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季後賽第二輪G1:猛龍遇騎士終變軟龍

賽前很多人預計猛龍第一場拿下騎士的機會很大,因素是:1.猛龍比騎士多休息兩天。2.猛龍主場作戰。3.猛龍替補在首輪季後賽表現不俗。4.騎士前天才打完搶七的比賽,消耗巨大。5.騎士只有詹姆斯在戰鬥,隊友不給力。綜上所述,想必勝利的天平也會傾向猛龍。


當然比賽從一開始也是隨著這個正常預想的進程發展,第一節結束猛龍領先騎士14分,三節過後領先5分。猛龍從開場就一路領先,在常規時間內甚至從未落後。但是,常規時間的最後4分鐘以及加時賽中,猛龍全隊一共18投只有3中,其中三分球5投全失。這導致了猛龍在最後以112比113,一分惜敗騎士。

東部季後賽第二輪G1:猛龍遇騎士終變軟龍

回到常規時間0.6秒,詹姆斯的最後一投差點絕殺猛龍。再把時間調回最後的18.5秒,猛龍由範弗裡特投出的三分不中到連搶三個前場籃板補籃都未能命中。為加時萎靡留下了一個縮影,就是關鍵時刻,猛龍雙槍的關鍵球能力不足,沒有人站出來穩定局面。

瓦蘭修納斯補籃不中後向地上那一拍,我們又不禁想起當年鄧肯也是面對著老詹的球隊,想起對著巴蒂爾的補籃,最後未能殺死比賽而懊惱拍打地板那一幕,是多麼的相似啊。

東部季後賽第二輪G1:猛龍遇騎士終變軟龍

是真龍還是假龍?到季後賽就變軟龍?

球迷們對猛龍的印象基本是常規賽猛,季後賽軟,遇到詹姆斯的騎士或者熱火就基本說拜拜。為什麼呢?原因其實就是沒有真正的領袖,能穩住場面的超級巨星。洛瑞、德羅贊、伊巴卡都說得上是超級明星,在比賽中能夠正常發揮或者超常發揮。但是真正的超級巨星,像詹姆斯、科比這種能夠在比賽最後時刻把球隊從懸崖邊上救回來或者是經常能殺死比賽的,聯盟中也就幾個,當然還有杜蘭特、庫裡、韋德等等這些超巨。若球隊能夠47分鐘和對手不相上下,最後接管比賽並解決戰鬥的,有他們其中一個,就不是問題。最後時刻,一個字,穩。

東部季後賽第二輪G1:猛龍遇騎士終變軟龍

回看常規比賽最後一分鐘

其實從直播畫面常規時間的最後一分鐘看,我們看到猛龍的進攻戰術是模糊的,洛瑞持球,伊巴卡往德羅贊身邊靠,猛叫德羅贊借他的掩護去拿球,德羅贊得球后欲突破,被詹姆斯差點斷球成功。洛瑞倉促出手中投未能命中。此時比賽還剩47秒,猛龍105比103領先兩分。

騎士這邊最後時刻球一定是交到詹姆斯的手上,比賽還剩35秒,所有人拉開空間,詹姆斯一打一壓進內線,轉身後仰跳投命中,真是手起刀落,一劍封喉,騎士105比105追平。

東部季後賽第二輪G1:猛龍遇騎士終變軟龍

反過來猛龍最後時刻德羅贊突破進內線後交給外線的範弗裡特投三分,後連續三次補籃都不成功,埋下了加時賽戰敗的伏筆。

系列賽雖然只是進行了第一場,但是以猛龍這樣的態勢,想要邁過騎士這一關,最關鍵的還是在最後時刻的掌控。若能穩住,才能獲得勝利。當然也不否認猛龍最後時刻能領先10多分以上,這樣也沒了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