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南:“紅黃藍”三級預警機制築牢監督“第一道防線”

近日,肅南縣大河鄉政府一名幹部未履行請銷假手續不在崗,經鄉紀委研究討論後,向該同志下發了一份藍色預警告知書,督促其認真進行整改。

主體責任落實、黨員幹部日常監督等方面存在哪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這些信息如今已成為肅南縣紀委監委動態跟蹤的重要目標。今年年初,縣紀委監委通過實踐探索,在全縣推行“紅黃藍”三級預警機制,進一步前移監督關口,對黨員幹部、公職人員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有效增強了組織監督的預見性、針對性和主動性。

據瞭解,該縣出臺的“紅黃藍”三級預警機制整合了財政、審計、經管等職能部門以及村務監督委員會和社會群眾的監督職能,把黨內監督同專門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有機結合,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的監督整體合力,以有效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失範。同時,堅持教育和監督並重,努力做到幹部的權力行使到哪裡,黨內活動延伸到哪裡,黨組織的監督就實行到哪裡,使權力運行始終處於有效的監督之中,切實推動各項工作任務有效落實,形成紀檢監察工作和職能部門工作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紅黃藍’三級預警機制對制度不落實,程序不到位,可能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單位和個人作出風險評估,並通過預警實施和結果運用,努力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切實提高預防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增強預防的實效性和系統性,有利於從源頭上減少和遏制腐敗現象。”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該縣通過“周檢查、月通報、季回查、年評比”及重點工作督查,及時發現問題線索,做到關口前置、防微杜漸。按照情節由輕到重,採取藍、黃、紅三色預警,並明確相應的處置措施。三色預警梯次遞進、層層設防,其預警結果作為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的重要依據,增強預警的實效性。同時,及時下達《預警告知書》《預警建議書》兩書告知,幫助認清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督促整改落實,做到良醫治未病,防患於未然。(供稿:郝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