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董卿採訪她,顛覆我對後媽的定義

點擊右上方關注晨露,朝朝有甘露。

一直以來後媽給我們的印象都是毒如蛇蠍,對待丈夫與前妻的孩子,那是毫不留情的打罵;

晨露一直以來也是這樣認為的,因為周邊有一位朋友的後媽對她真的有點糟糕,小時候有好吃的都是給同父異母的弟弟先吃,吃剩下的才是她的,長大了她出來工作獨立了,就等於是家裡的取款機,後媽時不時的問她要錢,就連出嫁都那麼過份,彩禮拼命的要,嫁妝一分沒有,出嫁那天他們家連個送的人都沒有,想想也是淒涼。

而這一期董卿採訪的她,晨露深深的感動了,40歲的女人有這麼一道坎,家庭事業兩難兼顧,而今天的主人公陳數,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活出了優雅,更是活出了一份豁達。

採訪中陳數對人生領悟頗深(詳情請觀看我的另一篇她用口紅概括人生),

董卿問:"今天的你還準備要自己的孩子嗎?"

她沒有猶豫,很乾脆的說:"不了,就我們家大象就夠了,這是多麼無私的一份愛"

《朗讀者》董卿採訪她,顛覆我對後媽的定義

或許她沒有那麼偉大,也或許她不要自己的孩子並不完全是因為老公與前妻的孩子大象,但是能把後媽做的比親媽還好的人,又有幾個呢?

採訪結束陳數選擇朗讀的《一個人要像一個隊伍》這篇文章,更是看出對大象的期望很高,打心眼裡希望孩子能夠茁壯成長,看到她說"我把它獻給我們家的兒子"時,臉上洋溢的笑容是那麼的美,那麼的感人,難掩的喜悅,對大象那種不是親媽勝似親媽的期許讓人動容。

《朗讀者》董卿採訪她,顛覆我對後媽的定義

是呀,哪個媽媽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長成參天大樹,哪個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勇往無敵,《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這期許很真,很高,只是為了大象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出自己的路來。

《朗讀者》董卿採訪她,顛覆我對後媽的定義

勸誡大象也告訴我們,不要在浪費時間了,不要再把時間像買彩票一樣兩塊兩塊的花掉,我們可以用它做出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

看了本期董卿採訪的陳數,晨露內心深深的被感動了,後媽還有這樣,這樣無私的,其實後媽不一定都是壞的,灰姑娘與白天鵝的故事都是編的,只有這些才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