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殖池塘水質的調控方法

夏季養殖池塘水質的調控方法

夏季是水生動物的生長旺季,同時,隨著投入品的大量增加,且災害天氣時有發生,因此,夏季也是池塘水質變化最為頻繁的季節。管理好池塘的水質,對於促進生長、保增產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若疏於管理,則可能前功盡棄,故夏季池塘水質管理至關重要。

一、溶解氧

1.控制指標

池塘養殖水體溶氧一般應保持在5~8毫克/升,最低不應低於4毫克/升。

2.調控措施

①放養密度要合理,避免追求高密度而引起的長期缺氧;

②每年冬春季的時候及時清除池底淤泥;

③合理使用增氧機,在晴天的中午開動增氧機,將水體上層的過飽和氧輸送到水體下層;

④合理投飼,減少殘剩飼料;

⑤適時施肥,促進浮游植物的生長,增加溶氧水平;

⑥水體溶氧過飽和時,可採用潑灑粗鹽、換水等方式逸散過飽和的氧氣。

二、pH值

1.控制指標

魚類生長pH值為6.5~8.5。魚苗培育階段最pH值為7.5~8,成魚養殖階段最適pH 值為7.5~8.5。

2.調控措施

pH值過高時,可採用換水或每畝施用醋酸500 毫升等措施降低pH值;PH值過低時,可採用全池潑灑生石灰的措施提高水體pH值,每畝用量10~l5千克(一般調高一個pH值需生石灰 15千克左右),具體應遵循“少施微調”的原則。

三、亞硝酸鹽

1.控制指標

池塘水體中亞硝酸鹽含量一般應保持在0.1毫克/升以下。

2.調控措施

①增加水體溶氧量,使硝化作用完全徹底,減少形成亞硝酸鹽的機會;②制訂合理的放養密度和投飼計劃,提高消化水平,減少飼料殘渣的剩餘量和過多排洩的糞便;③適時換水;④施用亞硝酸鹽螫合降解物質,如含硫代硫酸鈉的水質改良劑,迅速穩定水體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但並不能消除亞硝酸鹽。可在施用亞硝酸鹽螯合降解物質3~5小時後,施用硝化細菌,但硝化細菌 的繁殖速度相對較慢。使用硝化細菌後,隔半天到一天的時間用沸石粉,效果會更好。

四、氨氮

1.控制指標

我國漁業水質標準規定分子氨濃度應小於0.2 毫克/升,這 是理想、安全的水質氨指標,但實際養殖池塘中氨含量會經常處於0.2毫克/升以上。

2.調控措施

①及時換水,每次換水在40-50 釐米;②適當開動增氧機以攪動水體;③施用沸石粉,吸附池底有害氣體及有害物質,用量 15-20千克/畝;④合理施肥,少量勤施。

五、硫化氫

1.控制指標

養殖水體中硫化氫含量應小於0.1毫克/升。

2.調控措施

①晴天中午開動增氧機,加速底質還原物的氧化,但如果水體已產生上下分層,卻發現有硫化氫中毒徵兆,切忌開動增氧 機,應及時採取其他措施快速降低水體中的硫化氫含量,如潑灑黃膠泥水+生石灰水(生石灰用量1O千克/畝左右);②定期潑灑生石灰等調節水體 pH 值,使 pH值不要太低;③適時換水;④在冬春季及時清除池底淤泥;⑤加氧化劑如氧化鐵劑、沸石粉、過氧化氫 (每畝 300-500 毫升)等,將硫化氫氧化為硫酸鹽;⑥徹底清塘,清除池塘底部雜物及多餘的淤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