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膠東半島一個藍姓人建立的村莊,在煙臺萊陽境內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是一個藍姓人建立的村莊,這個村莊名叫“蘭家村”,位於煙臺萊陽市萬第鎮境內。

根據萊陽地名資料記載,明初藍姓建村,取名藍家,後演變為蘭家村。

現在的蘭家村內,藍、徐是兩大姓氏,基本上是各佔一半。

雖然地名資料沒有詳細記載村名演變的原因,但村裡流傳一種說法是,藍姓人在此建村之後,中間一度遷走,後來有遷回此村。可能是這段原因,藍家改名為蘭家,本來帶有姓氏的印記,改名之後成為一箇中性意義的村名。不過,蘭也是一個姓氏,因此有的朋友看到蘭家這個名字,會誤以為是蘭姓人聚居的村莊。

在膠東地區,即墨是一個與藍姓淵源較深的縣市區。在即墨境內,不僅有數量較多的藍姓人,並且在歷史上,藍姓也是即墨比較有名的家族,在明清時期,出過不少進士舉人。


那麼,即墨藍姓與萊陽藍姓之間是什麼關係呢?關於即墨藍姓的由來,在其族譜中記載說,藍姓在南宋時由昌陽之舁山遷於即墨縣東北之黃埠,此後又逐漸遷徙擴展到即墨其他地區。而考據歷史,萊陽在五代之前就叫“昌陽”,後來雖然改名為萊陽,但在宋元乃至明清,這兩個稱呼在民間基本可以並用。因此,這裡的昌陽,基本可以推斷為萊陽。而萊陽蘭家村的藍姓老人也說,即墨藍姓是從萊陽搬的。

而在蘭家村的東面,萊陽和海陽的交界處,有一座大山名叫榆山。而即墨藍姓族譜中記載的舁山,讀音跟榆山一樣,也頗有可能是同一座山。

不過,在萊陽和即墨兩地的資料中,也有互相出入的地方,比如萊陽記載藍姓是明初建村,即墨記載是南宋就從萊陽遷來,藍姓究竟是如何在膠東發展的?還需要熱心人的詳細考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