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每一座城市,

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記憶

每一道美食,

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每一種味道,

都是一份沉甸甸的鄉愁

周村人生活智慧中沉澱的舌尖美味

嘗過才算真正來過周村!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周村燒餅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周村是清代我國北方的一個重要商埠,號稱“齊魯重鎮”,有“天下之貨聚焉“金周村”、“旱碼頭”之美譽,是魯商文化的發源地。誕生於100年前的周村大酥燒餅,雖歷經時代変遷卻經久不衰。1961年,正式註冊為“周村”牌。今天,她已作為“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受到國家重點保護。其薄、香、酥脆的產品特點,深受中外美食家高度讚譽。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周村燒餅傳統手工技藝用料簡單,只需麵粉、芝麻仁、食糖或食鹽即可,卻以薄、酥、香、脆譽滿中外。“薄”是薄如紙片,拿起一疊有唰唰之響聲,如風中之白楊,又稱之為“瓜拉葉子”燒餅;“酥”是入口一嚼即碎,失手落地即成碎片;“香”是入口久嚼不膩,越嚼越香,且回味無窮;“脆”是脆與酥相輔相成,給人以美好難忘的口感。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周村燒餅作為老字號在漫長的商業歷史上創造了輝煌的篇章,在長期風雨磨礪中形成獨特的經營理念、特色產品和良好的社會美譽度。不僅掌握了行業內手工技藝的最高水平,網羅了最具成就的手工技藝傳承人,也見證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歷史,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可以說周村燒餅傳統手工技藝是其老字號所屬的非物質遺產的最集中的物質化體現,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周村煮鍋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周村煮鍋:又名朝天鍋,是淄博著名的風味小吃,1910年左右由周村三星廟前徐方明、鎮西橋李六所創始。說起周村煮鍋,食客圍坐四周,鍋裡面煮著老湯,熱氣騰騰,內容包括一段10公分左右的肥腸、一隻大丸子和一片醬豆腐,不夠再要,還可以單挑想吃的東西。放到鍋裡煮熱後,切成塊加上老湯,配有蔥花、香菜末、辣椒醬、胡椒粉、味精、鹽、醬油、醋等調料,隨吃隨取。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周村煮鍋是周村著名的風味小吃,1910年左右由周村三星廟前徐方明、鎮西橋李六所創始。當時煮鍋比較簡單,設一直徑約120釐米中間有孔的圓木盤,沙鍋放在中間孔內,鍋底點火。顧客圍坐四周,把自己選好的菜餚放入鍋內燙熱取出,放在自己碗裡,鍋內老湯隨意喝。因味美可口、經濟實惠而深受歡迎。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現在的煮鍋是在一張方臺或圓臺的桌面上中間挖一洞,放置一口鍋,底下點燃爐火,鍋中熱湯翻滾。在桌面周邊另設有10多個圓孔,放上不鏽鋼小碗,上面扣著瓷碟,可以藉助爐火的散熱保溫,每個小碗對著一位客人的座位。鍋裡面煮著老湯,熱氣騰騰。已經做熟的肥腸、丸子、炸豆腐葉,放到鍋裡煮加熱後,由服務員切成塊放到每人面前的碗裡,加上老湯,配有蔥花、香菜末、辣椒醬、胡椒粉、味精、鹽、醬油、醋等調料,供隨時取用,十分方便。

知味齋餚雞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知味齋餚雞現被評定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統制作技藝已經有百年曆史,知味齋總經理楊軍為知味齋餚雞第五代傳承人,秉承知味齋“以味為魂”的宗旨,潛心研究菜品開發。逐漸形成“皮脆肉嫩,汁鮮味香”的獨特風味,受到廣大食客的青睞。

滷汁羊肉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滷汁羊肉是周村地方名吃,迄今有近百年曆史。遠聞清香,近聞不羶,味美清口,鹹淡適中,不僅是老少咸宜的肉食品,且營養豐富,同時也是風味獨特的冬令上等酒餚。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福順號始創於清道光七年(1827)年,由桓臺李氏創辦。是著名的百年老字號,其製作的滷汁羊肉、五香蠶蛹、大酥燒餅,大蜂蜜,綠豆糕等系列食品,品味純正,富有特色。當時在周村聞名遐兒,獨享盛譽。 民間十五年,大軍閥吳佩孚的老師吳紹文品嚐了其製做滷汁羊肉,回味之餘,欣然題下“福順號”匾額。距今已經80餘年的歷史了,是周村古商城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老字號匾額。

福順號原址,在大街北首路東路口的東南角處,三間門房建得富麗堂皇,1947年5月陳毅、粟欲和陳士榘視察周村時,也對福順號的滷汁羊肉、燒餅讚不絕口,一時“福順號”羊肉、燒餅,名聲大振。 50-70年代,因政策原因,福順號第三代傳人李執珠在家自制滷汁羊肉,饋贈親朋好友。改革開放以來,福順號李氏後人,啟用祖傳秘方,精選優良山羊,在火候和制湯上很下功夫,終於煉出了燉制羊肉的絕技,創出了周村名吃—滷汁羊肉。

王村醋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王村醋傳統釀造技藝”所在區域王村鎮是淄博市周村區轄鎮之一。王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殷商時期,王村鎮即為逄國所在地,(商代逄陵城遺址與西漢時期的土鼓縣城遺址坐落於境內的五古城村),春秋至南北朝為“逄陵”邑治所。元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村峪,因王姓立村,地處山谷,故名。明代中期開有店鋪,稱王村店。清代簡稱王村。鎮內西鋪村是明崇禎元年戶部尚書畢自嚴的故居,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在此執教私塾33年,寫出了蜚聲中外的《聊齋志異》。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王村醋,據說迄今為止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王村醋最早是以小米為主要原料釀造的食醋,是小米醋的首創者。王村醋以當地山地小米和優質深層地下水源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古法工藝,因而造就了其“醇香色淡”的獨特口感與卓越品質,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並以“傳統釀造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此王村黃酒和王村醋遠近聞名,王村醋的香甜、醇厚深為遠近群眾所樂用,生產王村黃酒和王村醋的也越來越多。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據《周村商埠》中記載,到了清朝末年,整個王村鎮釀造酒醋的作坊有二三十家,較老的字號是信成、順泉居。信成在東門裡大街路北,一進五個院落,東家是城村姓沈,最後一任掌櫃是尚莊的尚志斌。順泉居在南合巷南頭路西,東家情況不祥,這兩家開創年代可上溯到道光年間。民國10年以後,幾家老字號先後收掉,代之而起的是景泉居、義盛、德合恆、恆聚、恆記、恆昌、慶祥永、同盛、德成、復興成等,共計大小作坊24家。其中德和恆、義盛、恆聚、德成、復興成5家是大字號。除了製作黃酒、醋,還大量釀蒸燒酒。其他小字號則只生產醋和黃酒。

信芳園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據史書記載,周村的釀造業興起於明朝中葉,清末發展較快,頗具規模。明朝嘉靖年間,即以當地高粱、紅穀米為原料加上獨有的甜水,釀製黃酒、香醋,至清末發展到有義盛、慶祥永、復興公等10餘家較大的商號。清同治十二年(1873)周村信芳園開業。起初,設醬缸50個,主要生產醬油、食醋、醬菜等40餘個品種,10年後,共設分號9處,醬缸增至300餘個。民國初期,信芳園分為南北信芳園。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建國後,信芳園響應號召,積極參與成立了周村食品同業公會醬菜分會。1956年1月,信芳園聯合萬通醬園、華康醬園、玉盛源醬園等16戶工商業作坊組成公私合營周村醬菜商店。1958年,醬菜商店與周村蔬菜批發站合併,建立周村蔬菜商店,原醬菜商店改名為醬油加工廠(後改名為周村釀造廠),從此以後,信芳園的經營方式由私營變國營,但生產方式仍維持傳統工藝,產品結構和特點沒有改變。主要生產陳醋、醬油,生產的“玉兔”牌陳醋,在1983年全省商業企業食醋質量評比中名列第一,被命名省優質產品。該產品以瓜乾麵、麩皮、稻糠、麩曲為主要原料,用2邊發酵生產法釀造而成,其色味純正,酸味柔和,酸中帶甜,深受消費者歡迎。醬油以大豆、小麥為主要原料,採用稀醪發酵生產法釀造而成。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1998年,周村釀造廠改制成為山東玉兔食品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公司在原信芳園老店的原址,重新修建玉兔老店,使“玉兔”這個百年品牌有了根,“玉兔”牌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2005年,玉兔醬油、食醋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2006年玉兔牌食醋被評為“中國名牌”,2010年1月15日,“玉兔”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這些當地特產美食,

可為周村增添不少魅力元素,

用舌頭帶你遊淄博!這些美食沒吃過,不算來過淄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