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給力!昭通組工幹部的“高考作文”祕笈簡直燃爆了!

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

寫作能力是機關幹部的一項基本能力,是一名幹部需要終生習得的能力。對組工幹部而言,長期的學、思、踐、悟、寫,文字綜合能力是第一核心競爭力,公文無疑是要經常備考的“高考作文”,似金庸的“人間、太陽、劍”,如古龍的“天涯、明月、刀”。

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
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

近日,昭通市委組織部機關黨支部把“主題黨日”與理論武裝、黨性錘鍊、能力提升有機結合起來,圍繞提升公文寫作能力開展了深入的學習研討,之前西西編髮了3名黨員的發言材料:

點擊右邊紅色字體再看:昭通組工幹部給你送“錦囊”

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
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

下面,西西再編髮4位組工幹部行走江湖、執筆天涯、信馬由韁的“武功秘笈”,看看他們如何作文與做人、如何成為“不一樣的煙火”~

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

組織三科副科長 龍霄

從“打水”看公文寫作

日常生活離不開水,機關工作離不開公文,如果說公文如水 ,那麼寫作的過程就像“打水”。

——圍繞需求“立、解、行”。喝的水還是用的水,泡茶的水還是澆花的水,需求不一樣,供給就不同,公文寫作也是如此,每一篇公文都是需求的產物,好的公文都是需求的“寵兒”。以需求為導向“立好意”。王夫之說,“文以意為先,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公文寫作是為了開展某個方面的工作,立意應該始終導向工作需求,就像象棋的棋子始終要圍繞著“帥”來走。向需求要答案“解好題”。實踐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公文寫作是為了指導實踐,工作需求應該在公文中得到充分體現,只有將需求瞭解清楚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把需求當要求“行好文”。領導安排寫材料通常不會憑空而來,大多是為了對應某方面的公務,在行文之先應該領會好意圖,搞準實際情況,把領導需求當作行文要求,才能完成好公文寫作任務。

——勤練思維“想、看、找”。空手打不了水,必須藉助器具,在公文寫作中思維方法就像打水的器具,不解決思維的問題,寫作就是一句空話。善用辯證思維想問題。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往往在破解問題中推進工作,又在工作過程中產生問題,當公文寫作缺乏思路時,不妨先用辯證思維想問題,通過正反對比、矛盾分析,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思路。常用全局思維看事物。整體大於局部,以全局思維看事物,才能看清事物,在黨建類公文寫作中,我們常常只看到“黨務”看不到“黨建”,經常將單位業務與黨建工作分割開來,沒有從黨建業務融合推進的角度全面看待工作,這就是黨建全局思維不夠。活用創新思維找出路。沒有創新世界不會發展,沒有創新公文寫作不會“出彩”,正如 OPPO Find X廣告詞所說,“打破理所當然,探索手機未來形態。”創新思維就是要打破理所當然,再一次大膽嘗試。

——憑著韌勁“提、改、推”。肩上的水再重,往返的路再遠,只要憑著韌勁就能走下去。如果把公文寫作當作一段艱難的路程,那麼韌勁就是最佳伴侶。

要有反覆提煉的韌勁。宋代青原惟信禪師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寫作如參禪,沒有韌勁就會半途而廢,反覆提煉就像看山看水,通過提煉觀點深化思維,才能跳出山水看山水。要有不斷修改的韌勁。毛澤東同志在《反對黨八股》中指出:“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複雜的,必須反覆研究,才能反映恰當;在這裡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碼知識。”不斷修改就是要反覆研究,只有具備不斷修改的韌勁才能避免粗心大意的作文,正如契訶夫所說,“寫得好的本領,就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領”。要有推倒重來的韌勁。列夫.托爾斯泰在寫作《戰爭與和平》時準備了15個不同的開篇場景,最終選擇了我們熟知的宴會廳舞會開場,一次次推倒重來只為展現出宏大的拿破崙戰爭主題。在公文寫作中,我們不可能花費這樣的時間精力,但為了展現正確的主題,也要有幾次推倒重來的韌勁,只有正確對待批評意見,不怕推倒重來,敢於做一個推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才會最終登上公文寫作的山頂。

公文如水,“欺山不欺水”,“打水”為用,寫公文更是為用,公文寫作不僅是一門學問、一種能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情懷。

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

社會組織黨建科副科長 苟萍

備糧草 寫公文

公文寫作是組工幹部必備的基本功。要想寫好組織部的文,必須在建“三庫”守“三要”上下足功夫。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首先,要有滴水穿石的韌勁,在日積月累中建好“三庫”,不斷築牢公文寫作基礎。一是建好結構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文寫作不像文學創作,可以採用不同的結構形式自由發揮。公文寫作原則性和政策性強,事關全局工作和具體工作,不能天馬行空、隨心所欲。因此,要建好結構庫,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平時要對不同類型、不同文種的寫作格式做到了然於心,才能在寫作時信手拈來。二是建好素材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是擬寫公文的基礎,是公文寫作中能保證快出活、出好活的法寶。建好素材庫,才能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學習工作中,要注重素材的收集整理,形成一套體系全面、乾貨海量的寫作素材庫。收集素材必須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根據工作內容分門別類進行收集,真正做到儲用結合、以儲助用。三是建好參考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公文寫作中,要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意識,多學習、多借鑑、多參考一些“精品”公文。要建好參考庫,學人所長、學人所優,兼收幷蓄、為我所用,注重對各類經典公文的學習研究,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建立起對事物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對工作的全面思考和具體思考,克服個人視野狹窄、認識差異、思維固化對工作實踐的認識偏差,才能更好地啟迪思維、啟發思考、激發靈感,寫出好公文。

“質量就是文章的生命。”一篇高質量的公文能達到以文輔政的目的和作用。要寫出高質量的公文,就必須用久久為功的恆心,在守好“三要”上下真功夫、下苦功夫,不斷提升公文寫作質量。一要把握大局進而謀篇佈局。動筆之前要立足於公文的主題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準確全面把握上級精神。著眼實際工作需要,再根據行文的背景、目的、作用、框架內容和基本要求等來謀篇佈局。二要順應邏輯進而遴選素材。要遵循好敘事、說理和結論的科學邏輯,做到提出問題有針對性,分析問題有說服力,解決問題有可行性。要選好、選活、選優素材,做到思想和內容統一、素材與觀點統一、局部與整體統一。三要以簡為貴進而精煉表述。“隨事立體,貴乎精要。”公文寫作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工作。寫作過程中要做到簡潔凝鍊、文約事豐、質樸平正,著力把政策寫準確、把情況講清楚、把道理說明白。好公文都是精心“推敲”出來的,公文初稿完成後,要逐字逐句認真研讀、細心修改、反覆打磨、精心潤色,使公文完善完美、出色出彩。

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

黨員教育中心(遠程辦)主任 王易寰

善用加減法 寫出好文稿

加減法是最基本、最基礎的數學運算方法,可謂簡單。對於公文寫作者來說,最簡單的方法最有效。要寫出好文稿,就要善於運用好加減法。

用加法搭好框架填充內容

——準備好素材。要著眼為誰寫、給誰看?站在什麼位置、處於什麼場合?準確把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吃透吃準上級的新精神新要求,熟悉瞭解本單位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在動筆之前廣泛收集、分類篩選,有針對性地選擇使用上級精神、本級情況、工作經驗、結構要求等方面的素材。

——搭建好框架。要根據文稿的主題定結構、搭框架,確保文稿的論點相互聯繫、前後貫穿、協調統一,結構合理、邏輯清晰、層次分明。說白了,就是要先在頭腦中理清文稿的寫作思路,搭建好文稿的框架結構,進而構思好整篇文稿的結構和標題,擬定好文稿寫作提綱,為寫出好文稿奠定基礎。

——填充好內容。要把收集、歸類、整理、積累的各類素材圍繞主題進行梳理後,根據文稿的主題需要歸併填充到每層的結構裡,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要有重點地讓素材與標題、結構有機組合,統籌把握好“框架、內容、語言”這三個關鍵要素,讓內容在好框架的支撐下、好語言的修飾下定位清晰、方向明確、有血有肉。

◆ 用減法精心修飾美化文稿

——精簡多餘之句。填充好內容之後,要認真審閱填充進去的素材是否與主題緊密相聯,是否與立意密切相關。要逐句推敲,把多餘的、不符合表達需要的句子堅決刪除、毫不吝惜,使文稿內容更加完善、邏輯更加縝密、條理更加清晰。

——刪去冗繁之語。要通過刪刪刪、減減減,讓文稿按照一個主題、一個基調行文,求同存異、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有效避免文稿內容自相矛盾、相互衝突。要注重凝練語言、刪繁就簡,用最少的話表達最準確的意思。要使用樸實無華的語言、直白流暢的行文,提煉好文稿的思想,準確表達文稿的主旨與意圖。

——修飾不準之詞。文章不厭百回改。要對文稿多次進行精雕細琢、打磨潤色,字斟句酌、反覆推敲,留心檢查語病錯字,把表達不準確、不到位的詞語修改完善,讓文稿用語簡潔準確、言簡意賅,能有效闡明觀點、說清問題,確保每一個段落、每一個句子都做到形式與內容完美統一,使整篇文稿準確、鮮明、生動。

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

組織二科副科長 何忠軍

起草講話稿要有“三氣”

文章無定式,內在有章法。起草領導公務活動講話,面對不同領導、不同場合、不同受文對象,起草文稿的要求也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最根本的是要“身在兵位、胸為帥謀”,具有大膽思謀的勇氣、充分把握的底氣和突出特色的靈氣。

第一,起草講話稿要有勇氣,源於細緻的研判。起草講話稿時要善於為領導多做拾遺補闕、錦上添花的事。有些時候,領導因為工作太忙來不及就起草某篇講話明確授意,我們就得根據會議主題和平常的觀察、積累,順藤摸瓜寫下去。在一次起草基層幹部培訓開班動員講話的過程中,領導在審閱初稿後,臨時對講話提綱提出要求,但擬出的提綱不完整,一時間大家都蒙了,怎樣才能把提綱補充完整?在認真的分析研判之後,大家決定按照之前提供的某一稿完善提綱,並且按這一提綱起草講話,最後領導採用了補充後的提綱。在這一過程中,大家自主研判、補充完善提綱並起草講話稿,勇氣源於對領導指示信息的細緻研判。

第二,起草講話稿要有底氣,源於深厚的積澱。腹有詩書氣自華。底氣從何而來?需要對大量的素材整理、分析和受眾的把握。比如,某領導在教育系統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視頻會上的發言,圍繞“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辦新時代人民滿意的教育”主題,從履好職、盡好責、守好業三個方面展開,顯而易見,前兩部分講如何抓好中小學校黨建工作,但第三部分話鋒一轉,提出各行各業都需要“工匠精神”,辦新時代人民滿意的教育更需要我們每一名老師、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守心守業,守望成長、成才、成功,塑造生命、人生、未來,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

第三,起草講話稿要有靈氣,源於深入的思考。一篇有特色的講話稿不僅是形式上有創新,而且字裡行間透射出一種“靈動”,需要的是夜以繼日的積累、千錘百煉的打磨和堅持不懈的思考,才有可能在瞬間迸發出“靈動”的火花。原子核物理學之父盧瑟福的助手和學生中,先後有12人獲得諾貝爾獎。一天深夜,盧瑟福走進實驗室,發現有一個學生仍然在工作臺上。“這麼晚了,你還在做什麼?”盧瑟福問道。“我在工作。”學生回答。“你白天做了什麼?”“我也工作。”“你早晨也工作嗎?”“是的,教授。”盧瑟福沉吟了一下,“可是,你用什麼時間思考呢?”盧瑟福的追問發人深省。同樣,起草講話文稿也要給自己的大腦和思想“留白”,留下時間和空間,為文稿寫作插上思考的翅膀,讓思想飛得更高更遠,超越工作本身。

西西在分兩期編髮各位同仁這七篇有感而發的用心之作時,想起了“七種武器”,瑕不掩瑜、提神聚氣。古龍的《七種武器》長生劍、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環、離別鉤、霸王槍、拳頭,分別寓意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從容、灑脫、隨緣、執著、專注、冷靜、團結。前三種武器教人如何做人,後四種武器教人如何處事。

作文比做人更重要!執著是處事的第一步,哪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去做一件平凡而普通卻有意義的事情,做到最後也是不平凡和崇高。

金庸在《鴛鴦刀》結尾時說,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是“仁者無敵!”

苦練才能修出真經,就公文寫作而言,唯一的捷徑或“秘笈”就一個字:“寫!”

審稿:楊文麗

舉報城市不文明行為,請掃碼關注微水富,點擊右下角“曝光臺”進行圖文上傳。

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
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太给力!昭通组工干部的“高考作文”秘笈简直燃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