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球員應怎樣明確自己的進階之路?

對一個純業餘球員而言,能達到3.5水平已然是極限,已經需要付出極多的時間、練習、精力以及耗費不少的金錢,至於更高級的4.0和代表業餘最高層次的4.5、甚至平均是省隊水平的5.0,那幾乎遙不可及。那麼,對我們一般的業餘網球愛好者來說,應該如何在有限的精力和條件下,達到進階的效果呢?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出來打比賽的業餘球員平均水平在2.5——3.5之間,這一層次的水平的贏球與勝負基本表現在失誤較少的一方,而永遠不會是打出制勝分的一方。因此,我們這一層次的贏球就是要以控制失誤和穩定變線為主,如果同時能加強一發的命中率和組合球的切換,3.5以下難逢敵手。

業餘球員應怎樣明確自己的進階之路?

明確目的後就是投入應對的練習,應以底線的穩定和防禦反擊為主,在拉球時針對訓練,有效調動,打回頭球和2+1的組合變化更是網球比賽中的制勝策略。此外,一長一短、一前一後和深淺調動也必不可少,經典的比賽模式是深球壓制加放短球,以及放小球引誘上網加挑高球,都是業餘比賽裡最奏效手段。

要想穩定在3.0的單打比賽中至少打進四強水平,也就是達到標準3.5左右的水平,學會應對不同球風是一個必須克服的過程。完全暴力進攻性但不穩定的,完全防守型卻很耐磨的,穩定的來還有進攻思路的,善於尋找弱點並打組合球的,正反手全場切削的,靠底線大角度調動的……等等等等。除了球速碾壓的球風外,每一種都得學會應對,這就要求自己在每個環節都做得更好並不能有過多失誤,發球、底線、網前、高壓、組合球以及打球思路的變換等等,都得全面而穩定。

業餘球員應怎樣明確自己的進階之路?

記得四月十四號的CRT東莞分級系列賽,男單3.0級別,我看我老友小組賽出線後打的第二輪時,頗為狼狽。嗯怎麼說,他一個標準的3.5+按理說是不會被一個全場打軟球(球質一點不重)的調動並壓制住的,但事實確是如此,前三局措手不及潰敗的非常快,因為他對手是屬於一種很少見的打法類型,採用的是“頻放短+遇深球挑高”的模式,雖然打法單一效果卻很好,因為他放的小球實在是太淺太平,而高球挑的太深太穩,預判和步伐也很出色根本不怕切削、變節奏和大角度調動,試問如果你沒有4.0的那一拍,你會怎麼應付?我想不出來,當時我以為我老友找不出破解之法,必輸無疑的,結果在他一次嘗試將對方的淺球也還自其人之道地推到發球區前場時,收到了奇效,原來他也不會處理被回推的淺球,就此露出了破綻,輸掉了比賽。所以從這場比賽中我們看出了在業餘水平裡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打球風格,或許他們拉球和底線相持沒有你暴力,但比起賽輸的一方卻可能是你,這就是比賽過程中實力發揮和學會應對的重要性,前者保證了你的技術前提,後者才是你真正贏球的關鍵,乃至你能越級取勝的關鍵。業餘球員在比賽和訓練中要多加註意,真正理解並會運用後就離進階不遠啦。

業餘球員應怎樣明確自己的進階之路?

此外,學會在比賽中調整心態和狀態、臨場所能發揮出的技術也是打網球比賽的能力之一,也是我們平時說的心法和技法。心態不行的人打不了網球,至少打比賽不行,容易崩盤;但心態好,打球思路不對的人也無法贏得比賽,因為無法用單一的擊球技術去贏得如此多不同類型打法的對手。來稍微研究下心法,它是你心理層面的體現,並不是技術打的多好,在這場比賽裡,或某一個關鍵分,甚至在賽點上,此時你的選擇是什麼,是打穩,是調動,是進攻,是防守中反擊,都要明確地去抉擇,因為時機不等人,不可猶豫,猶豫的結果就是關鍵分上的手軟和失誤,最後反而造成自己的失分。因此要明確知道自己的打法和球風,在賽前就要制定自己的得分手段方案。比如我個人就是防守反擊型的,既不會隨便丟分同時也會在相持中尋找破綻,給予對手致命一拍。很多時候,對業餘球員而言,贏得比賽的反而不是技術,而是心態與臨場發揮。明顯強度和球速無法與職業球員相比時,打出制勝分的可能也就遠遠小於非受迫性失誤,因此不能按職業的打法來打業餘比賽,業餘賽中這類球風的選手比比皆是,平時出來參賽實在看到太多,只要你有穩定的技術與合理的策略,打這一類人必贏。也就是回到一開始的話題,明確自己的進階之路,打進3.0級別賽的四強以上不是難事,出來打比賽可以贏得絕大部分業餘網球愛好者不正是你孜孜追求的目標麼?

業餘球員應怎樣明確自己的進階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