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安化致富帶頭人王達勳:葛根引路 助力鄉民脫貧

益阳安化致富带头人王达勋:葛根引路 助力乡民脱贫

王達勳在修剪葛根枝條。

益阳安化致富带头人王达勋:葛根引路 助力乡民脱贫

王達勳與安化縣農廣校組織的其他鄉鎮貧困戶、合作社進行培訓、技術指導。

紅網時刻益陽6月21日訊(通訊員 袁媛) “勳哥,葛根種植得怎麼樣了,到時候去你家吃葛根雞哦!”再次走進羊角塘鎮人民政府,同事們都熱情地跟王達勳打招呼,此刻他的心情既激動又慶幸,激動的是他的離崗創業申請表通過層層審核終於通過了,慶幸的是他終於能有更多精力專注於葛根產業發展,通過自己的能力擔當起社會責任,幫助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王達勳是安化縣羊角塘鎮塘九村人,6月1日之前,還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兢兢業業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而立之年的他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脫崗創業。

心存夢想,摸索前進

“我一直對種植比較感興趣,工作下鄉期間,我注意到羊角塘的田間地頭生長著許多野生葛根,而且長勢較好。我在想,野生葛根都可以長得這麼好,那要是用心栽培,產量應該更高,再加上葛根可生吃、可打成葛粉,還可入藥,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當即我的心裡頭就冒出了種植葛根的想法。”王達勳笑著說,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妻子後,夫妻倆一拍即合。

說幹就幹,夫妻倆在自然條件比較適合種植葛根的塘九村流轉了40畝土地,種植了4萬株左右的葛根,按照自己在書本和電視上學習到的經驗對葛根進行栽培,滿心期待的等到了採挖期,他們卻很失望地發現挖出來的葛根葛兜大葛根小,因此導致葛根粉產量相當低。

第一次的摸索種植給了夫妻倆一個當頭棒喝,他們認識到技術是關鍵,為了學習到更加精湛的種植技術,王達勳利用假期休息時間,特地前往葛根主產區廣西學習借鑑種植經驗。

在那裡,他不僅學習到了葛根從培育到產出的一整套種植技術,同時參觀了一系列葛根做出來的產品。“這次學習對我觸動很大,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葛根,原來葛根全身都是寶!”

第二年,王達勳按照學習到的技術悉心照料,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種出來的葛根個頭大、品相好,這一年的種植不僅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也使夫妻倆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創業名人”“致富能手”“葛根種植專家”。

產業鞏固,提升效益

初嘗甜頭的夫妻倆對葛根種植更加有激情了,為了使葛根種植產業更加健康發展,2017年4月由王達勳妻子註冊成立了安化縣菲菲葛業專業合作社,主要以葛根種植、加工、銷售、培育葛根種苗為主,並且流轉土地、種植葛根205畝,分佈於塘九村、常安村、石牛村等村。

為了葛根能夠實現產業化,不愁銷路,夫妻倆又成立了菲達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並建起了近千平方的葛根深加工標準廠房。現公司的葛根酥、葛根粉、葛根全原粉深受消費者的青睞,真正實現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實現了產業全方位帶動並有保障。

牢記初心,感恩奮進

在葛根種植項目的帶動和可觀經濟效應的吸引下,葛根種植不僅得到了政府的重視與扶持,也讓王達勳夫妻倆得到了鄉親們的一致好評。王達勳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用自己的行動感恩回饋社會,不僅本鎮鄉村、鄰鎮的農戶們也一起參與到了葛根種植這一行業中來,還為縣農廣校組織的其他鄉鎮貧困戶、合作社進行培訓、技術指導,先後達800餘人次。

目前,菲菲葛業專業合作社葛根種植達千畝,帶動周邊貧困戶305戶1167人,並被評為縣級產業扶貧項目,採取多形式扶貧方式,有效促進合作社與貧困戶共富共贏。

“離崗創業後,我的身份更不同了,鄉親們都稱我為'致富帶頭人',那我更加不能讓鄉親們失望,要讓自己對得起這個稱號!”王達勳表示,往後會更加精心的探索葛根種植技術,思考葛根多元化產品,爭取將羊角塘鎮建設成為安化縣葛根專業生產示範基地,打造為葛根之鄉,同時提供更多就業崗位,為精準扶貧工作創先進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