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探索新航線,開啟“無界零售”時代

京東探索新航線,開啟“無界零售”時代

​6月19日凌晨,京東公佈全球年中購物節戰報,從2018年6月1日0點到6月18日24點,累計下單金額達1592億元,其中出庫訂單金額同比增長超過37%。隨著京東物流自動化設備大面積應用,618期間,90%以上自營訂單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

重新定義零售方式

隨著互聯網浪潮不斷沖刷著傳統經濟,商業模式開始轉變,由傳統線下實體店零售轉移到線上平臺,由此也誕生了眾多電商大平臺如天貓、京東等,雖然線上零售一段時期以來替代了傳統零售的功能,但從兩大電商平臺,天貓和京東的獲客成本可以看出,電商的線上流量紅利見頂;與此同時線下邊際獲客成本幾乎不變,且實體零售進入整改關鍵期,因此導致的線下渠道價值正面臨重估。

針對越加明顯的瓶頸期逐漸顯露,需求新航線、改革新模式變得尤為重要。從京東此次618狂歡購物節即能看出,京東正在尋求另一種方式突破原有電商場景,不僅僅侷限於傳統電商做法,開始將重心下移,逐步平衡線上與線下資源配給,推出“無界零售”理念,從結構上改變原有電商生態。

信息資源的逐步無界化註定了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最終商業商業模式。移動互聯網大範圍普及,逐步削弱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困擾,線上的透明性與線下的真實性是兩者結合的優勢所在,線上電商與線下店鋪合作能夠帶來更多的效益,同時也能使得大眾消費者逐漸削減對價格以及質量之間的質疑度。

多方位構建物流體系

在6月18日召開的京東媒體溝通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規劃發展負責人傅兵表示:“面對不斷增長的物流需求,京東物流正在全面升級,持續突破創新,打造的全球智慧供應鏈體系,將實現無界觸達、無縫連接!”,強大物流體系成為無界零售的根基,能否在數量龐大的訂單下依舊遊刃有餘變得尤為重要。

此次618狂歡節開啟後,京東展開多條線路對物流體系進行優化,京東物流通過前置倉模式、消費預測等措施,將商品前置於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或門店,在部分城市開通了24小時“閃電送”;另外立足“社區管家”構建京東幫智慧社區店,打通“最後一公里”家庭服務;在智慧物流層面,開啟機器人、無人機科技配送,科技連接物流使得配送更加快捷、便利。

物流一直是電商平臺最大的詬病,時間成為衡量平臺力量的直接體現,就某種程度而言,想要實現無界零售,打造線上、線下共生體系,就需要完成物流上無縫對接,作為電商平臺的有力支撐,物流決定著平臺對外發展的長度,對於京東,探索新航線、多方位試點使得發展空間不斷向外延伸。

“無界零售”生態聯盟建立

京東集團的董事長劉強東在6.18的內部信種表示,京東已經正式和谷歌簽訂戰略投資協議,雙方將攜手未來,圍繞新零售展開合作!騰訊、沃爾瑪、谷歌等戰略投資將要和京東一起形成“無界零售”的生態聯盟!

各大巨頭開始逐步在零售領域展開新的角逐,谷歌戰略投資意味著京東在海外市場的擴展將可能更加迅速,而國際巨頭的加入也讓國內電商之間的競爭陷入白熱化境界,阿里旗下的天貓、淘寶一直佔據著國內電商龍頭位置,此次聯盟體系的建立以及無界零售理念的提出都像是對電商領域市場重新分配。

無界零售讓人想到阿里曾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僅僅依靠著京東的力量不足以撼動阿里電商巨頭的位置,然而聯盟體系的建立,融合社交、全球巨頭供應商、搜索引擎於一體,在結構上有著無可挑剔的團隊屬性,能夠在新零售領域佔據有利位置,聯盟的建立強化了京東戰鬥力,在未來或將有機會與阿里並駕齊驅。

零售新時代的未來

線上、線下結合發展逐步成為電商巨頭們發展自身的另一個拐點,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海外市場,這種趨勢都開始顯露出來,而時間以及穩固的企業發展成為衡量企業是否被重新洗牌的關鍵點。京東在未來市場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多方位佈局成為探索路上不可替代的戰略之一,立足於自身優勢,同時持續向外開拓路線,在零售新時代到來時,保持著足夠競爭力,或許是最好的方式。

無論是從行業迫切需要商業改革,還是從企業間競爭角度而言,重新定義的零售方式都開始走進公眾視野,慢慢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而其目標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群眾、服務於社會,未來的我們將感受到“無界零售”所帶來的全新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