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佬自殺身亡!2018,什麼才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1

在2018年這個多事之秋,又一大佬自殺身亡!

2018年1月30日,金盾股份披露了一份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17年淨利潤將達到8000多萬。

本該大喜的日子,但金盾股份董事長周建燦卻在上虞國際大酒店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又一大佬自殺身亡!2018,什麼才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周建燦,何許人也?

1989年,26歲的周建燦丟掉了鐵飯碗,用借來的3萬元,開辦了一個作坊式的消防配件廠,既是老闆,也是一線工人,終於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時間如流水。經過30年的艱苦奮鬥,周建燦做到了!從3萬資金到93億的市值的金盾股份,周建燦可謂是白手起家的民間企業家奮鬥樣本。

那麼,好端端的,為啥周建燦要自殺呢?

坊間傳聞是40億入股樂視網讓他血本無歸,金盾官方說法是死於抑鬱症,但是這些都不是終極原因——

原因在於,負債百億、無力償還,只好“以死了百債”!

5月1日,浙江金盾風機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周建燦、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涉及到的債務總額約為 98.99 億元,其中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債務額約為 39.59 億元,以股份質押形式融資債務額約為 14.25 億元,牽涉到金盾股份的民間借貸債務及擔保金額合計約為 29.11億元, 其他為供應商欠款等債務。

又一大佬自殺身亡!2018,什麼才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些鉅額債務除了銀行融資、股權質押融資之外,涉及到最多的便是民間借貸。

1月28日,一名河南債權人稱已經起訴了周建燦。而在周建燦自殺的前一天,本來已經簽好合同的借款人卻反悔了,周建燦沒能如期拿到1億元去填補此前的窟窿,還因此上了民間借貸圈的“黑名單”。資金來源的斷裂,讓周建燦絕望地走上了天台。

近年來,由於債務壓頂引發的人間悲劇,屢屢發生!

去年,轟動一時的山東辱母案也源於高利貸的迫害。母親被索債者當面凌辱,兒子情急之下刺死一人。為何凌被辱?原來是因為蘇銀霞所經營的公司——源大工貿,拖欠當地多家銀行數千萬的貸款,並被銀行告上法庭。為了儘快還上銀行的貸款,蘇銀霞只好借舊還新,依靠高利貸救急,也正是因此,斷送了蘇銀霞的家庭和她的企業。

2016年,陝西聖豐乳業法定代表人權天林在自己的辦公室上吊自殺。

理由也是銀行催貸催得緊,而手頭又沒有可流轉的資金。權天林不得不到外面借高利貸,同時銀行也承諾先還貸再續貸。然而,用高利貸還了銀行貸款後,銀行停貸,催貸的由銀行換成了高利貸發放者,迫於高利息和催貸壓力,權天林選擇一死了之。

悲劇各有不同,但有一點都是相似的——壓垮他們的,都是因為民間的 高利貸!

2

想指望著高利貸苟延殘喘,然而事實上,高利貸反而會成為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企業資金緊張,然而又有銀行拒貸,所以不得不以高利息的民間借貸方式維持企業運轉,而高利貸的利滾利、息生息,讓企業家們不堪重負;而更為可怕的放貸人催債方式,逼迫周建燦最終走上了天台,也逼迫於歡持刀捍衛自己的尊嚴。

高利貸有多可怕?

借2億要還6億利息

據知情人士透露,周建燦的民間借貸,利息有的9分,有的甚至1毛2。

這說明了什麼呢?通常我們說的9分利,指的是月息9%,那麼折算年利率,就是108%,是法律規定的高利貸上限利率36%的三倍。

隨著時間的推移,利息比本金還高,甚至超過本金。如果按複利計算,兩年後利息就是本金的三倍。

自2016年以來,周建燦一共為民間借貸支付了17億元的利息,其中一筆2.1億元的借款,光利息就償還了5.9億。

利息要比本金還高,於是很多人選擇了借新還舊、以貸養貸,於是債務越滾越大、利息越還越多。

之前,一名陝西西安的大學生小張,通過“校園貸”借錢,“借2000,一週利息600塊”,最後欠下幾十萬鉅債。

小張全家只靠母親賣菜為生,她已經幫兒子還了四五十萬,但還欠了二三十萬。

面對這筆鉅債,母親崩潰痛哭:我給你跪下了!

又一大佬自殺身亡!2018,什麼才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旦踏入高利貸,便就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滅絕人性的催債方式

高利貸行業有句名言:先扒皮,再抽筋,最後榨乾骨髓。

往往你在電影、港劇裡看到催收人賴在借款人公司、家裡不走,或者向欠款人家庭發送騷擾短信......這些方式都已經算是客氣的了。

現實中,高利貸的催收方式可不用這麼“低級”的手段,往往可怕的多!

裸照威脅放高利貸的人讓對方脫光拍裸照,如果不還錢就把裸照貼當地電線杆。

暴力催收:毆打、私拘、逼迫下跪、潑油漆等方式,應有盡有。

網絡曝光個人信息:“催客”會通過網絡曝光借貸人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手機號碼、身份證、住址、網絡賬號等,或在欠款者社交圈催收。

艾滋病人催收:日前,甚至出現了艾滋病催收隊,他們團隊的收費標準為欠款總額的30%。據當事人稱,只要他們一出馬,亮出艾滋病證,沒有要不到錢的。

日本黒社會更是恐怖,為了逼人還高利貸,直接派人去福島核電站救援善後,賺賣命錢……

又一大佬自殺身亡!2018,什麼才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更可怕的是,人雖死,債未償!面對壓頂的債務,有人選擇一死了之,然而放貸人豈會輕易放過他們?

當然不會。借款人拍拍屁股走人,受苦的便是家人啊!

借款人的家人和朋友在悲泣親人逝世的同時、還會遭受放貸者的瘋狂要債,此情此景,怎一個“慘”字了得!

3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明明知道高利貸是毒藥,卻還要飲鴆止渴?這些民營企業家們,為何明知不可為還要為之呢?

一直以來,融資難、融資貴一直都是民營企業家們的“心頭痛”。

雖然國家近年來在大力倡導“扶持中小企業”“輸血實體經濟”,可是往往只停留在會議上談一談、文件上擺一擺的層面,到了真正落實之處,銀行等金融機構還是會更願意把資金流向國企、流向地產等更容易賺錢的行業。

周建燦開始的民間借貸只是過橋貸,銀行貸款到期,通過短時間的民間借貸來償還貸款,然後再從銀行借新還舊。看似很圓滿,但一旦資金鍊條斷裂,後果不堪設想。這不,後來銀行不給他貸了,他就繼續從民間借貸借款補之前的窟窿。

沒辦法,如果有更安全、更低成本的銀行等正規機構支持,誰還願意借高風險、高成本的高利貸!

那麼,為何現在風險集中釋放?為何近年來債務爆發問題屢屢驚現?

大局已變、拐點已至。我國的宏觀環境,由之前的大放水正式步入了大緊縮時代,“去槓桿”成為重中之重,流動性全面收縮、利率也一路走高。

而利率的上升,就是民營企業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利率的上升,會帶來企業融資成本的提升,而這對“高槓杆”的企業可謂是致命一擊!企業沒有新的資金支持,那麼就會面臨現金流斷裂的風險,債務無法償還、運營難以維繫,命好一點的,可能被巨頭收購;而運氣差一點的,恐怕只有“破產”華山一條路了。

毫無疑問,接下來將是實體行業大洗牌的一年,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集中暴裂、面臨破產重組的厄運。大浪淘沙之下,中小企業的日子可能會越發艱難。

我們要“防風險”,但更要防“防風險”帶來的風險!如果“去槓桿”讓民營企業只能“飲鴆止渴”,如果“去產能”讓企業難以維繫,如果環保風暴讓民企舉步維艱——

實業受創之下,恐怕資金還是會流向房地產!

4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防風險”大勢之下,我們如何“防範自己的風險”?

如果你是企業,請不要盲目擴張。

擴張需要資金的支持,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貸款難,如果轉向民間借貸來滿足資金需求,反而是飲鴆止渴,很可能就會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你是個人,請不要盲目投資。

購買任何金融產品,不能再閉著眼睛,哪個收益高買哪個,尤其是要警惕自己購買的企業債。一旦資金鍊斷裂,企業往往面臨著崩盤的局面。企業的違約、企業的倒閉,將會引爆越來越多的理財違約潮。在打破剛兌的新規下,屆時,別提利率了,連本金都難以收回!

無論你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警惕高利貸。畢竟,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劑毒針!

2018,風險之年,別輕易為自己搭上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

又一大佬自殺身亡!2018,什麼才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