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記憶裡,父親總是不苟言笑,比起母親的絮絮叨叨,他更像一個冷靜的旁觀者,默默守護在孩子身邊。

西班牙詩人塞萬提斯曾說過:父親的德行是兒子最好的遺產。

今天是父親節,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大佬們的故事,也當作分享給大家的父親節禮物。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馬雲表示過自己這十幾年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並不意外,“因為父親用幾十年的父愛一鏟一鏟為我開鑿出了最寶貴的成功真相——發掘出你的興趣,去做你感興趣的事,再把它變成你的特長,最後讓你的特長髮揮最大的潛能!”

而對於自己的兒子,馬雲除了延續父親的教育外,還更加升華了。

曾經的老師還是習慣用文字去向學生寫評語表達意見。在兒子18歲的時候,馬雲透露給兒子寫了一封信,信中送了他三句話:

第一, 永遠用自己的腦袋思考問題,獨立判斷;

第二, 永遠保持樂觀的心態,世界是有很多問題,但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比問題多,世界所有的問題,人類這麼多年都過來了,為什麼我們就過不去?

第三, 講真話,跟老爸講真話。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馬雲曾分享過兒子成長中的小故事:兒子當時正沉迷電腦遊戲。為此妻子還辭職在家照顧兒子,並對孩子的不恰當行為進行糾正,夫妻倆決定並不強制孩子遠離網絡,而準備反其道而行。 當時正值暑假,馬雲給兒子200塊錢,讓他去和同學玩電腦遊戲,玩上三天三夜再回來,但回來的時候必須回答一個問題 ——一個玩遊戲的好處。

過了三天,兒子回來了,先吃飽睡了一覺後才去回答問題:“又累又困又餓,身上哪兒都不舒服,錢花光了,但是沒想到什麼好處。”馬雲說:“那你還玩?還玩得捨不得回家?"兒子無話可說。之後在妻子的看管下,兒子慢慢淡出了網絡遊戲,之後更考上了世界排名領先的伯克利大學。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在youtube上看到馬雲和宋小寶的小品,本想當首富還真有空閒,點進去看才知道是“2016年馬雲鄉村教師獎年度頒獎典禮”。大多人眼中的馬雲是一名成功的商人,都忘了他曾經做過6年的英文老師,也讓他對教育格外有情結。就連個人微博名稱都是“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 可見他投身教育界的決心和恆心。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比爾·蓋茨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父親是當地的著名律師,祖父更是國家銀行行長。

比爾·蓋茨又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呢?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比爾·蓋茨置身現代科技行業,對於孩子接觸電腦,他表示自己不反對,但不能讓孩子成為互聯網沉迷者,因為電腦並不是子女的最佳夥伴。

而且他曾在訪問中透露女兒在10歲時,因為學校需要用到電腦而接觸了,後來迷戀上一款電腦遊戲。比爾·蓋茨和妻子都不願女兒長時間玩,他們規定女兒每天最多45分鐘的遊戲時間上限,假期就延遲到1小時。其它時間和精力必須花費在學習上。

“有能力的人,任何事都能給他靈感和啟發!”這句話正驗證了比爾·蓋茨的舉動:他將自己的家長心態變成同理心,形成家長管理制度,把其灌輸到Vista的操作系統裡。該功能不單對孩子網頁瀏覽作出控制,還可以監控孩子的網上聊天行為。比爾·蓋茨認為某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家長是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的監控。這一舉動得到不少迴響。

比爾·蓋茨還曾分享自己和孩子的之間的對話:“當我的孩子問我,是否我一輩子都要被約束的時候,我就會說,當你獨立之後,你將可以控制自己的時間,制定自己的計劃。”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一般人都很羨慕有錢人的子女,因為他們有資源去做任何事情,何況是世界首富的子女。

可是比爾·蓋茨曾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及自己不會留任何財產給子女,也沒有幫他們買任何鉅額信託基金。一直以來他和妻子都希望子女能像普通孩子那樣成長,有報道說三個孩子在家是需要做家務,零花錢也是有限的。比爾·蓋茨表示對孩子來說,擁有巨大財富並不是件好事,反而會扭曲他們原本的想法,及變相阻礙了他們走自己的路。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比爾·蓋茨給年輕人的十句話

1. 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你先不要想去改變它,只能先適應它。

(因為你管不了它)

2. 世界不會在意你的自尊,人們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沒有成就以前,切勿過分強調自尊。

(因為你越強調自尊,越對你不利)

3. 你只是中學畢業,通常不會成為CEO,直到你把CEO職位拿到手為止。

(直到此時,人們才不會介意你只是中學畢業)

4. 當你陷入人為困境時,不要抱怨,你只能默默地吸取教訓。

(你要悄悄地振作起來,重新奮起)

5. 你要懂得:在沒有你之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樣“乏味”。你應該想到,這是他們為了撫養你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你永遠要感恩和孝敬他們,才是真道理)

6. 在學校裡,你考第幾已不是那麼重要,但進入社會卻不然。不管你去哪裡,都要分等排名。

(社會丶公司要排名次,是常見的事,要鼓起勇氣競爭才對)

7. 學校裡有節日假期,到公司打工則不然,你幾乎不能休息,很少能輕鬆地享受假日。

(否則你職業生涯中一起跑就落後了,甚至會讓你永遠落後)

8. 在學校,老師會幫助你學習,到公司卻不會。如果你認為學校的老師要求你很嚴格,那是你還沒有進入公司打工。因為,如果公司對你不嚴厲,你就要失業了。

(你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公司比學校更要嚴格要求自己)

9. 人們都喜歡看電視劇,但你不要看,那並不是你的生活。只要在公司工作,你是無暇看電視劇的。

(奉勸你不要看,否則你走上看電視連續劇之路,而且看得津津有味,那你將失去成功的資格)

10. 永遠不要在背後批評別人,尤其不能批評你的老闆無知丶刻薄和無能。

(因為這樣的心態,會使你走上坎坷艱難的成長之路)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中國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尤其是爸爸!

中國的父母普遍堅持隨意而輕鬆的心態:只要有結婚證,就可以生孩子;只要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部分父母甚至認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許多中國父母往往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成為“問題學生”,才開始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到驚恐。

把孩子當人,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才有好未來。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給父親的建議

1、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

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一定要記住: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秀。

2、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範本”。身教重於言教。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

把孩子當人,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密碼,但要注意惜“言”如金。成熟的父母,應該學習兒童教育學、心理學,瞭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和規律,經常與孩子溝通,明白孩子在想什麼,在做什麼。

4、一定要管孩子,關鍵是怎麼管。

“一隻手”、“一隻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換一種思路教育孩子,努力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個懂愛會愛的家長。

不少父母愛得糊塗,愛得錯位,有時又愛得過分。愛是一門藝術,愛需要表達也需要行動,愛要適度,不要讓你的愛氾濫成災。

6、不能當眾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應該把孩子帶回家,當眾責罵、毆打,往往後果非常嚴重。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嚴,要保護孩子的心靈,做不到這一點,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給長輩或保姆。

對孩子來說,他極度地渴望愛,又極度地渴求安全感。在愛與安全感兩個要素之間,任何一個要素的缺失,都將對孩子的成長構成不可修復的傷害。

8、在孩子面前多誇老師。

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絮絮叨叨訴說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甚至與老師爭吵,只會增加孩子對老師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虧的是家長。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別錯過孩子發展的關鍵期

發展的關鍵期:是指人類的某種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在某個時期發展最快,最容易受影響。

你瞭解多少孩子發展的關鍵期,比如:

★學習咀嚼關鍵期(6個月)。

★秩序規範關鍵期(2.5~6歲)。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形成的性格、行為、習慣往往到長大也不會改變。“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語言發展關鍵期(3~6歲)。

★想像力發展關鍵期(2~8歲)。

★文化敏感期(6~10歲):這個時期的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愛動腦筋,問題特別多。應該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

★黃金閱讀期(8~4歲):如果錯過了這一時期的科學閱讀指導和大量閱讀,將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

★獨立關鍵期(12~15歲):這一段抓不好,孩子將永遠長不大。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真正的教育是一場修行,是孩子的純真、無私、靈動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歷程。

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通過孩子這把鏡子,不斷髮現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並用新我來為孩子做示範和表率。

我們是在教育的過程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父親節丨看看世界首富都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家長們看了終身受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