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轉業,都是這幾筆賬的原因

選擇轉業,都是這幾筆賬的原因

時逢轉業季,又到一大批黨國軍官選擇"向後轉"的時候,每到這個時節,爭搶轉業名額往往比當年爭搶上軍校名額還要火爆,甚至不少人為了離開裝瘋賣傻、丟盡節操。每每此時總會感嘆既然這麼想走,當初為何選擇這裡。不過當你聽他們算清了這幾筆賬,不知道心中作何感想。

一、經濟賬,收入待遇不如地方

網上說員工辭職無非兩個原因,一是錢沒到位,二是乾的不舒心。排在第一的就是錢沒到位,主義和奉獻先不談從最基礎的收入說起,畢竟軍人也是人,軍人也要養家餬口。有人可能會說現在部隊工作待遇可好了,怎麼收入待遇就不如地方。

我們拿例子說話,老A所在駐地六朝古都,江蘇省中心,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大概處於中上游。

拿營連職幹部工資和地方公務員相比,實際到手的每個月部隊是多了大約1K,但要知道地方公務員有兩個東西,一個叫"效能獎",憑藉這個年底的效能獎,公務員年收入輕輕鬆鬆超過軍人一大截,第二個叫做"住房公積金",這個說起來是全體軍人的痛,老A和同學(公務員)前年買的一樣的房子,一樣的還款,老A每月還5K,同學每月還1K,其餘部分公積金抵扣,WTF!

要知道所有地區公務員的公積金基本是地方最高標準,而軍人公積金,呵呵,你懂得,少得可憐,還不能用。加上這兩個東西就連我老家(安徽某縣城,經濟發展水平全國中下游)公務員和事業編年收入都和基層軍官持平。

至於福利待遇,軍人看病不要錢?半月板手術軍免的是用刀子把你膝蓋打開,然後做手術,至於無創手術,對不起不屬於軍免範圍,請自費;看牙,對不起屬於美容,請自費;開個好點的藥,對不起不屬於軍免範圍,請自費。

住房免費?30平方的屋子,只有活著沒有生活,對了,前提是你排的上隊,否則也不會有家屬來隊住集裝箱房的報道。節日福利,對不起沒有;年終獎,對不起沒有;購物卡,對不起沒有。記得老媽曾經問過我難道你們除了每個月的工資其他什麼都沒了,答案,是的,真沒有。

二、工作賬,長度強度遠超預期

工作強度還需要我說麼?前兩年地方政府陸續推出機關事業單位4.5天工作日,效果甚好,因此今年我們也跟風推出了軍隊系統6.5天工作日,WTF!

拿基層連隊主官來說,駐地幹部每兩週輪休1.5天,一個月有3天時間陪伴老婆孩子,也就是一個月工作27天。週一晚上別人和老婆看電影,你在開安全形勢分析會;週二晚上別人在給孩子輔導功課,你在給戰士上教育;週日晚上別人在家吃團圓飯,你在開連務會,至於什麼國慶七天長假、元旦三天小長假、春節回家過年基本就是呵呵噠。別人是朝九晚五,你是朝六因為要出操,晚十二點因為要查鋪,對了半夜還得起來查一次哦。

至於異地分居的軍人更不必說,除了休假時間其他全部是工作日。週六想休息?下週安全檢查,週末不休息。週日想休息?下週集團XX來單位視察,週末不休息。週六又想休息?XXX發生安全事故,週末整頓教育。週日又想休息?集團組織XX集訓,你去下吧……

作為一名分居幹部,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看看晚上十二點駐地的鬧市區是什麼樣子,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在工作結束的晚上叫上幾個兄弟在燒烤攤上喝個啤酒,擼個串,吹一吹牛逼的往事,而這些僅僅是正常人的平常生活罷了。

三、親情賬,虧欠家人尋求彌補

去年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在事業的高峰期選擇了退役,而很大的原因就是希望拿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記得在學校時有一個正團職教員,從新疆主力作戰團團長轉的崗,團長剛上任一年卻選擇了教員這個清水崗位。

之前一直很不理解,直到有一次聊天時他說:"再高的權勢、再多的收入也彌補不了對孩子成長陪伴的缺失"。至於那些孩子見到爸爸叫叔叔,見到穿軍裝的叔叔叫爸爸的事例,相信不必贅述,其中滋味難與人道。

除了妻兒,對父母的虧欠也是很多軍人選擇轉業的重要原因,新時代年輕軍官大多是計劃生育的一代,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而且是驕子。為國盡忠難以床頭盡孝,而現如今三十出頭已為國盡忠十餘載,自問無愧,父母年邁自當案前服侍,選擇轉業於情難拒。

每天回家聽孩子叫聲爸爸,吃口妻子做的熱飯,過年可以給年邁的父母磕個頭拜個年,這些尋常不過的事卻成了軍人的奢望,也成了很多人選擇離開的理由。

四、價值信仰,只剩面目全非的自己

一定會有人說讀完整篇文章看到的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不是工資就是待遇,要麼就是小家小我,好,那我們就來談談價值和信仰。

很多年輕軍官選擇轉業甚至復員,其最主要的原因往往就是價值得不到實現,入伍的初衷受到了踐踏。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就是分工的出現和不斷細化,而如今的我們卻依舊在強調"碩士、博士都是戰士",於是拔草博士、帶車碩士、掃地軍醫時有出現,培養的優秀人才卻荒廢在了這樣的崗位。

而等擺脫了這一關,接下來的職業生涯你的工作將是——研究信息化戰爭,探索聯合作戰指揮新模式,參與海外維和,出征世界偵察兵集訓……

NO,NO,NO,打開電腦點擊Word、PPT和Excel, 這將是你軍旅生涯中最重要的工作內容。隔壁單位電教室裡的高材生參謀,每天工作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給單位的電腦重裝系統和修監控;衛生隊軍醫大畢業的碩士軍醫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給戰士開轉診單,還有年輕才俊指導員最重要的職責是帶著大家抄筆記?

如果你想選擇考研深造,或者滿口未來戰爭,那麼"這個排長有點浮躁啊,書生氣太重,不懂基層,要多磨鍊磨鍊",同志安心做好PPT吧!

軍隊最大的任務是什麼?打仗。

那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基層:安全無事故,檢查沒通報。

機關:處理好發票,寫好彙報材料。

基層每天學的最多的不是戰爭案例,不是演習對抗數據,更不是軍事前沿信息,而是某安全檢查的通知,某事故的通報,某安全月安全年的方案,切記人人傳達,一個不漏。全程有部署、有計劃、有方案、有落實、有心得、有檢查,缺一不可,這可都是前輩們的經驗總結。也難怪俄軍調笑,解放軍部隊不需要打仗型人才,要的是管理型人才。

機關則每天在鍵盤前尋求制勝之道,"三個結合"、"五個抓住"到底誰更有戰鬥力?"三字經"和"五步法"到底哪一個才是首長最愛?"六個嚴禁"、"八個全面禁止"哪個更有震撼力?真是時光容易把人拋,一稿兩稿再來幾搞。

記得一個幹部選擇復員時說過,我從不怕犧牲和付出,只是害怕自己的付出一無是處。十八歲參軍誰人不想一腔熱血鑄忠誠,只可惜現實冷冰冰打碎人心。

當然上述的所有情況都是過去式的存在,十九大召開以後高瞻遠矚籌劃部隊建設,郭徐流毒清楚殆盡,官兵的成長空間極大提升,政治生態風清氣正,軍隊謀打仗為打仗的氛圍日益濃厚,現在的軍隊正是大有可為的軍隊,現在的軍人是一個前途大好的職業!請諸君一定(bu)立(yao)足(he)軍(wo)營(qiang)建(zhuan)功(ye)立(ming)業(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