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栽培技術

白芨是收斂止血類常用藥,別稱連及草、甘根、白給等,為蘭科白芨屬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我國廣泛分佈於長江流域各地,塊莖入藥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亦可盆栽或點綴花臺、花境、庭院等作為觀賞植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白芨的栽培技術吧!

白芨栽培技术

白芨的育苗方法

1、分株:白芨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葉萌發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後掘起老株,分割假鱗莖進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但繁殖週期長、效率低且耗種量大,很難滿足大量栽培的需要。

2、播種:白芨可採用播種繁殖,但白芨的種子非常細小且只有幾個細胞構成的發育不完全的胚,因此在自然狀況下很難萌發和生長,實生苗的栽培較為困難。

3、組培:白芨組織培養技術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種苗,通常是在培養基上進行無菌播種,待種子萌發後用組織培養方法進行無性系繁殖,從而實現白芨種苗的規模化生產。

白芨栽培技术

白芨的種植條件

1、土壤:白芨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宜選疏鬆肥厚的沙質壤土和腐殖質壤土。

2、溫度:白芨喜溫暖,稍耐寒,長江中下游地區能露地栽培。

3、光照:白芨耐陰性強,忌強光直射,夏季高溫乾旱時葉片容易枯黃。

4、水分:白芨喜陰溼的環境,怕澇,也不耐旱,需常澆水保溼。

白芨栽培技术

白芨的種植方法

1、土壤選擇:白芨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沙壤土和腐殖質壤土,喜溫暖、稍陰溼環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種時宜選陰坡生荒地。

2、整地作畦:白芨種植地翻耕20釐米以上,畝施農家肥1000千克,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混勻,栽植前整細、耙平,作寬130~150釐米的高畦。

3、中耕除草:白芨苗出齊後在5~6月份生長很旺盛,雜草也長的很快,因此要進行除草,除草結合摟松畦面,除草時要淺鋤免得傷根。

4、適時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通常每個月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或稀薄的人畜糞尿,7~8月停止生長進入休眠,但是要防止雜草叢生。

5、灌溉排水:白芨喜陰溼環境,因此要經常保持溼潤,乾旱時要澆水,7~9月份早晚各澆一次水,但白芨又怕澇,大雨時及時排水避免傷根。

6、病蟲防治:白芨黑斑病用70%甲基託布津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根結線蟲病用3%呋喃丹顆粒劑灌施,地老虎可人工捕殺和誘殺或拌毒土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