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季的兒子”到“最有趣胖子”,他的世界不只是“犬儒”

當年《奇葩說》憑藉著其接地氣的話題,清晰的邏輯,犀利的語言,年輕化的內核以及黃暴汙的大尺度。

如清流一般在當時一些矯揉造作的綜藝節目中脫穎而出。

從“馬季的兒子”到“最有趣胖子”,他的世界不只是“犬儒”

而由《奇葩說》衍生出來的節目《奇葩大會》的第二季也在前不久播出,旨在尋找特別人類,分享他們不一樣的生命體驗和人生觀點。

不論是《奇葩說》還是《奇葩大會》都由馬東、高曉松、蔡康永擔任常駐導師,後來陸續還有金星、何炅、趙又廷加盟。

而在這些人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時時掌控全場,還不忘見縫插針打廣告的馬東了。

從“馬季的兒子”到“最有趣胖子”,他的世界不只是“犬儒”

說起馬東,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都是相聲大師馬季之子。

從“馬季的兒子”到“最有趣胖子”,他的世界不只是“犬儒”

很長一段時間,不論是新聞報道還是大家茶餘飯後的閒談,都會以“馬季的兒子”來稱呼馬東。

作為星二代,馬東也的確經歷了一個從最開始的“想撕掉標籤”到“試著接受與標籤共處”再到現在“完全擺脫標籤”的過程。

從小不被允許學習相聲的他,為了擺脫父親的影響,18歲就選擇去澳大利亞留學,徹底遠離文藝圈以及父親光芒下的“陰影”。

他坦言因為80年代的中國並不像如今這樣富足,留學生在海外過得都很辛苦。

從“馬季的兒子”到“最有趣胖子”,他的世界不只是“犬儒”

於是在當了10年的IT男後,27歲的馬東突然決定回國,毅然投身於電視行業。

這樣巨大的人生軌跡的變動,讓當時的馬季傷心又不滿。

他覺得兒子的舉動衝動又不成熟,擔心他年近30歲的這次“轉型”已經為時過晚。

但好在馬東沒有把這一切搞砸,他先是進了湖南衛視,後來又去了央視主持節目,嚴肅正經中透著一絲讓人意想不到又回味無窮的幽默。

從“馬季的兒子”到“最有趣胖子”,他的世界不只是“犬儒”

後來馬東還參與了2009年和2011年央視春晚的導演工作。

2009年的春晚小瀋陽和劉謙一炮而紅,恢復了春晚的“造星”功能。

2011年,馬東則首次擔任起春晚的總導演。

可卻被清華美院的肖鷹教授不客氣的評價為“媚俗”。

和《奇葩大會》裡那個身段柔軟、會打圓場、抱金主爸爸大腿的“MM馬”不同,馬東也曾為那些被認為“俗”、“沒營養”、“不高雅”的大眾娛樂而認真地刻薄過。

從“馬季的兒子”到“最有趣胖子”,他的世界不只是“犬儒”

後來渴望新鮮和改變的他離開了傳統媒體,在2013年宣佈加盟愛奇藝,出任首席內容官。

這些熱門劇集、節目的獨播也使愛奇藝的內容佈局與馬東本人的職業生涯同時抵達巔峰。

從“馬季的兒子”到“最有趣胖子”,他的世界不只是“犬儒”

然而這次成功卻並沒有阻擋他繼續向前的腳步。

正如他說的:

“我的人生好多次歸零……我喜歡這種感覺,我覺得這麼活著才有意義。”

從“馬季的兒子”到“最有趣胖子”,他的世界不只是“犬儒”

2015年,馬東離開愛奇藝,以創始人的身份帶領《奇葩說》團隊,創辦了一家以內容為主導的互聯網公司“米未傳媒”。

從“馬季的兒子”到“最有趣胖子”,他的世界不只是“犬儒”

從央視到愛奇藝再到米未、米果,馬東的每一步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內心推演的,而不是節目上跟人笑談的想跳就跳的任性。

郭德綱評價馬東時說,“他是我們中的資本家,也算是我們中活得明白的”。

從“馬季的兒子”到“最有趣胖子”,他的世界不只是“犬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