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高考

2018

解毒指數:X/10

出品: 國家教育部

類型:災難

主演:975萬高考生

一年一度,國家教育部斥巨資打造的大型史詩級災難片[高考],已於今日上午九點全國同步上映了。

說是鴻篇鉅製,絲毫不為過。

你看,雲集全國近千萬考生和家長、各大教育巨星鼎力加盟、無視廣電審批,就這個製作水準,試問還有誰?

而且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絃、驚心動魄、一波三折、大起大落……以至於多年之後的今天,我還經常被這部鉅製中的情節驚醒於睡夢之中。

醒來之後必須反覆確認日曆和公司郵件,才能大出一口氣:原來老子畢業了。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夢見這個場景著實有點嚇人

其實就我個人來說,高三過得沒那麼辛苦。

升高三的第一學期,家人及時發現了我靠學習應該是沒救了在藝術上的天賦,送我去當了藝術生。

自此基本不用在學校上課,也不用面對書山題海,大部分時間都在接受各種藝術的薰陶。

但到了高考前夕,我還是被家裡勒令叫回,上了整整一個月的家教課——每天五節課,每節課兩小時,從早八點無縫銜接到晚十點。

該如何形容那一個月呢……

還記得布魯斯·韋恩被貝恩丟在地牢裡等死嗎?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還記得託尼·斯塔克被恐怖份子關在山洞裡造導彈嗎?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鋼鐵俠]

還記得韋德·威爾遜被阿賈克斯抓在小作坊裡改造嗎?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死侍]

那一個月,我就是同樣的心情。

還好,高考已經過去了,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01 高考前 那些日與夜

前兩天,毛坦廠中學迎來了“送考節”。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送考節”就是載著學生前往六安市區參加高考

這其中講究的不少。

比如送考專用大巴車的發車時間必須是早上8:08分;首輛大巴的車牌號是“91666”;司機師傅姓馬,寓意“馬到成功”;送考的家長們也得身穿紅色衣裙,寓意“開門紅”

迷信也好,玄學也罷,唯一能肯定的,“送考節”再度提醒了我們高考在人們心中有多麼重要。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萬人送考的空前盛況,這裡年年都會有

2015年,CCTV9拍攝了紀錄片《高考》,其中就講到了毛坦廠中學。

這所坐落於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廠鎮的中學,以其多年的高本科達線率、校方極為嚴格的管理和大量的陪讀家長,在江湖上享譽“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稱號。

把“學校”比喻成“工廠”,就足夠讓人不寒而慄了,顯然這裡是一條“無差別化打造高考產品的流水線”。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整個小鎮的經濟活動也都圍繞著毛坦廠中學,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高考鎮”

毛坦廠中學每年都有上萬名學生參加高考,其中將近三分之二是復讀生。

這裡的人,無論學生老師還是家長,他們的喜怒哀樂只被一個因素決定,就是成績。

從早上六點開始,學生們就在擠得滿滿當當的教室裡晨讀。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學生們可以自主選擇背誦內容

黑板旁的標語觸目驚心。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像瘋狗一樣血拼!30天拿下數理化!”

學生們中午吃飯的時間差不多隻有10分鐘,最後一口來不及咽就得往回走。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在學校門口站著吃飯的學生

晚上九點,教學樓依然燈火通明,這是學生們在進行月考。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高三一年,共有10次月考,月考的出題範圍完全模擬高考

模擬考試失利的何飛是這麼說的,“我肯定考不好,我遭報應了,因為我以前笑的太多了。”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何飛絕望地趴在桌上

除此之外,老師們還會通過監視器觀察課堂上學生們的表現、晚上突擊檢查學生宿舍裡有沒有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一旦出現成績下滑,老師會立刻與家長溝通,甚至放假了老師也會打電話檢查學生是否在學習。

這是生活在“高考工廠”中學生的現狀。

但顯然“高考工廠”並不只有毛坦廠中學一個。

另一部紀錄片《高三》中,就展現了福建省龍巖市烏龍平縣高中,學生和老師們在高考前的生活學習狀態。

一眼望去,太熟悉了。

教室裡同樣擠滿人,書桌上摞著厚厚的書和試卷,學生們清一色低頭寫字,死寂中只能聽到翻書聲和寫字聲。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相信大部分人都經歷過

和毛坦廠中學一樣——事實上應該和全國高中都一樣——學生們臉上哪能看到青春啊,哪能看到悸動啊,哪能看到個性啊,只有焦慮。

片中的學生個個看起來壓抑又憋屈,他們背單詞背概念的聲音像念緊箍咒似的聽得我頭疼。

長此以往,自然會出現各種問題。

學生們僅僅因為學業壓力導致睡眠不足都算好的,還有的焦慮到晚上做被人追殺的夢。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這得多大的心理壓力

發現成績不如人意後,崩潰到走起路來都癱軟無力。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家長扶著才能勉強走出去

壓抑、嘈雜、擁擠的環境和死記硬背的聲音是屬於高三學生們獨特的協奏曲。

素質教育早已成為奢望,工業化的打造手段才是唯一通行全國的硬道理。

02 考生 沒有輕鬆的

其實在動筆之前,我是準備寫輕鬆一點的。

但一打開這兩部紀錄片,瞬間喚醒曾經被高考支配的恐懼,不光造成了心理上的壓抑,生理上都點想吐。

葛格做不到啊……

不過我始終堅信的一點是,寬慰別人最有效的方式,是給他看看更慘的人。

然而找了一圈發現,原來我國高三考生還真是最慘的……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感覺毫不意外...

雖然找不到更慘的,但差不多慘的還是有很多。

比如泰國

[天才槍手]中“STIC”考試的場景,跟我們的高考如出一轍。

進門先安檢、單人單桌、課桌按順序排開、間隔足夠大、監考老師到處遊走、巡考的臉隨機出現在教室前門或者後門玻璃上、還有電子眼在頭上無死角監控。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STIC”考試現場

家長們對學生的期望值也和我們一樣。

小琳的父親為了供女兒唸書,貸款20萬泰銖;班克的母親洗衣服給兒子掙學費;連富二代小巴都得考出好成績才能花家裡錢。

學業的負擔和家人的期望一同轉化為壓力,重壓之下的考試哪能允許失敗?

最終,醞釀出了一場驚天動地的作弊大案。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班克被監考抓個正著

印度也一樣。

[起跑線]中,家長們為了還沒入學的孩子就開始東奔西跑,又是裝窮又是扮富,為的就是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在高考來臨時多幾分把握。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父母和孩子同樣費心又費力

等到了[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明明已經考上了全印度最好的“皇家工程學院”,學業的壓力也沒見減小。

法蘭為了服從家裡安排當上工程師,放棄了攝影夢;拉杜每次考試前都得把認識的所有神仙拜一遍;喬伊甚至因為畢不了業選擇自殺。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喬伊在宿舍內上吊自殺

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沒好到哪去。

[錄取通知]裡那哥們兒,費盡周折也沒一所大學肯要他,但來自父母的壓力逼得他實在喘不過氣,只能自己建一所大學錄取自己。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學校簡稱“S.H.I.T.”

可見,聽到“考試”這兩個字,全世界學生的肝顫指數都是一樣。

而我能想象到高考最正面的意義,也就是它標誌著最黑暗的一段學生生涯的終結,也標誌著更多可能的開始。

03 命運 不止有一次機會改變

《高三》中有三個極具代表性的學生。

優等生林佳燕一直是班裡前幾名,但她依然在質疑自己,因為她離“上北大”的目標看起來始終遙遠。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奮筆疾書的林佳燕

中等生張興旺,越接近高考越害怕,越沒自信。

以至於在高考僅剩十幾天的時候,他留給班主任一封信,選擇不參加今年高考,準備復讀。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他在信中形容自己快變成了“行屍走肉”

差等生鍾生明經常翻牆逃出宿舍去上網,白天就藉口生病窩在宿舍睡覺。

老師曾警告他,“這樣下去你連大專都上不了。”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鍾生明就是典型的網癮少年

如果像高考一樣用成績衡量他們三者的價值,結果顯而易見。

林佳燕可能在遞交考卷的一瞬間就成為人生贏家,從此出入高檔寫字樓、輕鬆月入過萬,成為“人上人”。

張興旺也許在二三線城市當個小白領,車貸房貸成了餘生唯一的主題。

鍾生明十有八九跑去深圳三和當了“大神”,頂著七天沒洗的頭、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蜷縮在網吧一角。

但高考並沒有這麼神。

林佳燕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北京,收入可觀,家庭美滿,下一階段的攻克目標是買房。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林佳燕

張興旺上了一所私立大學,畢業後回到老家,在一家線路廠做了技術主管,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張興旺

鍾生明則在復讀後上了一所三本大學,後來進入物流行業,現在已經成了副總經理,手下帶著一百多人。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鍾生明(左)

你看,他們其實都過得很好。

很難判斷高考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了多少影響、對誰的幫助更多。

唯一能確定的是,高考不會讓成績好的人一勞永逸,也不會讓成績差的人一文不值。

同樣,高考也不是改變命運的最後一個機會。

高考重要嗎?當然重要。

在現行體制下,這仍是提升自己社會等級最有效、也是相對最公平的方法。

如果沒有高考,很多人至今還被困在鄉村,也永遠無法企及自己的夢想。

但高考也沒有那麼重要。

它能否定你的數理化,但不能否定你能否成為一個調酒師;它考得了你背古詩的記性,考不了你做生意的頭腦;它確實能選拔出一批優秀的人,但阻止不了你比那些人更優秀。

我相信彩票上的一串數字能改變人的一生,但成績單上的數字恐怕還沒這麼神奇的作用。

我們不應該輕視高考,也不應該神話高考,畢竟在這個學好PS比學好史地生管用的社會,金子的確總會發光的。

高考過去了這麼多年,我一點都不懷念它

乾了這碗來自日劇《龍櫻》中的強力雞湯

祝考生們假期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