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理財頻暴雷,P2P備案叫停,行業啟動“牌照制”

線下理財頻暴雷,P2P備案叫停,行業啟動“牌照制”

文 | 近音

最近的線下理財市場,極不太平。

多個平臺被查,高管被控制。

從善林金融、誠誠理財、雲聯惠,再到如今尚未定性的中融民信,線下理財公司,被捲入倒閉潮的陰霾之中。

大量的從業者被從P2P的線下理財業務中洗出,且因為他們原有工作的汙名化,“很多人至今都找不到工作”。

前有備案被叫停,後有倒閉陰霾,進退維谷的P2P行業,可能要陷入最終的“牌照之戰”……

01 暴雷

5月7日晚,20輛警車,圍住了中融民信的北京總部辦公大樓。

而事件爆發的原因,是投資人報案,聲稱錢拿不回來。

線下理財頻暴雷,P2P備案叫停,行業啟動“牌照制”

“當天下午上班的人一鍋端,都被帶走了。70多人,包括技術、客服、辦公室文員。部分人至今沒有放出來。”據內部人士吳畏透露,公司副總裁翟丹斌、上海一王姓經理,以及公司財務被控制。

但有意思的是,儘管北京總部遭遇變故,但中融民信在上海、西安、杭州、哈爾濱等地的分公司,尚在正常運營。

“因為外地還沒接到北京警方協查的通知。”吳畏透露。

而就在一個月前,更大的一家平臺暴雷。

4月10日,善林金融總部被曝遭上海警方突擊檢查,高管被控制,員工被解散。

而一天之後,大家才知道,善林金融法人周伯雲自首了,承認自己“非法集資”。

任何金融大廈的傾覆,都不是一朝一夕的。

實際上,一切都早有預兆。

據吳畏透露,中融民信在今年2月就已出現了兌付問題。

“客服的答覆,一直是系統升級、技術故障,就是拖時間。”一位投資人稱。

一位中融民信的業務員稱,為了防止大家兌付,公司設置了苛刻的條件。

譬如,提前贖回,不僅收益率會調低,甚至還要扣除5%的本金。

一位投資人稱,從今年開始,部分項目不僅不能取利息,連本金也不讓提取,直接強制續存。

中融民信員工透露:“3月份員工工資就開始發放困難,只發了基本工資,績效都發不出來了。”

4月,在越來越多投資人遭遇提現困難的同時,中融民信還在擴大業務。

有業務員仍遊說客戶續投,說網絡上的質疑都是同行潑髒水。

與此同時,中融民信出現了大規模的員工離職。

一切都到了危險的邊緣。

善林金融的情況也驚人的一致。

“之前董事長特助就和我們說過,善林金融存在一定的自融。”善林金融前員工寧明稱,經偵和相關政府領導去善林金融談過幾次話,也查過一次,但動作都不大。

另外一名自稱善林金融前員工的網友爆料,善林金融曾經靠“借新債還舊債”維持,同時,虛構借款人信息,購買偏遠地區身份證,偽造債權列表信息。

同時,公司不斷提高投資人贖回的手續費,阻礙投資人撤回資金的操作。

還有些尚在運營的老平臺,最近也負面不斷。

5月18日,東方銀谷旗下品牌“銀谷財富”被榮成市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點名,列入在該市涉嫌違規從事相關金融業務名單。

同日,網傳廣川街道辦事處金融辦向某樓宇業主發佈預警提示。

線下理財頻暴雷,P2P備案叫停,行業啟動“牌照制”

此文件稱,如該企業入駐併發案,相關執法部門將對業主追究相關責任。

而東方銀谷的投資人說:“業務經理稱付20%的違約手續費,才可提前將錢取出來。”

根據網貸之家數據,行業內最低轉讓手續費是0.2%,最高也不過2%。

20%的違約手續費,遠高於行業價格。

此前,有媒體爆出恆昌財富高管集體跳槽,25名高管,其中12位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相繼離職;據恆昌高管透露,恆昌的壞賬率非常可怕。截止到2015年5月,壞賬高達35億元,其中,確認不還,難以追繳的大約15億元,逾期不還的大概20個億,資金黑洞巨大。

在壞賬率極高的情況下,恆昌財富仍不斷擴張,而且堅持做線下,目的就是維持現金流不斷,借新還舊,同時彌補其背後的資金缺口。

同為老平臺的信和財富,2016年就曾被曝出大面積逾期。

2017年,曾有自稱是信和財富離職員工的人,稱其線下門店大面積關閉,員工成批離職。

該員工稱信和財富理財端吸納的資金達400億元,但可查的債權量最多隻有200億元,剩餘的鉅額資金去向不明。

信和財富曾兩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也多次被監管層點名。目前仍在正常運營。

危險的翅膀正在緩緩張開,行業危機一觸即發。

02 行業危機

行業危機爆發後,就如多米諾骨牌,一系列的問題被引發。

這幾家暴雷平臺的數萬員工,流動到市場上,部分人甚至難以找到工作,尤其是直接拿訂單提成的業務員和中高層員工。

“感覺走到哪,身上都貼著‘騙過人’的標籤。”一位中融民信的業務員稱。

線下理財頻暴雷,P2P備案叫停,行業啟動“牌照制”

武丹離職兩個月後善林金融才暴雷,但他仍接到了警察電話,被約談,要求退回提成的錢。

因為打上了“善林金融”的標籤,他至今也沒有找到工作。

“圈內都知道,這些線下的平臺打法很野,我們不希望把這些習氣帶到我們公司。”多位HR都透露過這樣的意思。

“這些公司的風水不好。”業內都這麼調侃,但一些情緒,在隱隱爆發。

幾萬員工在行業的流動,讓恐慌像病毒一樣傳播。

“我現在也特別擔心自家平臺出現問題,這樣職業生涯都要被斬斷了。”某P2P公司的業務員稱。

最危險的,還不是業內的信心喪失,而是投資用戶的信心崩塌。

據不完全統計,善林金融投資人3萬,涉案金額600多億,而中融民信的投資人至今沒有具體數據,資金缺口至少15億,兩家平臺分支機構遍及全國,線下門店,數量上千。

千人的QQ維權群裡,大家渴望抱團取暖,但又互相不信任,懷疑、猜忌、對罵,每個人都各懷心思,敏感脆弱。

善林金融被定性為非法吸存之後,網上甚至傳了一封出自善林金融投資人的集體請願書:請求判定善林金融“非法吸存”不成立。

受害的投資人,卻要去為“善林金融”請命,這大概是最為諷刺的一個結果。

但,現實就是如此,一旦善林金融的“非吸”罪證坐實,投資人的錢可能就此打水漂。

這些不好的消息,再一次加重了P2P行業的信任危機。

一個頭部平臺的運營負責人透露,最近一個月的債權轉讓,增加了40%;而復投率,下降了30%。

這些都是資金開始撤離P2P行業的危險信號。

最近的P2P行業,實在是風聲鶴唳。

一個月前,監管又暫緩了P2P的備案,業內猜測不斷。

“監管之後,大家對P2P的信心是極為不穩的。”監管層的知情人士凌風也曾預判,“危機一定是從線下理財開始引爆。”

凌風分析,這是因為線下理財運營成本高,且違規操作點太多,這是P2P行業最脆弱的一環。

這些平臺出現問題,多是因為投資人發現提現困難後報警,從而引發警方的介入。

而監管對P2P行業,正在全面收緊。

“以前接到這樣的報警,很難立案。現在的邏輯是,一旦可以切入查處,就絕不留情。”凌風稱,這是因為監管今年的重任,就是去蕪存菁。

換言之,把行業中做得不好的,或者次級的平臺洗出去,只保留頭部少數做得不錯的平臺。

“其實,監管準備採取牌照準入制來監管行業。備案制會取消,直接改牌照制,最終能得到牌照的平臺可能超不過300個。”凌風透露。

凌風對行業的預測,更不樂觀。

他判斷,今年P2P行業會出現更大的“信譽危機”,現在只是剛剛開始。

“後期,會有一些頭部大平臺,在兌付危機後倒閉,那時行業將陷入震盪。”凌風預測,行業會再次陷入洗牌潮。

03 舉步維艱

P2P行業從暴利,正在演變得難以盈利。

一家P2P公司,曾經孵化了很多小項目。在去年年底的年會上,其他公司擺的都是慶功宴。

但作為母公司的P2P,卻連頭都抬不起來。

線下理財頻暴雷,P2P備案叫停,行業啟動“牌照制”

一年毫不盈利,且略有虧損。

這大概是最為諷刺的一個結局:子公司或者其他業務線都活得很好,而作為互聯網金融起點的P2P,如今卻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困境之中。

很多有其他業務線的公司,都在考慮是否放棄P2P板塊。

“這個業務正在變成雞肋。獲客難,資金成本貴,合規,更難。”一位上市公司旗下P2P業務的負責人稱,他們也準備放棄。

“監管還是希望P2P能迴歸本源。”接近監管的凌風說,“平臺要想活下去,就必須完全按P2P新規去整改。”

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要做到完全合規有多難、門檻有多高。

要麼清退離場,要麼極力合規,這兩條路,都太難走了……

線下理財頻暴雷,P2P備案叫停,行業啟動“牌照制”

一旦牌照制度推行,行業只會剩下寥寥無幾的公司。

幾乎所有的人,心中都有了一個答案,但大家都害怕說出來。

行業內90%的玩家,可能都要被洗走。

這可能意味著P2P的時代,基本結束……

(應受訪者的要求,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