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只做音樂的許嵩粉絲都只剩骨灰級的了

許嵩(Vae),1986年5月14日生於安徽省合肥市,中國內地創作型男歌手,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

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只做音樂的許嵩粉絲都只剩骨灰級的了

前幾天朋友閒聊時與我說,許嵩現在都沒有什麼新粉絲了,風風雨雨的這些年來,留下的只剩一些老粉了,就像是她喜歡許嵩九年了,而我也有八年了這樣子,都是一群老骨灰級了。

我笑著和她說,也得虧有我們這些老粉撐著呢,要不然他早就完全過氣了,以他這樣與娛樂圈格格不入的性格,基本沒有什麼新聞,也不參加娛樂熒屏節目,平時更是連點動靜都沒有,就算髮歌的話,也不怎麼好好宣傳,微博也只有秀菜遛狗預報天氣的,在這個五光十色的娛樂圈,泛不起一點漣漪,早就該像泥牛入海那樣,被人忘卻了。

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只做音樂的許嵩粉絲都只剩骨灰級的了

而許嵩,他依舊安靜,溫潤如水,出道至今,十一年來,不曾有任何一點負面消息和炒作,連娛樂圈都刻意迴避,有人說他融不入娛樂圈,他說他只是不想被娛樂,也一直樂於純粹的去做自己的音樂和用心的熱愛生活,渾然一股書生氣,如詩,遛遛狗,打打球,閒雲信步,拍拍照,旅旅遊,飄逸山水,寫寫歌,做做菜,歲月從容。

許嵩自己說:

“我訥也實在沒有做大歌星的願望,我所專注的和擅長的一直是音樂創作和製作。寫歌、玩音樂是一輩子的事,只要持續投入努力,只會越老越精進;而做歌星就不同了,要在虛虛實實的人氣泡影裡摸爬滾打,越老越累。所以我說唱歌是甜品,做音樂才是主菜。

這幾年也不乏很多人為我指路,勸我應該多接商演,參加真人秀,搞搞生意副業,因為我在這些方面沒有創造出應有的效益。同事早前幫我算了一下並告訴我,你一年參與公開活動的次數大概是拒絕了的活動的六分之一。

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只做音樂的許嵩粉絲都只剩骨灰級的了

我很抱歉對音樂之餘的事情既提不起興趣,也不擅長,有些甚至還相當排斥。曾有一段時間我已萌生退意,打算換一種生活方式。

不過似乎,生活無法離開音樂,也無法做到和聽者告別,這麼些年,有很多難以割捨的東西。

再後來,想想,何必要非此即彼,給自己劃分那麼絕對的生活狀態?遙想王維老前輩,半官半隱,既不整天想著搞個大事業,也不把自己打造成一副世外高人模樣,出世入世,自由穿梭,不也過得圓融自在。”

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只做音樂的許嵩粉絲都只剩骨灰級的了

許嵩從來就沒有想讓自己能有多火,也從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早之前,他對那些喜歡黑他的人說,我的粉絲還小,有什麼事衝我來,現在嘛,都長大了,他就更不在乎了。

之前看到的一個關於薛之謙與許嵩比較的問題,就想說說,我印象裡的薛之謙,總是喧囂,就像是夜裡華燈初上的鬧市,蕭瑟的風雨後,凋零滿地,令人望而卻,眼見他高樓起,眼見他樓閣崩,而我們都只是看客,年年歲歲朝朝暮暮,音樂圈,也總有各領風騷的人物。

從他火的時候,我單曲循環他的歌,民謠最火的時候,我聽馬頔趙雷宋冬野陳粒李志,今年嘻哈火了,我也聽gai皮幾萬,再到如今的毛不易等等,歲歲年年有人火,跟風的都是同一批人,我也是,誰的歌好聽聽誰的,沒毛病,唯有用音樂作品去說話。

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只做音樂的許嵩粉絲都只剩骨灰級的了

同樣還是摘自許嵩說的一段話:

“一方面我希望我的歌能給你、給每個喜歡我的音樂的朋友帶去感動,讓大家滿意(這心聲既落俗又真實,因為如果不在意聽眾的感受,那就將淪為徹徹底底的孤芳自賞,作品的意義就甚微了)

而另一方面,叛逆如我,又絕不希望製造出討巧的、大眾化的音樂。我一直追求著真實自我的表達,在最近的兩張專輯裡,懂的人自然聽懂了。我非常不喜歡用語言去介紹自己的音樂。

每次電臺訪談之類的請我談談我某首作品的妙處或特色,十分的東西我大概只說出五分。就像戀愛和結交朋友時我也說不出口自己的優點。我自己一股腦兒說出來,那叫營銷;你自己慢慢發現的,才叫緣分。

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只做音樂的許嵩粉絲都只剩骨灰級的了

說到營銷,音樂,是可以營銷的,但音樂裡的感動不能;電影票是可以營銷的,但走出影院後觀眾的口碑不能。你也許說,在這個時代,能!僱水軍可以刷評論、刷口碑、刷感動。請把目光看長遠點吧,十年二十年以後,那些現在被刷著評論的交流平臺、社交網站很可能早就沒了。

到那時談及一個十年二十年前的文藝作品,還是要看留在每個人心底的真實印象是什麼,到那時才是去偽存真的時刻。你又問,那麼來自權威力量的定論重要不?

我覺得依然不重要。《資治通鑑》在史書裡夠權威了,宋神宗欽定書名,他用八個月看完一遍後大讚,可謂官方中的官方。但比方說在記述三國曆史時,作者司馬光卻以曹魏為正統而貶蜀漢,和當時社會上的好惡觀點相左。

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只做音樂的許嵩粉絲都只剩骨灰級的了

千年後的當下,大多數人的觀點恐怕還是與之相左——權威的定論,最後還是沒有覆蓋掉群眾的判斷。時間會做出最好的揀選。“相信時間的力量”,這一點也是我在輿論完全不看好的那個初出茅廬年少時期的一種心理支撐。

我必須怡然自得,我必須毫不懷疑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會有更多的人們在某種契機下認識到許嵩作品的特色和價值。這也是我可以持續保持創作熱情的原因。”

而喜歡許嵩這些年來,我沒變,雖然,現在聽他的歌也少了,但是也唯有他能給我帶來最初的感動,想起那年年少青春,別人都說自己喜歡周杰倫陳奕迅什麼的,而我傻乎乎當著全班面說我喜歡許嵩。

然後,迎來一堆冷言熱諷,什麼非主流的,當時嘛可能還會臉好脖子粗的與別人爭執一分,至於現在嘛,哪怕別人再怎麼說,內心都會毫無波動,音樂嘛,從來都是一件主觀的事。

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只做音樂的許嵩粉絲都只剩骨灰級的了

慶幸的是許嵩自己也一直沒有被傲慢和偏見打敗,還一直在用心做他想做的音樂,而不是一味的去迎合市場和大眾,當然,作為粉絲,還是希望許嵩可以被更多的人公正看待。

也很感謝,最近在知乎看到的關於許嵩的話題,都沒有帶有異樣眼光,比較理性客觀,謝謝你們。也很高興能夠看見還有那麼多人,在支持許嵩,正因為有了這些人訥,他才能走到更遠,保持初心做音樂的人還沒有放棄。

最後,還是許嵩說過的一段話,在青年晚報演唱會北京場上:

經歷了這麼多年風風雨雨,只做音樂的許嵩粉絲都只剩骨灰級的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歌逢知己千首少。對不對?那今天在這唱一千首歌,是不是?今天唱不了一千首,不過我想在未來的創作之路上能夠寫到一千首歌。

有朋友跟我說,你總是埋頭在寫歌、創作、發專輯,也不去融入娛樂圈,娛樂一下,光靠純粹的做音樂這樣是沒有出路的。但是今晚你看這萬人體育館座無虛席,你們就幫我證明了,就光是埋頭寫歌,做音樂,一樣很有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