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留學的這些“想當然”,你中招了嗎?

由於藝術留學相較傳統留學行業起步較晚,所以常有許多不透明,甚至擾亂視聽,造成思維誤區的消息散佈於網絡,流傳於預備留學生群體內。


近幾年隨著藝術留學人數的增加,這種情況雖然已經有所改善,但依然有不少錯誤的固有思想影響著同學們選擇留學的結果。

今天意匠為大家闢謠

剷除藝術留學路上的“絆腳石”

藝術留學的這些“想當然”,你中招了嗎?

1.國外留學已成趨勢化,全為鍍金

答案:錯誤

隨著近年藝術留學的發展,這種錯誤觀念已經越來越少存在了,而且大部分出國留學的學生目的更加“純粹”——他們更多的是為了學習不同於國內風格及模式的專業課程,開闊眼界,同時希望能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通過交流和溝通產生新的啟發,提高對於自我的認知。

2.藝術留學全看綜合排名,不看專業排名

答案:錯誤

通常來說,綜合排名較高的院校在國內的知名度也比較高,更受某些企業的認可,對回國就業的同學來說可能更加便利;但弊端也比較明顯,如果選擇了綜合排名較高但所學專業排名不是很高的院校,那麼可能說明該院校的該專業並沒有那麼優秀,包括師資力量、教育資源等,都不及專業院校能夠給同學們更大的助力。

一個院校能夠提供的資源對同學們來說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豐富的資源不僅代表了同學們能夠學到的更多,同時意味著可能有很多機會接觸最前沿的專業動態,甚至接觸一些比較大的實踐項目,可以鍛鍊自己的專業能力,這對同學們未來的發展就業無疑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藝術留學的這些“想當然”,你中招了嗎?

3.藝術留學規劃提前3個月規劃就來得及

答案:錯誤

很多同學在藝術留學的時間規劃上抱有非常輕鬆和僥倖的心理,覺得不過就是做幾個作品,三個月就已足夠。但想要獲得海外名校Offer的你們,最好是提前兩年就開始準備留學的相關事宜。

藝術留學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容易,它包括作品集創作、語言學習、自我能力的提升等等各方面所需的時間,而除非你有非常好的語言成績以及超乎常人的項目創作能力,否則很難獲得最理想的申請結果。

一般情況下,一本完整的作品集需要創作多個項目,而對於很多新手來說,由於對作品集創作過程的不瞭解,或者個人因素的干擾,往往從第一個項目開始就要耗費掉兩三個月的時間,一遍遍過雅思就更不用說了。

另外比較重要的是同學們需要留出時間來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及經驗,比如多參加一些和自己專業相關的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同學們的創作能力,同時也為個人的申請材料增加競爭的砝碼。

4.留學專業選擇最好就業的

答案:錯誤

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同學來說,留學專業及院校的選擇都非常重要,害怕自己選擇了錯誤的專業方向,而留學的試錯成本又太高。

在留學專業的選擇上,同學們其實更應該從自身的個性和愛好出發,結合自身現有的已經積累到的優勢去選擇。

而且國內就業市場已經十分多元化,熱門專業不一定就有更好的就業優勢,這一點還需要同學們認真思考衡量。

藝術留學的這些“想當然”,你中招了嗎?

5.國外院校的老師都很親切友善

答案:不完全是

大多國外院校的老師其實在日常教學中確實是十分熱情親切的,而且在課程教學上,區別於國內常見的灌輸式教育,非常善於鼓勵大家,也很顧及同學們的情面。

但是,同學們也不要被美好的“假象”所欺騙,更不要因此放鬆對自己學業的要求。國外院校的老師對學生作業要求及專業能力的要求其實非常嚴格,打分也從不留情面,掛科是分分鐘的事,同學們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6.想獲得獎學金成績要特別突出

答案:錯誤

首先,國外藝術院校其實是很難獲得獎學金的,但能否獲得獎學金與學校的屬性有密切的關係,與成績突出與否關聯度不緊密。具體來說,公立院校不收學費,只收很少的註冊費,因此基本很難拿到獎學金,私立院校收費較高,一般會對成績不是特別差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學金,作為鼓勵,即使拿了獎學金,學費仍然比較高。

相對而言,越好的藝術院校,越不給獎學金。因此,藝術留學儘可能不考慮獎學金問題。拿到獎學金也不意味著學生的水平特別高,主要取決於所報考學校的制度和屬性。

藝術留學的這些“想當然”,你中招了嗎?

7.專業課程確定後不能再換

答案:不一定

通常來說,大部分院校是可以轉專業的,但有些院校的相關手續比較麻煩。不過沒有必要的話,其實不太建議大家出國後再轉專業。

如果實在要轉專業學習的話,也要參考不同國家的專業課程:比如英國的本科課程有三年,是禁不起這麼折騰的,美國的課程大多是四年制,而且在大一很多課程是不同的專業一起上的,不同專業學生接受的信息及引導會有重合的地方,所以如果在美國院校留學,可以在大一之前轉專業,同學們能夠更快的適應新專業的課程。

8.好好聽課就能獲得較好的成績

答案:錯誤

國內外院校對於學生身份定位其實有較大的差異,這也使得國內外的教育模式有著諸多不同。大多中國學生去國外留學後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認知,你不是以學生的身份在學習,而是需要以一個設計師的身份去設計。

在國外留學,大部分專業的課業壓力都很大,老師對學生的成績把控很嚴格,而老師的教學方式更偏向于思維上的引導,也不會教你應該怎麼做。因此,需要同學們拋棄吸收式教育,在學習上更加主動的思考和探索,在思維上培養自己的獨立性,否則很容易掛科。

藝術留學的這些“想當然”,你中招了嗎?

聯繫“意匠菌”吧!(WechatID:yijiang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