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經濟對A股“壓艙石”效用明顯 市場無需擔憂

受外圍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最近兩日股市出現了大幅波動。

韌性經濟對A股“壓艙石”效用明顯 市場無需擔憂

近兩日市場大幅波動 情緒影響大於經濟因素本身

具體來看,19日A股三大股指出現集體下挫。滬指收報2907.82點,跌3.78%;深成指報9414.76點,跌5.31%;創業板指報1547.15點,跌5.76%。

昨日滬深兩市集體低開,隨後持續下探。臨近午盤逐漸進入反彈狀態,滬指收盤漲0.27%重返2900點,創業板漲1.08%,深成指0.92%。

市場分析,近兩日股市出現大幅波動,其中的情緒影響大於經濟因素本身。

對此,央行行長易綱也表示,金融市場波動受多重因素影響。昨日股市出現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周邊股市也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既然是市場,就會有漲有跌,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理性看待。

“近年來,內需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不斷上升,貿易依存度已從2006年的64%下降到去年的33%,低於42%的世界平均水平,經常項目順差佔GDP的比例也從2007年的約10%下降到去年的1.3%,我國經濟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不斷增強。”易綱強調,中國是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經濟內生潛力巨大,有充分的條件和空間應對好各種貿易摩擦。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 A股不具備持續大跌的基礎

情緒性影響以外,就我國經濟因素本身而言,市場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從韌性和質量上看都將好於預期。整體來看,A股不具備持續大跌的基礎,市場無需過多擔心。

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工業實現穩定增長。1月至5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與1月至4月持平。消費延續較快增長態勢,1月至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

同時我國投資結構不斷優化。製造業投資、民間投資皆保持較快增長。5月份製造業PMI數據尤為亮眼,指數為51.9%,高於上月和上年同期0.5和0.7個百分點,為2017年10月以來的高點,製造業擴張步伐加快,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

從系列反應經濟基本面發展的數據來看,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花常春表示,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穩中有進、穩重向好。“比如,工業生產穩定,消費需求持續升級,製造業投資增長加快等等。這都為外部對沖的應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下,應繼續著力增強經濟內生動力和競爭力,積極化解風險挑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李迅雷也表示,工業增加值、發電量等數據均超出預期,表明經濟增長比較穩定。“即使出現回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也需要考慮到服務消費統計存在的遺漏問題,以及2017年中國人買走了全球35%的奢侈品,說明高收入階層的消費能力十分驚人。”

此外,當前穩健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雙支柱,更加有利於經濟結構轉型和質量提升。李迅雷指出,儘管近期出現了個別債務違約的事件,但從長期看,較強的監管力度,有利於打破剛性兌付,防止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的空轉和流向房地產等行業,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實現經濟更高質量的發展。

“所以,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看,經濟基本面不支持中國股市連續暴跌。”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說,5月份經濟數字不錯,國民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勢頭,經濟增長韌性不斷增強。宏觀經濟形勢穩中向好是資本市場穩健運行堅實基礎。

防範風險和新經濟轉型仍是核心主線

未來A股市場發展樂觀

經歷大幅波動後,A股市場後續走向將如何?多家券商認為,防範風險和新經濟轉型仍是核心主線,對未來市場發展持樂觀態度。

萬聯證券稱,就當前大盤走勢看,市場大概率已經達到了至暗時刻。在考慮到MLF利率未變和CDR的推遲,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呵護態度明顯,一旦投資者從極端恐慌情緒中走出,政策端的變化對市場影響的彈性會明顯增加,而這顯然有利於市場的修復。

東北證券表示,對市場的總體方向保持樂觀。隨著對經濟韌性的再次確認和對流動性樂觀預期的結束,預計下半年盈利確定性的兌現將成市場最主要的驅動力量。“在內部結構調整和外部環境的擾動下,A股市場表現為存量資金格局下的波動率提升,需要尋找震盪環境下的平衡感,注重均衡配置的價值,以均值迴歸的角度來思考。”

“6月份是指數的分水嶺,市場有望在3000點附近震盪,反覆築底。下半年,A股將迎來確定性的投資窗口期。”國金證券發表觀點稱。

東方證券認為,2018年A股市場最悲觀的時候正在過去,積極看多下半年。“從策略方面看,擴大內需、金融開放、鼓勵新經濟等有望提供較好的政策環境。流動性方面,在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基調下,下半年A股仍是存量資金博弈行情。”

“從全球股市角度出發,A股盈利能力較強,估值和風險溢價水平合理,下半年相對樂觀。”東方證券發佈觀點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