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貴州黔東南那些值得一去的人文及自然景區(3)

雷公山

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地跨白巖村、響水巖、雷公山頂、高巖村、水溪村、蓮花等地,總面積4354.7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8%,是以保護禿杉等珍稀生物為主的自然資源(包括水源涵養,旅遊)並具有綜合經營效益的亞熱帶山地森林生態公園。

盤點貴州黔東南那些值得一去的人文及自然景區(3)

雷公山

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是鑲嵌在貴州高原上的一顆綠色明珠,是一塊集靠科考與生態旅遊為一體不可多得的寶地,是貴州東部極具生態旅遊開發潛力的處女地,是研究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研究禿杉天然群落等的理想基地,深受中外專家學者和遊客的青睞。

盤點貴州黔東南那些值得一去的人文及自然景區(3)

雷公山

主要景點

禿杉

禿杉有“萬木之王”、“天然活化石”之譽。它挺拔、高大是躲過第四紀冰川孑遺的珍惜物種,在國家8種一類 珍惜保護植物中,禿杉榜上有名。

“佛光”勝景點

雷公山終年多霧,一年中有霧日300天,氣候宜人,即使是最炎熱的七月,月均溫度也僅為15.8度,這是因地屬北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區,又加之雷公山山體高大,帶來垂直方向上氣候巨大差異的結果,一山分四季,十天不同天,是典型的概括。由於陽光的折射和多雲霧的作用,雷公山常在夏、秋之季多佛光勝景,即海市蜃樓幻景。雷公山“天書”

《雷山縣誌》載雷公山主峰北側雷公坪點將壇處有一青石碑,碑高2米,寬1.5米,厚0.2米,其碑面陰刻碑文,文字千百年來無人可識,當地流傳有諸葛孔明碑說和秀眉碑說,現殘碑收藏在縣文物所,存字共28個,成為神秘的雷公山“天書”。

景區七特

穿衣樹

雷公山海拔1600米以上生長著玉蘭、杜鵑等樹,因常年低溫、雲霧繚繞,空氣溼潤,古樹枝上長滿了一些黑色的毛,就似樹為自己披上了一件寒衣一樣,;更為吸引人的是,每年暮春初夏,玉蘭、杜鵑次第花開,花朵碩大,色彩豔麗驕人。

苗皇城

在雷公山苗族人相傳中,雷公山東北側海拔1850米的雷公坪曾建有皇城一座,住戶上千,名叫“展細雨”王國。在這群峰環抱,寬達400畝的高山坪地上,還常能掘出瓦礫、陶具、鐵器及屋基等;在方圓百十里的原始森林中或荒嶺邊、山谷旁,發現有古墳古墓幾百座。清雍乾義軍首領張報九,鹹同義軍首領張秀眉、楊大六也曾以此為根據地,反清抗暴。

八卦林

在雷公山黑水塘一帶,因山巒起伏,林高谷深,人進入此境,猶如走進八卦陣,分不清東西南北,

盤點貴州黔東南那些值得一去的人文及自然景區(3)

雷公山

不知迴路,罕有人跡,即使是當地的山民獵戶也少有人進入。

飛瀑群

雷公山山形切割明顯,山高水深,飛瀑成群。著名的有響水巖三疊瀑,烏茫千丈瀑,迪慶雙瀑及高巖滾牛大瀑布。

猴嘯谷

雷公山多猴,雷毛公路約32公里處有岩石猴子巖,常有群猴棲穴,猴啼山更幽,若遇成百上千只猴群從樹林中疾走,聲嘯山林,如洪水濤聲,震谷不絕,甚為壯觀。

千角場

在雷公山黃羊主峰北側下約十里有一深谷,谷中溪流琮琮,密林深處藏一百畝大灣谷,相傳為張秀眉、楊大六18年抗清義舉,在被清軍圍剿時的最後大元帥府第,曾藏兵上萬,建有糧倉、兵庫等。義軍在與清軍決一死戰前,曾在此攜家眷跳銅鼓,鼓有12面,戴500對銀角,故有"千角場"之稱,跳三天三夜後,將銅鼓土埋,印璽等一干珍品藏之洞中交將洞品炸塌,砍伐樹梯,最後突圍。百年後的今天,曾有村民挖得銅鼓一面,並發現藏谷洞穴,得炭化灰谷若干擔。

睡蓮池

雷公山海拔1600米處的礦泉水廠(原烏東林場)處,有九座山峰如蓮瓣,中有一小山似花蕊,溪水環流,如蓮睡池中,松、柏從生,得天時地利,此處冬暖夏涼,又因松香、負氧離子等益於身心健康,猶如瑤池寶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