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法第320期:勞動者培訓費用,是用人單位支付?還是勞

崗前培訓,是很多企業為了提高員工的自身素質和工作技能的一種行為。但是在培訓期間的費用該由誰來出呢?


1

考試合格被錄用者培訓費由公司出

根據《就業促進法》第四十八條、四十九條的規定,國家採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預備制度,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有就業要求的初高中畢業生實行一定期限的職業教育和培訓,使其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或者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開展就業培訓,幫助失業人員提高職業技能,增強其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失業人員參加就業培訓的,按照有關規定享受政府培訓補貼。

簽訂勞動合同後,因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已經建立了勞動關係,對勞動者的培訓費用一般應當由用人單位承擔。

對於簽訂勞動合同前的培訓費用,一般應由當地政府承擔,用人單位可以不承擔。考試合格的,公司招錄後,培訓費用由公司報銷;考試不合格者不予錄用,培訓費用公司不負擔,不違背法律規定。

2

公司因轉型進行的員工培訓,培訓費由公司出

用人單位組織員工培訓,費用應由單位出。根據《勞動法》第三條、第六十八條的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公司應將職工培訓列入本單位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保證培訓費和其他培訓條件。

3

試用期培訓解除勞動合同後不承擔培訓費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解除勞動合同涉及的培訓費用問題的解答:用人單位出資對職工進行各類技術培訓,職工提出與單位解除勞動關係的,如果在試用期內,則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制度該項培訓費用。

如果試用期滿,在合同期內,則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支付該項培訓費用。

具體的支付方法是:

1、約定服務期的,按服務期等分出資金額,以職工已履行的服務期限遞減支付;

2、沒約定服務期的,按勞動合同期等分出資金額,以職工已履行的合同期限遞減支付;

3、沒有約定合同期的,按五年服務期等分出資金額,以職工已履行的服務期限遞減支付;

4、雙方對遞減計算方式已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4

出外培訓學成跳槽不宜扣押資格證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培訓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