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被稱呼為“小X”?|趣味社會學

你为什么被称呼为“小X”?|趣味社会学

引 言

我們不乏在日常生活中聽到這樣的稱呼。比如在最近的某次事件中,據我觀察,尤其是自媒體,稱呼某女星為“小X”。同樣,某男主持人也有時被稱呼為小C,且其在ZLB的婚禮上(我們看的視頻)也有這樣被叫。這就引起了筆者談論“小”的興趣。我查閱了文獻,似乎還沒有用社會學研究“小”的,對於小說的社會學研究,倒是還不少。

當然,本文並不想對這次事件做過多評議,無論是偷稅還是漏稅是否屬實,是否有“陰陽合同”和“大小合同”,這都是法律層面的事情,我們無權干涉,並且相信法律的查證,會給我們一個結果。在此,我們只想從2個層面來分析“小”的問題,一個是被叫“小”原因,另一個是社會學的理論嵌入後分析,從而讓我們從福柯所說的“邊緣”著手走向“中心”,看“小”的“大含義”。

被稱呼“小X”的原因分析

第一,是一種比較“老派”的叫法。經過我們的調查發現,有的人認為,“這是老一輩的叫法”,“中國人是不是沒有叫別人名字的習慣,一上來就這樣叫感覺別人和他很熟一樣”,“有的人會覺得叫名字比較生硬”,“真的,夠夠的,小張,小李,小王,··· 一聽就無法,老派叫法,朋友之間這樣稱呼的話。那就不是朋友了。只有同事才這樣”···云云,這就顯示出了“小”其實是比較out的一種用語。問題是,在過去,真的是喜歡叫“小X”嗎?我們可以從一些電視劇的鏡頭中予以證明,尤其是在行政系統中(基於職務和隸屬關係的稱呼),對剛來參加工作的小夥子(試想此處的小是什麼意思?年輕?),或者比較年輕的人叫“小X”,“小Z”,等等,這類的叫法,顯得似乎之前就很良好的關係,便於開展工作。

第二,為了拉近距離。有被調查者表達說:“比如單位領導經常叫的小張,小王,過來一下,工作了年長的一般都這麼叫吧,關鍵是不熟,關係好了才會名前面加小的,關係不好又想拉近距離才叫小張之類的……”也正如上文所述,正是一個“小XX”,而不是“大某某”,把人與人的關係變得親密化和“去距離感”。且,“小”在此時並不是康德所說的“目的”,而是為了便於交往(目的)(也包括此種叫法比較簡單易記,避免叫錯,而引起交往的麻煩,等等)。

第三,是一種禮貌性的稱呼。在學術界,這叫“稱謂禮儀”,它是“在對親屬、朋友、同志或其他有關人員稱呼時所使用的一種規範性禮貌語,準確的稱謂能恰當地體現出當事人之間的隸屬關係。”所以,“小”就是一種禮貌性的稱謂。比如說,你不能把一個50歲的人(比你年紀大)叫“小李子”,或者把你的上司叫“小王”(但可以叫老王)等。在稱謂禮儀的範式中,還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的稱謂,即姓名稱謂,親屬稱謂,性別稱謂,職務稱謂。以職務稱謂來說,李XX,如其是院長,我們通常不叫“李XX”,也不是“老李”,更不是“阿李”,而是直接叫李院長,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避免交互尷尬,再比如“諸葛丞相”也是如此。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了,“小”字背後的含義,至少有這3種,即:它是一種比較老派的稱呼方法;它是為了拉近距離的某種表達方式;它是一種稱謂禮儀範式內的稱呼。但是,我們還發現了第4種,那就是:把人叫“小X”是一種“輕視”。至少,從目前的自媒體話語表達模式中可以發現這一點。

第四,是一種輕視的話語模式。顯然,“小”的對立面就是“大”,以往,對於職業性的稱謂,我們把老師教“大先生”,這是尊崇,但“小”卻是一種輕視和汙衊人格的話語,如小丫頭騙子,小赤佬,小婊砸,小癟三,還有小人,等等。在某些事件中,我們看到有媒體稱呼為“小X”,這樣的做法,在我看來是迴避法律而採取的某種故意的道德化或道德泛化的結果,且我們自古就有這樣的文化慣習,尤其是我們總是希望把一個問題先道德化,再去想其他問題。所以,此刻的“小X”就是這層意義,是對他者的一種汙衊,低眼,嘲笑和“侮辱”。

所以,從社會層面的意義來說,“小”所蘊含的內在意義可謂繁多,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引起的“矛盾”或“尷尬”,進而需要道歉、賠償等。

但本文並想做法律案件分析,我們是需要深入討論的,主文化和亞文化層面,社會互動層面的“小”。換句話說,上文只是我們的一個鋪墊,接下來,我們將著重在社會互動層面來探討“小”的稱謂及其問題,並和上文形成整體呼應。

兩個社會學理論下的“小”及其問題

第一,基於“主文化”與“亞文化”的層面來看,在過去,“主文化”是“一種老派”的做法,彷彿不這樣去稱呼,不稱呼下屬或晚輩為“小X”,就覺得不合適,甚至不切時代的主題,不被叫“小X”的人都覺得渾身不舒服。為什麼?“主文化就是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導地位的文化”,大家都是這個文化圈內的活動主體,於是,被叫小X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基於社會學的視野來看,主文化並不是一種恆久不變的,而是會和其它亞文化交替的。打個比方,在過去,我們流行傳喇叭褲,是一種比較時髦,前沿的穿著方式和外在符號,但現在我們並不流行這個,而是其它,這就是說,其它的穿著已經代替了作為主文化的“喇叭褲”;再比如,在過去,我們總是穿“中山裝”,但是現在我們“休閒為主”,這道理是一樣的。所以,按照這個邏輯,“主文化”現在已經不再是普遍性的稱謂為“小X”,而是根據我們在上文提到的稱謂禮儀來進行。並且,這樣的禮儀規則,顯示出的不僅僅是一個恰當的、得體的稱謂,更是現代性的一種表徵。何況,此種禮儀也在“主文化-亞文化”的範式下發生著變化,比如,過去我們叫父母什麼?——高堂、椿萱、雙親。現在呢?媽媽,爸爸,···阿爸,阿媽。似乎現在叫自己的父母為高堂,或者母后,已經不再恰當,這種文化的變遷,導致了“小”也隨著“老派”的流轉而走向了現代化的禮儀範式內。

第二,基於社會互動的層面來看,“小”是可以拉近距離,因為“小王”和“老王”在這個背景下都是此種意義的體現,彷彿認識了很久,也是一種尊稱。有被調查者這樣談到:“叫名字也不好啊,老張,老李就好了,顯得親切一些,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樣哦。”所以,其並沒有什麼太不合理的地方。說到此處,不免讓人想起關於“小”的一個詞,他們同樣是關係和親密程度的體現,比如說“小心肝”、“小寶貝”、“小傻瓜”(褒義層面)、“小甜甜”,“小乖乖”、“小不點”等。似乎“小”體現出來的就是一種可愛的,得寵的,關係好意思。同樣,“小”也是一種禮貌性的稱謂,它是某種“隸屬關係”,boss可以叫staff——小某某的,父母也可以把自己的最小的兒子叫“小兒子”,這都是基於禮貌規則的稱呼,反之,就把一些很明確的隸屬關係模糊化了。比如,你兒子呢?哪個兒子?如果說“你小兒子呢”,對方那就明確了。所以,社會互動層面來看,這也是合理的。

但有人又為此困擾,他們認為在話語互動中,“小”讓人感覺不被尊重,顯得不舒服,並不覺得是親密的語言/話語符號。我們根據調查發現,有的人認為,這樣的稱呼顯得比較讓人不舒服,比如說“不喜歡,會感覺對方地位相對較高”,“不喜歡,其實也沒什麼有些人的名字都還有叫這樣的名字,不過聽起來就是不舒服”,“我特別討厭別人這麼稱呼我,直呼其名不就好了?”,“我特別不喜歡別人在叫我的時候,直接在姓氏前面加個“小”字聽了就像吃蒼蠅一樣隔應,感覺在名前面加‘小’還沒這麼煩,怎麼在姓前面加‘小’字我會這麼反感呢?”·云云。所以,基於現代意義的話語體系與交往規則,在人格平等的層面,不加“小”可能顯得更加尊重人。

所以,這就意味著,在社會互動中用“小”來稱謂別人,還需要看在什麼樣的語境之下。因為,按照一般的定義“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也稱社會相互作用或社會交往,它是個體對他人採取社會行動和對方作出反應性社會行動的過程”。基於此,在本文所列舉的案例當中,“小X”就是個體對他者採取的一種行動,對方或許也會因此而採取同樣的行動。“任何個體間的互動都是有意義的”,所以,無論是個體與個體,還是個體與媒體之間的互動,都是帶著一些意義的。問題是,這些意義,在我看來,更多的是一種基於內心的道德矮化的結果。換句話說,明明在某些特定的語境下“小”是不合適用的,但還是有些人用,這種“小”所折射出來的,並不是這些人不懂“現代性”,而是故意的用“小”來輕視對方,以宣洩自己的“不滿”,是一種法治之外的“道德指責”,更是一種故意地矮化他人/她人(就像把大人說成是小學生一般)。

總結與反思

所以,從兩個理論的層面再來理解“小”也就豐富多了。同時,在四個不同的層面來看“小”,發現了不同的原因所在。而且,這些原因是隨著時代、語境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只是,用起來要遵守“稱謂禮儀”。

事實上,從社會學的範疇來看,“小”並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折射出來的含義可謂繁多。或許,我們還可從其他的視野或理論來看“小”這個問題。比如說“小”的“角色理論”分析,這或許更為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