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房價會跌,股票會漲,吃一頓不會胖……人啊,總是活在各種各樣的錯覺之中。這也沒什麼不好,誰不是陰差陽錯一輩子呢,說不好,還能“上錯花轎嫁對郎”呢(一個暴露年齡的梗)!

1

診斷:“Ta喜歡我”

症狀:苦惱,TA今天又看了我28次,跟我聊了30句的天,說了5次“我去洗澡了”和8次“不說了”——陷入情網,長相廝守的香甜感覺真讓人苦惱,因為全世界還有好幾億人對我有這樣的感覺。

病因:喜歡自作多情,對愛情有大大的誤解。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情商》

丹尼爾•戈爾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0年10月

如果一個人分不清楚正常交往和互相愛慕的區別,那說明,你遇上了一個綠茶大腦中的某些部分要麼休假了,要麼受傷了,總之就是不在服務區。重新找回這些東西很難,但是總比再長點智商要容易。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親密》

奧瑞·布萊福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月

論一見鍾情的技巧,把“TA喜歡我”從錯覺變成現實(還不要998,良心價啊)。對很多人而言,一見鍾情的本質其實是一見鍾臉,所以,你只需要照照鏡子,心裡就會很有數了。

凡事總有例外,有些人是不論長相的,他們有一種魔力,讓人迷人,讓人覺得舒服,更有一種欲罷不能。在這種氣質的背後,其實是滿滿的套路。本書就為你解讀這種套路,並幫你打造這種氣質。等你成為一個萬人迷,你就會發現,原來這種氣質在事業上也很有用。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愛的藝術》

艾·弗洛姆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8年4月

我們經常嘲笑法海不懂愛,但實際上法海跟小青攀談千年(在此,推薦話劇《青蛇》),比我們強多了。我們的問題是,不懂愛,沒有愛的能力,卻對此一無所知。

弗洛姆比我們強點兒,他知道自己不懂愛。所以,他花了大半生的時間來學習,直到50多歲才寫出了這本關於愛情的供養。他說,只有人格完整的人才有愛的能力,這是一輩子的修行

2

診斷:“努力,就能成功”

症狀:加班到3:00是家常便飯,朋友圈裡全是半夜回家的照片,見過這個陌生城市空蕩的街道和冒著熱氣的包子鋪後面升起來的太陽。

病因:被頭懸樑的故事洗腦,誤解了成功的定義。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異類》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4月

如果努力就能成功的話,那麼人人都是成功者。

因為這年頭,不努力根本活不下去!

為什麼勵志的故事不會因為我們虔誠的模仿而重演?因為那是不具有普遍性的個案,本來就不適大眾模仿。

本書告訴我們,努力,是一個人成功的地基。為了建造生命的高塔,每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領地上進行一萬小時的努力。但是塔能有多高,其實取決於你有沒有條件選最好的那塊地,以及你是不是那頭站在風口的幸運的豬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隨機漫步的傻瓜》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7月

你的成功不見得是因為比其他人高明,而很可能是運氣的結果。這就是成功的赤裸的真相。那些成功人士把運氣掛在嘴邊的謙虛,從來都是真相的一部分

生活從來都是由隨機性組成的,這也造成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不要忽視低概率事件,雖然低概率的成功從來都不會出現,但是低概率的失敗比比皆是……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這句話,說的就是拿著靠才華和努力來打拼的你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見識》

吳軍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3月

想要靠努力成功,你不光需要運氣,更需要見識。很多人都在憑著同樣的天資,進行著類似的努力,最後創造出差不多的事業。沒有見識的人的努力,只比原地踏步好一點點。

而有見識的人,諸如馬雲爸爸之流,在10多年前就佔到了對的坑。一個人窮不可怕,但是窮且沒有見識,那就真的無藥可救了……本書提供了一些增長見識的方法,重點還是看實踐。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躍遷》

古典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

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往前走,然後時間都去哪兒了,怎麼還沒成功就老了?當然是因為你在走路的時候,別人都打車了啊。雖然你一步一步,摩擦摩擦的場面感人,但想要成功,就得找到對的車。行話叫“躍遷”。

想要躍遷成功,需要思維模式、戰略、方法和修煉,找到那個你想撬動的球的支點,本書給你提供一根單身多年的、強壯的槓桿。

3

診斷:“我認識好多人,大家都會幫我”

症狀:維持著5000人的朋友圈,自以為招呼一聲就有千軍萬馬赴湯蹈火,實際上連個半夜吃串看球的人都找不到,差一步就成了10w+那個“半夜獨自吃串看球:成年人的世界有多孤單”的主角。

病因:分不清朋友和認識的人,對人際關係有誤解。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人性的弱點》

戴爾·卡內基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2月

一提到卡內基,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因為成功誘人,成功學騙人。不過,本書原名“如何贏得友誼並影響他人”,

跟成功無關,與人際交往和友誼有染

無論是不是朋友,你至少應該先學會與人為善。生活愉快,工作成功的前提是合作。在巴菲特成功的因素裡,卡內基是第一個重要因素。想要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不是由你認識了多少人決定的,而是跟你怎麼對待認識的人有關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9月

為什麼沒有人幫你?人到中年,在職場上飄蕩幾年,經歷一些事情,就會明白——雖然被人幫助會覺得幸福,但我們根本沒精力去幫助別人

人就是這樣自私,天生如此,無論是多高尚的文化環境,都難改自私的基因。當然,這並不是說人人都自私,真相是,所有基因都自私而盲目地追求在基因池裡最大化。只有少數的基因才決定生物體本身是否自私。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洞察》

艾美·赫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月

無需把自己置於一個龐大又不熟悉的朋友圈之中,偽友情這種東西該斷舍離就乾脆一點。所謂狐朋狗友當然能帶來快樂,但總歸不踏實。西門慶就是個反面例子,前腳跟別人擺著把子,後腳給別人戴著綠帽子,結果自己也要承受背地裡戳來的刀子。

找到值得交往的朋友,是很需要洞察力的。作者作為曾經指導FBI破案的人,在書中不光提供交友指導,更有全方位的洞察本領。

4

診斷:“還有時間,我能行”

症狀:說好了半個小時寫完一篇兩千字的文章,結果兩個小時之後發現自己刷了微博,看了大明宮詞,吃了泡麵、西瓜、雪糕……稿子雖然只寫了半個標題,但是半個小時之內肯定能完成。

病因:沉迷娛樂不能自拔,拖延,無法專注。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娛樂至死》

尼爾•波茲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4月

“別人娛樂至死我信,我自己那是不可能的。”然而,一個抖音總能擊垮十個梁靜茹給我們的勇氣。儘管猝死的新聞都看了好幾個,但還是要黑著眼眶熬著夜……

作者寫本書的時候,還只是電視的娛樂化對人的影響。而到了今天,網絡無孔不入。作者所警示的事,正在變成我們的生活。那些讓我們欲罷不能的遊戲,並非程序員太給力,而是太多心理學大師的建議。一切文化內容正在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悄無聲息地被流量俘虜,就這樣,“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拖延心理學》

簡•博克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年12月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試問,還有人不拖延嗎?(沒有。這本書就是拖了好幾年才看完的)

接下來是中槍時間,這本書給出的拖延理由,能把絕大多數人突突幾個小時:自信心不足,害怕成功,靠拖延來推脫失敗;討厭被人委派任務,用拖延爭取控制權;注意力分散,衝動;目標和酬勞太過遙遠……有時候,拖延是因為大腦在保護我們不受傷害。(感謝大腦背鍋)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意志力》

羅伊·鮑邁斯特 約翰·蒂爾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6月

工作低效、對象沒談,減肥反彈,各種亂花錢?人生不就是這樣起起落落落落落落……不完麼?

意志力這事兒也太難了……但實際上,意志力就跟肌肉一樣,是通過練習就可以增強的。就跟彭于晏通過鍛鍊把肉體搞的很美好一樣,巴菲特總是通過訓練讓自己的意志力很強大。

本書提供了抵擋誘惑,提高意志力的方法。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心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1月

高效,是解決拖延的最好辦法。

那些在武俠小說中打通任督二脈,瞬間從青銅升級到黃金的人,總讓人羨慕。但是自從知道了任督二脈的位置之後,這種羨慕裡難免會帶一點獵奇……

相比來說,高效的任督二脈打通起來似乎要靠譜一點,只要找到“心流”這種狀態即可。簡單來說,就是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當然,要想做到,也需要很多步驟的努力。

5

診斷:“我很理性,我是對的,我很完美”

症狀:大腿一拍,眼珠子一轉,就做出了堪稱完美的決定;明明是單身狗,還熱情地享受第二杯半價,以為佔到了便宜;總能愛上完美的愛豆;從來都不願意放棄到手的東西……

病因:被自己的大腦套路了……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思考,快與慢》

丹尼爾·卡尼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7月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但其實,你根本就不瞭解自己。你總以為自己做了對的決定,但你完全不知道,這個決定是你大腦裡哪個系統的任性而為。在大腦中,有快思考與慢思考兩個操作系統(不要試圖打開大腦尋找),一個經常性懶癌發作,一個靠心情做決定

所以,你以為你以為的還真不一定就是你以為的。想要做正確的決定?那就跟這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來學習套路大腦的秘訣吧。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錯誤”的行為》

理查德·泰勒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4月

一個單身狗(看什麼,說你呢),天天衝著第二杯半價去,不僅花了錢,還長了肉。那麼,他錯了嗎?

傳統經濟學家:他錯了。

理查德·泰勒:他沒有錯,因為那多出來的東西,安慰了一個單身狗的寂寞。我們作為經濟學家,當然要考慮到單身狗的不理性行為,他已經很慘了,好嗎?

諾貝爾經濟學獎:好好好,你說的對,這屆獎盃給你了。

雖然理查德·泰勒善良到把普通人的不理性考慮到經濟中去了,但是商家卻順著普通人沒有錯的那些行為,挖了不少的坑。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選擇的價值》

Cass R. Sunstein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3月

選擇困難症?不知道兩件衣服選哪件?不是因為你足夠窮,而是因為商家忽悠的不夠好。

很多人有選擇困難症,其實就是不願意揹負這種代價。告別選擇困難,做出對的選擇,是本書的目的。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清醒思考的藝術 》

羅爾夫·多貝里 著

中信出版社

2013年1月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明智行動的藝術 》

羅爾夫·多貝里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8月

你清醒一點!廣告裡的明星用了某個東西,皮膚馬上就變好是因為他們打了肉毒桿菌,用了美容手段,最後還上了美顏神器ps……你pick的愛豆其實就是為了騙你的銀子。

當然,這樣的思維誤區是很多的,想要清醒一點,不能光靠海娃死了十年,你還得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專家的不一定對,真理也未必在群眾這裡。只有從自身出發,掌握了正確的思維模式,才能做出明智的行動。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習慣的力量 》

查爾斯·杜希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3年3月

“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我們日常行為中的40%都不是我們自己做主的,而是習慣性行為,那些一個菜能吃好幾個月的人一定深有同感。總是找不到喜歡的工作,老愛上不該愛的人,花錢如流水……說明,你的多巴胺釋放錯了地方

本書教你如何在對的地方釋放多巴胺,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

6

診斷:“我能有錢,我能幸福”

症狀:認真上班,艱苦勞動,認真交稅(雖然屢次因為個稅起徵點上調導致中斷),是一個自認為很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完成了小時候想要接班以及能吃得起泡麵的夢想(一個感人的事情是,這麼多年泡麵漲的沒有像房價那麼厲害)。

病因:對有錢有誤解,對幸福有更大的誤解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窮查理寶典 》

彼得·考夫曼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8月

你什麼時候見過真正的勞動者能有錢?(啊,在夢裡~)就連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芒格,當著優質律師事務所的頭牌律師,卻要因為養不起孩子而轉行(雖然八個孩子確實有點多)。

所以,妄圖通過認真工作來賺錢……任何一個稍微工作兩年的人都會明白,配合這個梗的表情一定是苦笑。查理·芒格給我們提供了他賺錢的秘密——放長線,釣大魚。查理·芒格的長線來自於他的房地產投資、看人待物的眼光,以及長壽。如果沒有長線,那就去投投指數基金,不危險,也沒有智商的硬性要求。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金錢不能買什麼 》

邁克爾·桑德爾 著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2月

“是愛情呀,”廣場舞大媽劈了一個優雅的叉,“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當然,跟愛情相關的一切,諸如幸福此類的東西,都不太能買得到。

但是本書探討的是另一個問題,在市場邏輯下,一個東西只要有人想買,也有人願意賣,那麼交易就可以達成,因為市場邏輯從不考慮道德問題。看完本書,你會發現什麼叫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丹麥人為什麼幸福 》

邁克·維金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6月

丹麥人連續四年被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評選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他們為什麼這麼幸福呢?除了有錢(福利保障、工資、大把的假期)之外,他們竟然還有別的理由——HYGGE

HYGGE,丹麥人的小確幸,有條件文藝且矯情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他們為什麼不追求努力的成就感?因為他們不用努力就已經有體面的生活了啊!讀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覺,就跟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的感覺一樣,幸福都別人的,而劉姥姥什麼也沒有。

24本書幫你解決人生6大錯覺,越早越好!

《幸福的方法 》

泰勒·本-沙哈爾 著

中信出版社

2013年1月

無論怎麼樣,我們還是要追求自己的幸福。

既然名利難求,那麼尋找生命的核心價值也許是一條路。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並全情投入,才能達到真正的幸福。只要我們還有勇氣與意志,那麼我們的手中就有選擇的機會。

西西弗斯雖然沒有能夠把石頭立在山頂上,但是他總還是需要一定的希望的。(都是成年人了,還是樂觀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