和臺詞,最開始她覺得一稿劇本質量並不好,於是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和一線警察交朋友、找感覺。原計劃,《龍蝦刑警》會拍攝65天,但最終由於演員檔期壓縮到45天,少了整整20天的時間意味著拍攝要連軸轉,更讓李昕芸頭疼的是,去年12月該片選擇了退檔,“就像懷了孕找不到預產期,”她笑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影片能夠來到小龍蝦的季節,現在想起來那時的焦慮都蕩然無存,“《龍蝦刑警》遇上小龍蝦季,我覺得是老天賜予的禮物。”

拍攝成本不低

一個劇組吃五六噸小龍蝦

拍《龍蝦刑警》,片中自然少不了小龍蝦,李昕芸介紹,“為了還原真實感,我們在佛山郊區搭了景,剛好一個在深圳做小龍蝦的朋友給了我們很多幫助,每天都從深圳給我們運來一車車的龍蝦。”事實上,《龍蝦刑警》拍攝時間在去年一二月份的冬季,這不是吃小龍蝦的時季,李昕芸感嘆電影的拍攝成本並不小,“我們都是用高級冷凍櫃運過來,也有專業廚師製作。”

影片中的場景、燈光、道具都頗有特色,為了讓每個角色身上都極具動漫的“跳躍感”,例如物流公司霓虹閃爍、黑幫人員造型誇張、餐廳帶有復古色彩,劇組在取景時遇到了不少的困難,“劇本中設定的兩個店必須捱得很近,也去了青島、蘇州看景,最終還是回到了廣州這個城市。因為這裡會有南北匯聚的感覺,也符合大城市的基礎,我們就在廣州、佛山、珠海等地進行拍攝,但有些比較複雜的景還是會在佛山搭景。”廣州除了地理位置好,劇組的人認為這個地方很好吃也是一個關鍵,“我開始和那個深圳的朋友說這部影片需要用小龍蝦做道具,戲已拍完朋友就跟我說你們至少吃掉了五六噸小龍蝦,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選角困難重重

王千源終於演了回好人

■ 對話導演

無特效沒噱頭,票房自己闖蕩吧

新京報:拍一部和龍蝦有關的電影自然少不了吃,劇組的哪位成員吃最多?

李昕芸:第一鍋龍蝦就是被我全“幹”下了,此後基本上大多數龍蝦都是我吃的(笑),你要知道拍戲過程中吃龍蝦就跟嗑瓜子一樣。結果是,從開機到殺青我起碼胖了30斤,連袁姍姍媽媽寄來的食品都被我吃了,總之就一句話:一邊拍戲一邊胖。

新京報:沈騰有沒有為笑點出謀劃策?

李昕芸:演員中接觸劇本最早的就是沈騰,他認可這個構架也一直支持我。過程中我寫的每一稿都會給他看,他也會提出很多質疑。我覺得朋友之間提出質疑,是最大的幫助。他懂我要什麼東西,也足夠了解這個東西。看這個劇本看了有近8個月時間,看了10稿,這對我幫助很大。這麼多年,觀眾們也適應了他那個節奏點,他是天生的好演員。

新京報:哪位演員的表演超過了你的預期,給你驚喜最大?

李昕芸:我覺得是“屁墩兒”,我的狗。

新京報:比起同類型的電影,在這個檔期中你認為該片的閃光點是?對票房有壓力嗎?

李昕芸:這個影片賦予我很多對於一線緝毒警察的情感,他們特別不容易,我們在接觸所有的警察時,發現他們的職業讓他們很難顧及自己的家庭,所以在個人情感生活上是不幸的,所以我在這個片子裡,我想讓他們更暖一點。我認為電影的優勢就是在於新穎,雖然不是大特效製作、也沒啥噱頭,但是我百分百用心的作品。當然票房上有期待也有擔憂,結果如何就讓小龍蝦自己闖蕩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