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書法藝術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倪元璐為明代大書法家,其書畫作品散見於國內外各大博物館、藝術館。倪元璐,晚明著名的書法家。在明季書壇董派書風盛行的時期,倪元璐作為二王以外另闢蹊徑的書法家,其書法藝術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倪元璐出生於東南富庶之地的浙江山陰。字玉汝,號鴻寶,又號園客。其父倪涷原籍浙江上虞縣,為官後徙居山陰。倪涷是萬曆二年(一五七四)進士,曾任江西撫州、江蘇淮安、湖北荊州和海南瓊州知府。倪元璐為長子,出生之時,父親已四十三歲,稱元璐為"鴻寶",可見鍾愛倚望之情。

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傳統中國自獨尊儒術以來成為一個信奉“道德價值一元論”的國家,當一個社會出現危機的時候,儒子們往往會歸咎於道德的淪喪。倪元璐也不例外。在明王朝的風雨飄搖中曾官至戶部尚書的他,應該更能夠體會山雨欲來的危機感,而他對當時社會道德淪落的現狀雖然深惡痛絕,而又無能為力,焦慮感自然經常佔據他的內心。

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倪元璐以道德自律,不同流合汙,是一種典型的狷介姿態,所謂狷介就是有所不為,也就是在不得中行時,在“世路即不以廉恥待人”時,潔身自好的一種自我表白。他身居高位,身不由己,又無能為力,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同時,可以想見,他所能感受到的令其窒息的巨大壓力,外界已然齷齪不堪,時局已然風雨飄搖,那麼只能依靠自己內心的道德力量去反抗外界的骯髒和無奈,而在這種反抗中,個人必然要經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的折磨,緊張、促迫、恐懼等焦慮感隨之而來。

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倪元璐以道德自律,不同流合汙,是一種典型的狷介姿態,所謂狷介就是有所不為,也就是在不得中行時,在“世路即不以廉恥待人”時,潔身自好的一種自我表白。他身居高位,身不由己,又無能為力,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同時,可以想見,他所能感受到的令其窒息的巨大壓力,外界已然齷齪不堪,時局已然風雨飄搖,那麼只能依靠自己內心的道德力量去反抗外界的骯髒和無奈,而在這種反抗中,個人必然要經受巨大的心理壓力的折磨,緊張、促迫、恐懼等焦慮感隨之而來。

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觀賞倪元璐的書法,在骨力洞達的筆力、翩然飄舉的神采、飛流直下的氣勢中,我們也隱隱地感覺到一股逼人的寒氣充斥於字裡行間。可以說他的作品都是冷色調的,溫暖、熱烈與他無緣。悽清、冷豔、荒寒是他的書法給人的主要感受。

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另外,倪元璐的作品中有一種渾深之氣,濃墨枯筆交叉纏繞,其不分明處有陰霾鎖江、昏暗迷茫的感覺。瘦長而奇變的字形盡顯孤高曠世之意,如荒原野鶴,唳聲悽然。

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從他書法的昏暗晦冥的氣氛上,我們看到他的焦慮感其實一直都存在,包括居家閒住的時期,他並不能真正地做到心情的平靜與舒暢。壓抑一直伴隨著他,對時局的思慮讓他不能釋懷。而且,他的性格以剛硬、直率為主,缺乏必要的彈性,一旦有重壓襲來,他的心理便斷然崩潰。

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倪元璐書法刻厲執著,骨鯁幽峭,悲涼冷豔,單純而執拗,這也是他的內心圖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在悲觀與絕望中去作不可能的“無謂”之爭和企圖以道德操守來救世的文人的精神狀態。

以道德自律,內心極度焦慮的明代書法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