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茶的都說高山茶好,卻不會告訴你這些

什麼樣的茶是好茶?有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眾多答案裡,有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詞,陸羽《茶經》有云:“茶者,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也佐證了高山出好茶這句俗語。

那麼問題來了,多高才算高山茶?

高山茶只是對產自海拔較高山區的茶的通稱。有高山,能產茶的地方,都可以有高山茶,具體要多高才算高山茶,尚無定論,臺灣高山茶一般認為在海拔1000米以上,內地海拔在300-1200米範圍內都有人稱為高山茶,但290米算不算呢?海拔太高也不行,一般來說,超過2600米以上就不適宜茶樹種植了。

賣茶的都說高山茶好,卻不會告訴你這些

高山茶為什麼好?

1.高山氣溫更適宜

高山晝夜溫差大,低溫可使茶樹新稍緩慢生長,保持較好嫩度

隨著氣溫降低,茶葉中的茶多酚和兒茶素成分降低,苦澀味減輕;而氨基酸含量隨著溫度降低而增加,提高茶葉鮮爽度。

2.高山土壤更有優勢

高山土壤風化比較完全,石礫較多,通透性好,有機物質和各種礦質元素較豐富,平地茶園多數紅壤黏土,土壤黏重,結構差,有機質和生物含量較低。

3.高山植被有助於茶樹生長

植被繁茂有利於調節空氣溼度,落葉可以增加土壤肥力。繁茂植被遮擋光照,茶樹受光照時間短,強度低,漫射光多,有利於茶葉中含氮化合物,尤其是氨基酸含量的增加。

4.高山茶不易受汙染

高山人煙稀少,受人類活動影響小,由於氣溫低,病蟲害相對平地茶也較輕,使用農藥幾率大為減少。

賣茶的都說高山茶好,卻不會告訴你這些

高山茶好在哪?

高山茶與平地茶的眾多不同中,差異最為明顯的是香氣和滋味,高山茶新梢肥壯,色澤翠綠,茸毛多,鮮嫩度好,節間長。成茶外形上通常都條索肥碩、緊結,香氣高遠,滋味濃厚,耐泡。


好茶並非都是高山茶

賣茶的不會告訴你:很多名茶都不產在高山

武夷巖茶,正巖產區的海拔基本在300-400米左右,江南綠茶產區多屬低矮丘陵,西湖龍井產區海拔不超過300米,碧螺春產區所在地洞庭山,海拔最高的縹緲峰才336米。高山茶原料品質好,但海拔只是影響茶葉品質的一個因素,並不是所有好茶的必須組成部分。不必過分追求高山茶,正是物種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才有這多彩世界。不管是不是高山茶,要成就一款好茶,茶葉原料品質是基礎,製作工藝,儲存、泡茶技巧等也同樣重要。

賣茶的都說高山茶好,卻不會告訴你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