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瀋陽的小夥伴

看過清宮劇的你是否曾好奇

劇中的帝王龍錦、

皇后貴妃華服、宮廷文武官袍

為何都如此華麗?

其實,這其中的奧秘

和咱瀋陽人息息相關!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它們的華美都緣於

咱瀋陽獨有的一種刺繡技藝

——“盛京滿繡”

滿繡是滿族刺繡的簡稱。1000多年前,女真族人根據勞動和生活的需要,在縫製衣服和釘線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手工藝術,經過眾多女子的傳承和創造,逐漸發展成了以針代筆,用線在織物上縫製圖案,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工藝形式。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建國,滿繡成為皇家文化、地位等級的標誌。

“盛京滿繡”是滿族女子傳承的傳統手工藝,是瀋陽地區獨有的刺繡技藝符號,並在不斷進行傳承、創新、研發和拓展。如今的“盛京滿繡”在繼承傳統滿繡打籽繡、盤金繡等基礎上,融入了施針繡、絲帶繡等技法,使盛京滿繡技藝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昇華,到目前已有7大類150餘個品種10萬餘幅藝術繡品,產品涉及

掛畫、旗袍、扇面、披肩、車掛、手包等現代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融合國際刺繡技法,創作出符合國際人士審美的刺繡作品。

5月28日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

瀋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

中國·瀋陽“盛京滿繡”藝術產業化論壇

在瀋陽故宮舉辦

地鐵第一時間對此進行了報道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瀋陽市文聯表示他們會在即將開展的“盛京格格”旗袍大賽、“盛京滿繡”歐洲巡展、《又見盛京》大型綜藝等活動中展示“盛京滿繡”之美。

論壇期間

一場“盛京滿繡”旗袍秀

在故宮拉開帷幕

讓“盛京滿繡”驚豔四方!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盛京滿繡也在不斷探索創新之路

第四代傳承人楊曉桐

創辦“盛京滿繡”坊

讓“盛京滿繡”可以戴在頭上,披在肩上,

提在手上,著在身上,穿在腳上,

擺在案上,掛在牆上,

隨車可行走,休息可相伴

成為坊間生活裡流淌著的鮮活藝術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她,將盛京滿繡推向全國;

她,被中國旗袍協會從其工作室一次就訂製滿繡旗袍5860套;

她,用10年時間構思、500多天完成《九鳳鼎》,起拍價定在1000萬元人民幣。

楊曉桐四歲學習滿繡,1969年出生她的滿文名字叫巴彥殊蘭。她的曾外祖母烏爾古察氏生於1892年,滿族正黃旗,從小恪守滿族大家閨秀的教育,精通刺繡。祖母哈爾哈覺羅氏,滿族正白旗,受到母親的嫡傳,精通滿族盤金繡,1921年作為皇后婉容孃家王爺府的繡娘,為婉容繡過嫁衣。母親舒穆祿氏,滿族正黃旗,創造了堆綾、打子、鋪絨等技藝,還接受了西洋文化的影像,融入了手工編織技術。

楊曉桐1992年至今已有上千幅作品,還曾經給楊瀾、章子怡等名人繡制過服裝,並培訓滿繡學員400多人,其中不少人曾在央視為晚會專門繡制演出服裝。

外交部還曾找楊曉桐根據英國女王的照片定製一幅女王繡品畫像,送給伊麗莎白二世。

震撼!瀋陽故宮的這場大秀,讓瀋陽獨有的刺繡技藝驚豔四方!

“我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而且需要有人做這件事。”楊曉桐說。“如果滿繡在遼寧徹底遺失,對於地方民族文化來說損失太大。”

“遼寧省範圍內的滿繡技藝岌岌可危,很可能不久的將來,滿繡這門技藝就永遠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楊曉桐不無擔憂。

“我希望喜歡滿繡的人

對盛京滿繡有更深刻的認知,

讓這項藝術瑰寶得到傳承。”

十指春風,妙手偶得

絲絲縷縷的織繡

輕盈編制出中華文明的綺麗

也織繪出屬於瀋陽的驕傲!

你對“盛京滿繡”

有著怎樣的情結與感受呢

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