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不知道啥時候開始,“小學生”成了一個嘲笑用語,玩遊戲會用“小學生”來嘲笑別人的操作,粉絲看戲也會用“小學生”來嘲笑別人言論行為的不沉穩……總之,現在“小學生”這個詞就是一個“不懂事”的代名詞。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的我們彷彿已經忘了,自己也曾是一名小學生,也曾度過了一段用孩童目光注視大人的童年。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西小河的夏天》這部電影,能在釜山電影節上感動觀眾,斬獲新浪潮競賽單元KNN觀眾選擇獎,成為唯一一部獲獎的中國電影。

每個人都有童年,它所帶來的回憶和影響,被深深的印刻在了靈魂裡。而這部將在5月25日上映《西小河的夏天》,也許正是那一部喚醒我們孩童時代記憶的電影,讓我們有機會透過片中小男孩曉陽的視角,去回看10歲那年讓他一下長大的夏天。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西小河的夏天》那種童年夏日的色彩和影像感非常強烈,光是看海報和預告,就讓人一秒重回少時炎熱的夏天。

那個時候,有執著的媽媽,有威嚴的爸爸,還有和藹可親偷偷幫著實現願望的鄰居家爺爺……電影中小男孩曉陽身邊的每一個人,在曉陽的視角下,都映射著我們小時候看到的樣子——當然,形象會有一點點的區別,本質卻是殊途同歸的。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也許很多人的媽媽並不像曉陽媽媽那樣,有一項十分突出的才能,但大部分的母親也大概就是預告裡呈現的那個樣子吧——收拾打理著一家的瑣碎事務、一邊帶點批評的語氣一邊溫柔地為孩子擦拭臉上的灰……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又或許,我們不一定能有一個當老師當副校長的爸爸,但也都會有某種共同的回憶——總是說著“不準”和“注意”的嚴厲父親,會讓自己有種莫名的敬畏。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而鄰家那個老爺爺的形象就更熟悉了,他可以指代很多小時候出現在我們生活裡的人——可能是慈愛的祖輩,也可能是和藹的鄰居爺爺奶奶,小姐姐就感覺小時候身邊這樣可愛的長輩不止一個。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在這些讓人很有共鳴感的角色背後,在這部電影裡,其實藏著更多觸動人心的細節:有才的曉陽媽媽為家庭犧牲很多、承擔很多;看起來特威嚴的曉陽爸爸靜靜地給睡著的曉陽蓋被子;鄰居老爺爺吃力地跟在曉陽身後被他拉著跑……太多太多這些被忽視的溫柔,在長大之後,再通過導演的鏡頭看到,實在戳心。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在假鈴姐看來,首先在視覺與設定上,《西小河的夏天》有一種讓觀眾秒回童年的魔力,而在更多故事的敘述和情節的表達裡,這部電影更是讓人有“人生真相”被鏡頭道出的感覺。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小時候那些因為被大人笑話“不切實際”或嚴厲喝止的夢想,小孩子會偷偷藏起來,然後以自己的方式堅持下去。

從這部《西小河的夏天》裡看對待夢想的態度,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看兩個階段的自己的感覺——小孩曉陽的堅持很單純甚至有點傻,但長大之後的大人們則會開始計較得失、開始實用主義。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小時候,父母是代表著某種固有形象的,他們教給小孩子世界,並且很多時候總是對的。但在這部電影裡,當曉陽在某個瞬間,突然發現了父母的秘密時,那種發現“世界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的曾經的成長感,就自然地被喚醒了。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這些曉陽與父母、小孩與大人對待事情仿若站在分界線兩邊的故事情節,現實又似曾相識……那種感覺就像“編劇為什麼會知道我的故事?”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除了這種小孩、大人間的分歧,小姐姐還能感受到一種貫穿在故事敘述中孤獨感。獨生子女曉陽並沒有能在一起用孩童視角去商量的兄弟姐妹,他只是一個人面對著大人的世界。而這種孤獨感,也是導演親身經歷過並且想要傳達的一種情緒,所以真實細膩。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說實話,這些“從小孩角度看世界”的電影,從來就不只是在說小孩的成長。電影裡出現的鄰居爺爺、爸爸、曉陽,三個不同年齡的男性角色,似乎正代表了人生三個階段的成長。

在電影裡,爺爺會如何放下心結,爸爸會怎樣正視責任,曉陽面對夢想又會何去何從,看到這裡的感覺就像看到人生一樣,真的有點忍不住想要看到答案~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儘管《西小河的夏天》以1998年作為背景,講述的故事發生在二十年前,但童年是不分時代、跨年代存在的。假鈴姐十分期待在5月25日電影上映時,看到它所完整呈現的樣子,是少年版的《請回答1988》呢,還是中國式的《摔跤吧!爸爸》(《踢球吧!爺爺》)呢?

而也許,這部電影會讓我們更深刻感受到的是:回不去的是童年啊。

老笑別人是小學生,你敢面對自己的小學時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