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深貧縣啃“硬骨頭” 工作隊咋下“繡花”功夫

嘉賓

曾浪舟 鹽源縣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隊長、達州市通川區副區長

楊文波 金陽縣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隊長、沐川縣委常委、縣總工會主席

張 勳 普格縣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隊長、巴中市巴州區副區長

省綜合幫扶涼山州打贏脫貧攻堅戰動員大會上,11名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隊隊長從省委書記彭清華手中鄭重地接過出徵“戰旗”。

接下來的兩年多里,這11位來自已摘帽國貧縣的脫貧“干將”,將在大涼山的山山水水間紮下根來,帶領5700多名幫扶人員,與涼山老鄉共謀脫貧奔康路。

問:如何看待綜合幫扶工作隊隊長這個新角色?

曾浪舟:倍感光榮的同時,更多的是壓力。我在通川區主要分管脫貧攻堅工作,算扶貧“老兵”。來到涼山後,我發現,鹽源縣貧困的深度和廣度要比想象中的更大,這是挑戰之一。其次,這次跟我一起來鹽源掛職的幹部有300多個,他們分屬不同的地區、部門,如何團結、帶好這支隊伍,也是巨大的挑戰。

張勳:新角色,背後是更大的責任。跟巴州區比,普格的致貧原因要複雜得多。更考驗人的是,這裡看不見的貧困大於看得見的貧困。如何攻克,對我來說都是新課題。

問:到深貧縣啃“硬骨頭”,打算從哪裡切入?

曾浪舟:毫無疑問,產業和就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沒有產業發展、沒有就業,就談不上持續穩定脫貧。我初步掌握的情況是,鹽源的蘋果、花椒、板栗等特色農林產品,品質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毫不遜色。我的想法是,優先選取幾個覆蓋面比較廣、有代表性的農林產品進行集中培育、打造,做大做強,把品牌擦亮、打響,不僅要賣得出,還要賣起價。通過產業發展,不僅要讓貧困戶脫貧,還要有效防止“斷了幫扶就返貧”。

楊文波:還是要把握住增收這個核心點。我發現金陽縣跟我原先工作的沐川有類似之處,如農業林業資源都比較豐富、種植業都有一定的基礎和規模。特別是金陽的花椒、核桃、魔芋品質都很好。近期,我準備從兩方面破局:一是把沐川農林產業培育與加工的好模式好經驗引進來,改變當地單純“賣果子”的現狀,提升產品附加值;二是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建立產業發展與農戶增收關聯機制,確保村民腰包越來越鼓。

問:此次幫扶強調“綜合”,該如何綜合幫助幫扶掛職地區?

張勳:首先,本次幫扶是縣鄉村三級覆蓋,可以說實現了幫扶無死角。其次,在普格這樣的民族地區,幫扶工作要學會做“加法”,確保全方位。舉個例子,過去我的主要工作,是幫助老百姓增收。但是在普格,相當多的精力和力量要用在禁毒防艾、控輟保學、計劃生育、移風易俗等方面。這些看似跟“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攻堅硬性指標沒什麼關係,但在涼山,它們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

網友留言

宋強:作為一個馬上要奔赴涼山的幹部,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能夠做好,肯定做好!

雙呆:加油,相信你們會以這項光榮而艱鉅的事業感到自豪!以後每當回首往事,你們可以這樣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

網友自遊自在:其實,還可以發動全社會,集思廣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建議出建議,變黨委政府的事為全社會的事,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這項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