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軍在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2018屆畢業典禮發言:別忘了回家的路

文军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发言:别忘了回家的路

親愛的同學們、家長朋友們,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來賓:

下午好!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2018屆畢業生典禮,用富有紀念意義的簡樸儀式共同見證和分享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向圓滿完成學業的130名同學表示最熱烈的祝賀,恭喜52名本科生、68名碩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順利畢業,從此開啟人生新的征程!與此同時,我也要向你們的老師、父母和親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是他們的無私奉獻和默默付出,才成就了今天出色的你們,在此同樣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

幾度寒來暑往,幾經花開花落,不經意間畢業的腳步慢慢向你們走近。你們應該漸漸習慣了“魔都”的生活節奏和氣候,也應該慢慢愛上了這所充滿浪漫氣息和人文情懷的學校。不管是在課堂上聆聽老師講解晦澀難懂的社會學理論,還是在課堂外揮汗奔波于田野調查的路上;不管是收集和整理各類凌亂的訪談資料,還是挖掘和分析各種枯燥的調查數據;不管是參加“挑戰杯”還是“科研訓練營”;不管是加入“覽博裡”學術工作坊還是“大哥哥大姐姐”計劃,這些都是屬於你們在社會發展學院的獨家記憶。往昔歲月,仿若昨日,而今你們就要背起行囊,離開校園,去重新開拓一片新的天地。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作為一名常年工作在大學的教育者,我一直在思考:“讀大學對一個人究竟有何意義”?相信你們經過親身體驗後,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經濟學的相關研究表明投資大學學位的平均年回報率,扣除學費和收入損失後大約在9%-16%之間,也就是說,即使僅從經濟回報的角度來說,到大學讀書並獲得學位也是你們一生最為英明的投資和決策。但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走進大學實際上是在為你們未來的人生積累豐富的社會資本,培育良好的社會網絡關係,你們在華東師大學習的日子,所收穫的絕不僅僅是一種經濟回報,也不是單一的某種專業知識和技能,而是一種令你們終身受益的自我發展能力和社會適應力。這樣的能力會讓你們在今後的成長路上,內心世界充滿著自信、快樂和幸福!

大學畢業開啟了你們人生的一個新階段,將來無論你們遠行到何處,遊離有多久,母校永遠都是你們的心靈歸宿和精神家園。親愛的畢業班同學們,作為你們的院長以及老學長,當有一天,你們離家久了,遠行長了,心理累了,我特別想對你們說:“別忘了回家的路”。我們在母校、在社發院會永遠地等著你們:

別忘了回家的路,就是不要忘了最初的夢想,在未來勇敢追夢的路上堅守初衷、保持真我。蘇格拉底有云:“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我相信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希望你們能夠勇敢地追逐夢想,不要害怕路途遙遠,更不要懼怕困難險阻、擔心他人的質疑和嘲笑,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人生就會有無限的可能。然而,同學們,你們又生活在一個浮躁且充滿各種誘惑的社會里,但我仍然希望你們能夠衝破束縛,有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識。既有社會學敢於質疑、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又有社會工作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的博大情懷。將專業賦予你們的氣質與自身的理想相結合,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始終保持敏銳性,做最真實的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更有溫度的人。

別忘了回家的路,就是你們未來的人生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是得意還是失意,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為何前行。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是你們人生新的開始,你們的未來也充滿著各種無限可能。也許未來的道路一帆風順、一馬平川,但即使這樣,也希望你們不要被一時的成功衝昏了頭腦,驕傲自滿輕則阻礙進步,重則導致失敗。而當你們面對失敗的時候,也不要悲傷、不要氣餒,要學會總結經驗教訓,化悲憤為前行的動力,為下一次的成功積攢力量。總之,希望你們未來的人生無論怎樣,在奮進的路上都不要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路走的再遠、再曲折,都別忘了回家的路。

別忘了回家的路,就是不要忘了家庭般的“溫情”。家是心靈的港灣,也是你永久的棲息地,父母和家人永遠需要你們的問候與陪伴。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將長期遠離自己的父母和家人,為自己的事業去打拼。有調查數據顯示:一個人參加工作後,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過30天的人僅佔34%,陪伴時間不足30天的人有20%,陪伴時間7到9天的人佔到24%,陪伴時間不到7天的人達到22%。也就是說,有66%的人常年在外,不能陪在父母身邊。“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同學們,20多年前,父母是你們的大山,無條件地給你們支持和依靠;往後的歲月,你們就是他們的海岸,希望你們能夠給他們陪伴,給他們溫暖。不要因為離家太久、太遠就忘記了回家的路。“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當你們踏上人生新的征途,不管身在何方,家都是你們前行的方向,也是你最終迴歸的動力。

別忘了回家的路,也是期待你們不要忘記常回母校看看,母校永遠是你前行路上最堅強的後盾。畢業後,老師們再也不能直接通過課堂為你們傳授知識,但他們身上的某種品質或者精神會一直感召著你們。當你們勞累、迷惑和失意的時候,回母校看看:跟老師們聊聊天、在圖書館看看書、在櫻桃河畔走一走、在操場打打球……或許你們能夠找到重新上路的勇氣和當年那個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自己。你們不僅是父母的孩子,也是老師的孩子,師大永遠是你們的家,是你們永久的精神家園。

又是一年盛夏時,又是一年離別季。畢業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願每一位同學在未來人生的摸爬滾打中,始終富有激情、始終懷抱理想,始終堅定前行。無論你們是痛苦還是快樂,成功還是失敗,都別忘了回家的路。還記得你們剛入學時,學院為你們精心準備的鑰匙圈嗎?希望它能夠一直伴隨著你們,永遠擁有一把自由開啟心靈大門的鑰匙,打開你們回家的路,照亮你們的青春芳華。

再次祝福你們,我親愛的同學,相信你們未來的人生之路依然會閃爍著社會學的智慧光芒,它將會伴隨著你們受益終生!

——2018年6月19日於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2018屆畢業典禮講話

(文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