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業一年談體會

去年三月份,我再一次向組織遞交了轉業申請書。經過幾年的波折,終於藉著裁軍30萬的大勢,脫下了軍裝,如今已經在地方單位工作了5個多月,算是完成了不同身份的過渡、轉換。

恰好最近有些部隊的兄弟向我瞭解一些關於轉業方面的事情,我也竭盡自己所能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建議,說說心裡話。然後歸整梳理了一下,寫成這篇文章,希望能對考慮轉業這件事情的兄弟們有些許幫助。

/ 01 /

我始終覺得,是否選擇轉業,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在人生道路的分岔口,用走與留來拷問自己的內心,思考自己人生的去向,更能明白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更能明辨自己的優缺點。不管走還是留,都更清楚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一旦想好了,定下決心,最好給自己找一個若干年後回頭看的時候也不會後悔的理由。

在部隊十幾年,我也看到了不少前輩轉業,也為其中一些人辦過轉業手續。關於轉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有人為了照顧家庭,有人感覺年齡偏大發展受限,有人想換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等等。這些都無可厚非,畢竟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就我自己來說,在一起分配下來的幹部中,我屬於比較早就想轉業的人。我2004年考入軍校,2008年參加工作,2012年結婚,2014年初就開始向組織打轉業報告。我轉業的理由也簡單,就是為了照顧家庭。因為我與家屬結婚前談了8年的異地戀,談得很辛苦,結婚後就想過點安穩日子,期間的酸甜苦辣、一地雞毛便不多說了,談過軍戀、結過軍婚的人都有體會。我身邊年齡相仿的兄弟,大多也是為了照顧家庭而選擇了轉業。

當然,也有些兄弟因為對部隊的感情比較深厚,希望在部隊建功立業;或者在部隊發展的前景比較好;亦或工作的單位在城區,每天下班就能回到家裡陪家人等等,選擇繼續在部隊幹,那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前不久的“兩會”上,大大也說了,要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隨著軍改逐步落地,軍人各方面待遇的提升是可以預見的。

“忠孝不能兩全。”轉業,很多時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但換個心態來看,也是個兩利的選擇,在部隊服役利國利民,在地方工作照顧家庭,各有各的好處。只要想好了,就儘早準備,做好軍旅生涯的職業規劃。

大部分時候,轉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申請了若干年才批准是常態。如果個人的轉業申請暫時沒能批准,也不要消極怠工,更不要違反紀律和規章制度。“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我覺得,不管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儘量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

/ 02 /

當然,很多的兄弟更關心地方單位的工作生活情況,我就本人的經歷和自己瞭解到的一些實際情況與大家分享,通過簡單的對比,供大家做個參考。

首先是經濟方面。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轉業後的收入和安置地的財政關係很大。我選擇轉業安置的地點是西部省份的小城市,把工資、績效獎金、公積金還有各種津貼補貼都算上的話,一年的可支配總收入與在部隊的時候相比有一定落差,但是也可以接受的。

如果轉到公檢法司口的,收入的差距就更小一些,但是工作任務也相對更重一些。而與我一起轉業的同級別的兄弟,安置到一線城市,收入的話就比在部隊時還要高出一些了,當然,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也會高很多。

所以,選擇轉業安置地時,也是見仁見智,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好規劃打算。此外,在地方工作,日常開支就比在部隊時要多了,衣食住行,樣樣都要花錢。除了發績效獎的時候,平時每月的可支配收入也比在部隊時少很多,平時花錢的時候就要多考慮一下了。

其次是家庭方面。整體的幸福感比在部隊時要高多了。去年5月份我“放長假”後,就把老人送回老家,我獨自帶兩歲多點的娃,當了半年多的“全職奶爸”。一來讓老人好好休養,二來彌補與孩子遺失的陪伴時光,三來親身體驗帶娃的種種酸甜苦辣,和家屬的共同話題多了,感情升溫了,家庭和睦了,廚藝也長進了,一舉多得。

通過這半年多帶娃的時光,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在部隊我們只是普通一兵,但是在家裡,我們就是頂樑柱。後來到單位上班了,下班後基本上都能回到家裡陪伴家人,週末和節假日也很少被佔用,可以安排各種家庭活動。

第三是工作方面。除了一些特殊部門,工作時間基本上就是每天8小時以內,節假日偶爾需要值班,下班後有時需要搞接待,但頻率也不高。與部隊的“5+2”“白+黑”不可同日而語。工作強度看部門、看崗位而定,一般來說權力大、管事多的部門工作強度就大,權力小、管事少的部門工作強度就小一些。

我安置的部門在市直單位裡是比較忙的單位,但也就是上班的8小時內很忙,基本上不需要加班。此外,需要提一下的是工作晉升空間,要比在部隊的時候小得多,在地方工作沒有到期限順調職務的說法,一個職位,在部隊也許是和前後3年的同事競爭,在地方也許是和前後10年的同事競爭,甚至還有外單位的人來競爭。簡單來說,位子多了,但競爭的人更多了。

最後是壓力方面。在地方工作的也不是毫無壓力的,而且權力越大的部門,壓力也就越大。即便是一般的機關事業單位,也不會整天無所事事,每個單位都有自己負責的一攤子事。

壓力主要來自幾個方面,一是地方上紀委監察的力度不斷加強,不打招呼的檢查、抽查、巡視已經成為常態,懶政、慢政、不作為甚至違反工作紀律等不良現象一經發現都會被通報、要求整改、給予處罰;二是所有重點工作都與績效考評掛鉤,與績效獎金掛鉤,如果你負責的某項重點工作沒有做好,就會影響整個單位全部人員的績效獎金;

三是服務對象變成了廣大人民群眾,而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服務態度差、服務質量不好,那可是會被舉報、被投訴的;四是業務工作方面,畢竟轉業後大部分同志都是換了一個行當,哪怕是在綜合崗位,也要對本部門負責的工作有一定的瞭解,所以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水平的壓力也是有的。

但不管怎樣,與部隊相比較,地方單位的管理更人性化,工作壓力相對還是小一些。

/ 03 /

最後,將轉業這一年自己的一些個人想法,與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點最深的體會就是,不論是在部隊還是在地方,做人與做事都是非常重要的。會做人,能夠正確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係,自身的工作就很容易打開局面。尤其在地方工作,什麼樣的人都可能遇到,情商的作用更為突出。會做事,做成事,做好事,不論是哪裡的領導,都喜歡這樣的人才,喜歡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人才。

第二點體會就是每一名軍轉幹部都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地方單位的工作環境是開放性的,比部隊要複雜得多,思想教育也沒有像部隊抓得那麼緊,每天都會接觸到很多新鮮的信息、事件、觀點。因此,千萬不能人云亦云,每天接收到的信息要過過腦子,去蕪存菁,形成自己的想法,否則有可能會迷失自我。

第三點是要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

前面也提到了,對絕大部分軍轉幹部來說,轉業就是轉行,而隔行如隔山。哪怕你在部隊時的業務再精、訓練水平再高,在地方工作也無用武之地。所以,轉業後要把自身的姿態放低,把自己當成這個行當的新兵,從零開始,多學多問。哪怕單位組織了崗位培訓,也是“師傅帶進門,修行靠個人”。我覺得,不論何時何地,只有保持學習的動力和能力,人才有進步的可能。

第四點就是要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尤其是運動方面的興趣愛好。在部隊管理訓練嚴格,個人時間很少,轉業到地方後個人時間寬裕了,運動量小了,有些兄弟的身材很快“橫向發展”了。個別嚴重的,還出現了脂肪肝、高血壓、痛風等等各種病症。生命不息,運動不止。許多戰友本打算轉業後好好享受生活的,但是沒有了健康,一切都是泡影。堅持運動的好處這裡就不贅述了,點到為止。

最後一點,我始終認為在部隊工作也好,轉業到地方工作也好,或者自主擇業也好,並沒有什麼高下優劣之分,關鍵在於,自己希望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