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高校老師來到華中科技大學“取經”,只為這一件事……

最近,華中科技大學一堂課走紅校園,每堂課學員爆滿,連走道都坐滿了“蹭課”的學生,其他高校老師也紛紛前來取經。

究竟是什麼課有如此魅力?

讓天下事變成身邊事

很紅很炫的思政課走紅校園

枯燥重複、脫離現實、耽於說教……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在許多人心目中的老印象。

然而,華中科大《深度中國》從3月12日開課以來,能容納200餘人的教室場場爆滿。

究竟是怎樣的話題和授課方式讓原本枯燥的思政課成為校園“爆款”?

最近,不少高校老师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取经”,只为这一件事……

教室裡有不少站著聽課的學生。(周雯 攝)

4月23日晚6點,離華中科技大學思想政治公共選修課《深度中國》開講還有半小時,能容納200餘人的教室已被擠得滿滿當當。

當晚,華中科大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走上《深度中國》講臺,與參加脫貧攻堅的老師蔣文海、學生李晶同臺分享《從精準扶貧看大學責任:來自瀾滄江邊的故事》。

最近,不少高校老师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取经”,只为这一件事……

華中科大校長登上講臺,談從精準扶貧看大學生責任。(周雯 攝)

“臨翔有多遠?”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張高山村落的照片,丁烈雲介紹,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是華中科大扶貧聯繫點。“從武漢坐飛機到昆明,再轉飛機到臨翔。有時,雲層太厚,飛機沒法降落,只能飛回昆明。”

“貧困是什麼、扶貧原因是什麼、誰來幫扶?”丁烈雲連連發問,引發學生思考。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馬新政答道:“貧困是歷史問題,也是現實問題,擺脫貧困,需要我們同心同向。”

在現場,該校材料學院副書記蔣文海、管理學院碩士生李晶,分享他們分別掛職村第一書記和支教的故事。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李晶用一曲鄉村教師帶領孩子們吟唱的《苔》來結束分享。

李晶動情地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天邊不如身邊,道理不如故事。”現場不少學生溼了眼眶,三個小時的課程多次掌聲雷動。

“今天的課讓我受益匪淺,三個人從不同角度,講述了感人故事,讓我也感同身受,彌補了我沒能參加支教的遺憾,更體會到我們青年振興中國的使命重大。”該校材料學院大四學生郭幫幫,坐在走道臨時加的小板凳上感慨地說。

“老師講的都是社會熱點,也正是我們關心和困惑的話題。”該校自動化大一學生呼敘合早早就到教室“佔座”,雖然選課時沒有“搶”到,但是聽同學推薦後對課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成了“蹭課”一族,一堂課也不願意落下。

“如果以到課率和抬頭率來論,《深度中國》課程的效果已經驚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陳訓威曾慕名觀摩後感嘆,“能啟發同學們思考,激發大家進行系統化學習的慾望,課程就是成功的。”

“思政課《深度中國》給了我們太多驚喜,從關注扶貧攻堅到中國製造,老師教會了我們養成關注國家大事的態度,在討論、辯論中提高了思考問題的角度。”系列課程的考核以“我為祖國獻計策”的競賽方式進行。5月30日晚,最後一講結束後,課堂上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頒獎典禮,土木工程專業大三的黃同學接過學校黨委書記邵新宇頒發的獎狀和禮品,激動地發表了獲獎感言。

最近,不少高校老师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取经”,只为这一件事……

學校黨委書記為獲獎學生頒獎。(朱必勇 攝)

聚焦當代中國理論與實踐中的熱點問題,幫助學生深度瞭解中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5月30日,為期兩個月的《深度中國》完美收官,教師用12個專題以對談、辯論等靈活互動的花樣教學形式展現在課堂上,受到學生熱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大學不能封閉在象牙塔中,而是要和時代發展同頻共振。”丁烈雲在課堂上發出號召,“讀好有字之書,更要讀好無字之書,希望更多學子在服務社會中貢獻力量,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

“把天下事說成身邊事,把有意義的事講得有意思,把高度的東西加點溫度。”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表示,高校思政工作影響的是一代青年,《深度中國》課程的有益探索,為思政工作提供了模板和示範。“大學之為大,就是在授業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啟人以大智,使之成為棟樑之材。”

最近,不少高校老师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取经”,只为这一件事……

學校黨委書記為本科生上思政課。(朱必勇 攝)

把有意義的事講得有意思

老師講“心聲”課堂“活”起來

“走紅”的背後,是老師們的精心付出。

該課程由11位優秀教師聯袂打造,每週一個專題,涵蓋馬克思主義原理、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法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

最近,不少高校老师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取经”,只为这一件事……

“鏘鏘三人行”:三位老師在輕鬆的對談中,引發學生思考。(周雯 攝)

在教學形式上,老師們也是精心設計每個環節,讓課堂“活”起來。《深度中國》講臺上,老師們時而睿智解讀,時而展開激烈辯論,亦或是三人展開深情分享,課堂現場還開通網絡彈幕,學生邊觀摩邊發表意見。每辯論一次,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投票。

4月11日晚,華中科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鄒旭怡、劉興花兩位教師走上講臺,針對《鄉關何處——“農民工”究竟該留城還是返鄉》展開了激烈辯論。

直到上課前幾十分鐘,劉興花、鄒旭怡還在不斷完善講授內容。開課前集體演練老師互評,當天還要不斷地排演,這些都成為了開講前的慣例。

思政課如何贏得學生?“要講親身的經歷、體驗和內心的感受,這種話學生是願意聽的。”丁烈雲說,“你自己都不信,怎麼讓學生去信呢?”

鄒旭怡坦言,在跟學生互動中,感覺發生了很多微妙的變化。“學生們渴求知識,關心國家發生的變化,老師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最近,不少高校老师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取经”,只为这一件事……

課堂上,學生積極和老師互動提問。(朱必勇 攝)

“我來自農村,農民工何去何從的話題,讓我感觸良多。”呼敘合說,“老師們的辯論發人深省,點燃了正能量,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我加深了對中國的認識。”

“講好思政課是一種情懷,創新傳播馬克思主義是一份光榮使命。”黃嶺峻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引導青年學子“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表示,《深度中國》的探索只是一個起點,落實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華中科技大學將繼續推進“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的教育教學改革,讓所有任課教師都挑起“思政擔”,所有課都上出“思政味”,努力構建全員、全課程的大思政教育體系。

事實上,不僅是《深度中國》,近年來,湖北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指示精神,從體制機制、課程建設、隊伍建設、方式方法“四個維度”,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

,全省湧現出武漢大學《思政慕課》、華中科技大學《深度中國》、湖北經濟學院《當代中國》、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楊克思一微一說》等系列創新案例。

讓基本原理變成生動道理

引導青年“扣好人生第一顆釦子”

最近,不少高校老师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取经”,只为这一件事……

《深度中國》課堂。(朱必勇 攝)

《深度中國》“走紅”的背後,是青年“瞭解中國”的渴望。

華中科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黃嶺峻、教師楊炳祥同臺講授第一課《峰乎?嶺乎?——觀察中國的不同視角》。

“西方宣揚中國崩潰論的時候,中國為什麼一直‘風景這邊獨好’?”黃嶺峻在比較中總結說,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方法分析中國問題是科學的、符合實際的。

聽完深入淺出的講解,學生紛紛感慨,並不是“外國的月亮就特別圓”。大家更加堅信,月是故鄉明,風景這邊獨好。

華中科大黨委宣傳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胡豔華表示,學生遇到國內的問題,會習慣性地問國外是怎樣的,喜歡拿西方來比。如果沒有正確的立場和方法,往往會得出模糊甚至錯誤的結論。“對於學生關心的問題,我們不能迴避,而且必須回答好。”

有人認為學生大多“政治冷漠”,“你覺得你有道理,那你說啊,我不理你也不反對你。”黃嶺峻說,“《深度中國》受到熱捧,足以說明學生不是對政治不感興趣,關鍵是我們用什麼方式來告訴他們。

“高校思政工作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解疑釋惑的過程。”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表示,在實踐中發現,現在的學生非常關注國內外重大時事,因缺乏正確的理論闡釋與合適的技術分析,其觀感往往零碎而片面。

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教務處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整合優質教學資源,打造《深度中國》課程。該校教務處處長陳剛表示,“深度中國”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通過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研活動等方面的創新與改革,引導青年學子逐步形成和自覺運用“四個正確認識”,從而使得他們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飽滿的熱情投身到現階段的學習和未來的建設中。

丁烈雲表示,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大學生不僅要學會做事,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做人,在瞭解社會、認識社會中服務社會,在貢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遵循思政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深度中國》才能既有高的“到課率”“抬頭率”,又有正確價值觀的“入腦”“入心”。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