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給自家軍艦命名太尷尬,這些名字和本國沒啥關係

韓國第一艘國產驅逐艦叫做“玉浦”級驅逐艦,這艘驅逐只有設計圖紙和艦體是韓國的,動力、武器、雷達等都是進口。但此級艦也奠定了韓國主力水面艦艇國產的起點。“玉浦”級戰鬥力有板有眼,雖然噸位不大,但也不容小覷。今天我們主要來說她的艦名。“玉浦”級這個名字其實是愛給別人武器起名字的北約給的,這級驅逐艦就是在韓國的大宇重工玉浦造船廠建造,北約就稱之為“玉浦”級。“玉浦”級總共三艘,分別是,971廣開土大王、972乙支文德和973楊萬春。

韓國人給自家軍艦命名太尷尬,這些名字和本國沒啥關係

廣開土大王號高談德,高句麗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帝王。在中國東北集安市有一塊著名的好太王碑,碑文涉及高句麗建國傳說,廣開土大王是高句麗的王,韓國曆史中的三國是新羅、高麗與百濟、而不是高句麗。所以說高句麗和韓國沒有任何關係。

韓國人給自家軍艦命名太尷尬,這些名字和本國沒啥關係

乙支文德,隋唐時期名將,生於高句麗。他是7世紀早期中國東北少數民族高句麗族將領,是中國東北最出色的軍事家之一。他的軍事才華幫助高句麗戰勝隋帝國百萬大軍的征討。這不韓國又認了一個高句麗人。

韓國人給自家軍艦命名太尷尬,這些名字和本國沒啥關係

楊萬春,高句麗王朝末期的名將。朝鮮、韓國人傳說他在唐太宗征討高句麗時,固守安市城不退,迫使唐朝軍隊撤退。在韓朝兩國杜撰的小說中有他射瞎了李世民一隻眼睛的傳說,這個傳說根本沒有根據。說到底還是高句麗人。

韓國人給自家軍艦命名太尷尬,這些名字和本國沒啥關係

一直以來韓國都在和中國爭高句麗史。其實高句麗與韓國和朝鮮根本不是一個民族,更何況唐朝大軍擊敗高句麗後,人口都被內遷到唐朝國內,後來被漢族完全同化了,大部分領土和都城都在現在中國東北。然而韓國用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方式靠這三條艦宣示它們的歷史觀,真是小動作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