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化“春泥” 五化“綠”產業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一直是困擾農業生產的難題,在人們抱怨“禁燒”之路不平坦的同時,我市各地採取有力措施,著力破解秸稈綜合利用“之困”。據市農委主任趙權介紹,我市是農業大市,確權耕地面積744萬畝,全市農作物種植面積達817萬畝,全年產生各類農作物秸稈總量約492.52萬噸,可收集353萬噸左右,綜合利用307.13萬噸。目前,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8%。

為保護和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出題目、想辦法,下大力氣做好秸稈“肥料化”“基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五化利用工作,不僅有效解決了秸稈焚燒問題,而且還使秸稈變廢為寶,走上了一條秸稈綜合利用生態環保、增值生效的發展路子。

來自舒城縣河棚鎮的思鄉農業專業合作社,在此次秸稈綜合利用博覽會上亮出利用的“絕招”。該合作社主要從事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生產加工。

然而與其他食用菌生產企業不同的是,該合作社積極推進基料化利用,該合作社用於培育菌種的基料全部以秸稈為原料,經使用後還可以通過發酵變成有機肥料還田,既經濟又高效。現在,該合作社年產香菇、平菇等食用菌45噸左右,是我市龍頭企業之一。

“過去在農村,秸稈就是一個廢棄物,但如今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個寶貝,以秸稈製成草繩,既讓秸稈得到了綜合利用,又能使貧困群眾增加收入。”霍邱縣田野生物質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何繼剛感慨地說,他們研發的稻草制繩機,一天能讓一個人增加收入百元左右。如今,該公司還專門成立秸稈利用專業合作社,堅持把秸稈變廢為寶與扶貧結合起來,分期分批給貧困戶配送制繩機,為貧困群眾提供了精準脫貧新路徑。展會期間,很多人都來向他“取經”。

會展期間,我市還組織安徽國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華好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等相關企業,參加了安徽省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展。據安徽國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奎介紹,他們公司研發生產的智能清糞系統,通過糞尿分離的方式來減少整個後端的糞汙處理量,對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六安的青山綠水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秸稈綜合利用的成效,正在驅散田野上的一團團煙霾,如今催生了一個個“綠”產業。目前,秸稈綜合利用正在我市興起,它使農業資源得到了最佳配置和循環利用,有效緩解了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推動了農業的健康循環、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