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假期就逼孩子提前把作業寫完,這樣竟然錯了!

昨天是端午假期的最後一天,西西媽媽的心情著實不錯。一問才知道,西西這次端午小長假,第一天就把全部作業都寫完了,所以剩下的兩天玩得特別開心。

西西媽媽還說,這次的時間安排是接受了上次五一小長假的教訓:上次也是三天假期,西西前兩天都玩瘋了,老師留的作業全部堆到了最後一天下午才開始寫。結果是,不僅是西西自己寫得很煩躁,還有一部分作業由於時間太晚沒寫完,遭到了老師的批評。

不僅僅是三天的小假期,即將到來的暑假,西西媽媽也準備採用這次端午成功的策略:讓西西把所有的暑假作業全部在前十天寫完,英語、數學課外班也集中安排在這十天。雖然這十天可能會累一些,但是把暑假作業都完成了,後面就可以踏踏實實地瘋玩了。

一到假期就逼孩子提前把作業寫完,這樣竟然錯了!

不過,三天的飯集中一天吃——孩子的學習規劃也這樣安排,真的好嗎?

一到假期就逼孩子提前把作業寫完,這樣竟然錯了!

作業的目的是掌握知識

學習和工作不同——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知識。這個道理說起來其實每個家長都懂,但是在實際中往往容易被忽略。知識將來是運用到實際的,我們都希望它能夠像長肉一樣長在我們身體上(實際上,真正掌握的知識的確會“生長”在我們的大腦裡),而不是隨記隨扔。因此,對於作業以及其他所有關於學習的任務,我們都應當以掌握知識、產生有效記憶為前提,而不是完成工作的邏輯。

對於人腦的記憶來講,科學的安排是,針對一定的內容,在學習時間上要留出相應的間隔。對於學到的知識,隔一段時間就要回想一下,然後再學習新的,這樣有利於記憶。就拿背單詞或者背詩來講,集中大塊時間背誦就不如分成一天裡多個小塊、甚至是分成幾天的時間背誦。

一到假期就逼孩子提前把作業寫完,這樣竟然錯了!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大學裡的一門課,最後幾天集中突擊複習幾天,考試也許是可以勉強應付的,但是用不了幾天,也就都還給老師了。也只有那些細水長流的東西,最後才能真正留在我們的腦海裡。其實,看看我們的寒暑假作業,基本都是按天分配好額度,為的就是能夠讓孩子能夠在寒暑假仍然能夠保持一個學習的節奏。

一到假期就逼孩子提前把作業寫完,這樣竟然錯了!

多重刺激和增加提取強度

同一個內容,為了增強記憶和學習的效果,還應當使用不同維度的“刺激”去進行學習。比如,針對同一篇課文,可以先回憶一下老師在課上是怎麼講的或者聽聽教學光盤上老師的講解;過一段時間,可以自己動手抄一遍這個課文,增強記憶;再過一段時間,可以上網查一下關於這段課文周邊的評論或者相關的小故事。科學研究證明,這樣在一段時期內,而不是僅僅在一個密集的時間內進行多維度的“刺激”,有助於增強學習的效果。

一到假期就逼孩子提前把作業寫完,這樣竟然錯了!

良好的記憶還離不開高強度的提取刺激——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要經常、不斷地考考自己。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背一段書,最無效的方式就是一直看著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參加一次背誦考試,記憶的效果要比一直看著唸書強無數倍。這樣就告訴我們,知識的掌握不僅僅在於學習的過程,日後的反饋、測驗本身也就是學習的一部分。通過測驗,知道自己在記憶方面還有哪些缺陷,然後進行彌補,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這些,顯然都需要在一個時間段內反覆練習、反饋、修正,而不是做完一次作業就棄之不顧了。

一到假期就逼孩子提前把作業寫完,這樣竟然錯了!

你在假期是怎樣安排學習時間的呢?快來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